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早安镇江 | 扶残助残 有你有我

2022-05-15 06:20

今天是第32个“全国助残日”

今年“全国助残日”的主题是:

促进残疾人就业 保障残疾人权益

让我们动员更多社会力量

参与到残疾人事业中来

扶残助残

有你有我

“全国助残日”的由来

1990年12月28日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48条规定:“每年五月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从1991年5月15日开始实施。


促进残疾人就业 国家这么部署

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明确了2022-2024年开展促进残疾人就业专项行动的任务目标、主要措施和保障条件等内容。

《行动方案》提出,以有就业需求和就业条件的城乡未就业残疾人为主要对象,更好发挥政府促进就业的作用,进一步落实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加大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力度,不断提升残疾人就业服务质量和效益,稳定和扩大残疾人就业岗位。

《行动方案》决定,在三年内实施以下十项行动:一是机关、事业单位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行动;二是国有企业安排残疾人就业行动;三是民营企业安排残疾人就业行动;四是残疾人组织助残就业行动;五是就业困难残疾人就业帮扶行动;六是农村残疾人就业帮扶行动;七是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帮扶行动;八是盲人按摩就业促进行动;九是残疾人就业服务提升行动;十是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


今年助残怎么做 我市项目计划来了

为加快推动全市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5月13日上午,镇江市发布了21个2022年度“携手一起跑,助残在行动”实事项目,着力帮助广大困难残疾人纾难解困,努力让广大残疾人群众过上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

项目如下:

1.“圆梦行动”,主要是通过各类媒体征集一批身残志坚的残疾人微心愿,联系社会各界爱心团队助力完成。

2.“服务推进镇江市残疾人康复中心项目建设”,及时协调推进项目概算审批等各项工作,积极帮助对上争取项目资金和政策。

3.“残障学生职业技能提升项目”,重点依托镇江特殊教育学校和镇江市职业技术学校,开展职业技能专项培训不少于300人次,为即将毕业的残障学生争取更多就业机会。

4.“开通窗口助残服务绿色通道”,重点在各地公安政务服务“一号窗口”,为广大残疾人朋友开通助残绿色通道。

5.“创建省级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示范点”,主要依托各类基层公共服务设施或相关专业机构,在全市创建 8 家省级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示范点,对有需要的精神障碍残疾人提供各类咨询辅导和转介服务。

6.“法援惠民生 助残在行动”,重点为特殊困难残疾人群体提供更加精准的法律援助服务。

7.“配合推进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高质量发展”,重点落实经费保障,配合市残联完成市区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

8.“残疾人就业帮扶行动”,重点将残疾人纳入就业困难人员范围,提供就业技能培训,落实各类补贴政策,开发公益性岗位,促进残疾人充分就业。

9.“为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带电梯配租房源”,着力帮助有需求的困难重度肢体残疾人解决好上下步行楼梯的难题。

10.“公共交通无障碍计划”,重点投入使用低底盘车型的公交车,在部分公交场站建设残疾人专用通道,为残疾人群体提供出行帮助。

11.“典型引领致富行动”,重点加大对已脱贫残疾人致富典型案例的宣传力度,发挥示范带头作用,通过开展就业培训、种植特色农产品等渠道,帮助农村残疾人增收致富。

12.“轮椅上的陶笛”,重点在镇江市文化馆创新开展“轮椅上的陶笛”项目,面向热爱生活、热爱音乐的肢体残疾人,教授陶笛技艺,用音乐诠释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13.“完善镇江市残疾评定组织体系”,重点配合市残联对市本级残疾人残疾评定机构及专家库组成人员进行调整更新。

14.“为部分符合条件的残疾军人配置辅具”,重点服务对象是已领取残疾军人抚恤金、户籍在镇江市的残疾军人,满足相关条件的可以向县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申请配置、更换三轮车、轮椅、护理床、假肢、矫形辅助器械等辅具,努力提高残疾军人的生活质量。

15.“党建引领、制度保障,打通残障人士消费维权‘最后一公里’”,重点对市区主要商业体受理消费投诉环节,方便残障人群的措施进行指导,保障残障人群的消费者权益。

16.“星星共享爱——孤独症儿童游泳康复融合营”,重点牵头助残公益组织开展“带着星星的孩子一起游泳”公益项目,招募志愿者暑假期间每周末陪伴孤独症儿童游泳,促进孤独症儿童的社会融合程度。

17.“医保助力残疾人康复”,重点帮助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康复机构优先纳入医保定点,为残疾人就医提供更多渠道。

18.“助力残疾人,征好残保金”,重点督导所属部门落实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缴相关政策制度。

19.“‘镇工惠·爱在身边’残疾职工关爱行动”,着力健全解困解脱困制度建设,做好残疾困难职工申报工作。

20.“大爱镇江—阳光助残行动”,行动内容为牵头开展近10个助残志愿服务项目,号召近1000人次志愿者为不少于50余名残疾人提供各类志愿服务。

21.“‘织爱行动、益童助她’关爱残疾女性活动”,利用市级“织爱行动、益童助她”项目资金,向镇江市残疾人托养中心的35名残疾女性每人赠送一份价值200元的爱心礼包。(全媒体记者 朱浩 通讯员 朱薇)


扶残助残 镇江在行动

5月12日,镇江中院联合市残疾人联合会、润州法院共同举办“依法为残疾人提供高质量诉讼服务”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市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吴猛发布了《关于依法为残疾人提供高质量诉讼服务的实施意见》,并详细介绍了其中十二项服务举措,旨在让残疾人享受到门槛更低、内容更多、范围更广、满意度更高的诉讼服务和司法保障。(王蒙 谢勇)


5月12日,镇江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蔡世源率队,带领5名有就业意愿的残疾人,走进镇江市飞达模塑厂,摸岗位、送政策、送服务。在镇江飞达模塑厂厂长马季富的带领下,一行人参观了该厂的生产车间和工作环境,详细了解了公司概况、岗位需求及薪资待遇。通过双方面试交流,2名残疾人朋友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全媒体记者 朱浩 通讯员 朱薇)


镇江市残联于5月12日上午举行“机构开放日”活动,邀请部分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行风监督员代表共计20余人走近残疾人群体,了解残疾人工作,展现残疾人阳光向上的精神面貌和机构综合服务能力。(图/文 朱薇 顾华琪 全媒体记者 张驰川)


身残志坚 向她学习

邹莉娟:金牌背后,是异于常人的努力

2021年8月29日,邹莉娟夺得2020年东京残奥会女子标枪F34级的金牌;同年8月31日,在2020年东京残奥会女子铅球F34级决赛打破由自己保持的8.82米世界纪录获得金牌;同年10月26日,在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女子铅球F34级比赛中,获得金牌;今年3月,成为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第五棒火炬手。

邹莉娟是江苏镇江人,1994年8月出生,因出生时难产导致双下肢行动不便。2012年12月,进入江苏省残疾人田径队训练,在徐崇尧教练的关心、培养下,运动水平进步很快。

金牌背后,是异于常人的努力。为了练好投掷项目,邹莉娟每天练空手投掷300多次。“我们只能坐着投,长年累月下来腿部靠着轮椅的一侧皮磨得不剩什么了。”几十公斤的哑铃,她要凭借上肢力量举起来,一组下来已是满头大汗,每天要练很多组,更不用说满手的老茧,都是训练时留下的勋章。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刻苦的训练换来的是成绩的一次次提高,邹莉娟从全国大赛、世锦赛、奥运会,一个一个台阶往上进阶,终于通过竞技体育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综合:央广网、澎湃新闻、今日镇江、扬子晚报

编辑:朱晶晶



180

今天是第32个“全国助残日”

今年“全国助残日”的主题是:

促进残疾人就业 保障残疾人权益

让我们动员更多社会力量

参与到残疾人事业中来

扶残助残

有你有我

“全国助残日”的由来

1990年12月28日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48条规定:“每年五月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从1991年5月15日开始实施。


促进残疾人就业 国家这么部署

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明确了2022-2024年开展促进残疾人就业专项行动的任务目标、主要措施和保障条件等内容。

《行动方案》提出,以有就业需求和就业条件的城乡未就业残疾人为主要对象,更好发挥政府促进就业的作用,进一步落实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加大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力度,不断提升残疾人就业服务质量和效益,稳定和扩大残疾人就业岗位。

《行动方案》决定,在三年内实施以下十项行动:一是机关、事业单位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行动;二是国有企业安排残疾人就业行动;三是民营企业安排残疾人就业行动;四是残疾人组织助残就业行动;五是就业困难残疾人就业帮扶行动;六是农村残疾人就业帮扶行动;七是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帮扶行动;八是盲人按摩就业促进行动;九是残疾人就业服务提升行动;十是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


今年助残怎么做 我市项目计划来了

为加快推动全市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5月13日上午,镇江市发布了21个2022年度“携手一起跑,助残在行动”实事项目,着力帮助广大困难残疾人纾难解困,努力让广大残疾人群众过上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

项目如下:

1.“圆梦行动”,主要是通过各类媒体征集一批身残志坚的残疾人微心愿,联系社会各界爱心团队助力完成。

2.“服务推进镇江市残疾人康复中心项目建设”,及时协调推进项目概算审批等各项工作,积极帮助对上争取项目资金和政策。

3.“残障学生职业技能提升项目”,重点依托镇江特殊教育学校和镇江市职业技术学校,开展职业技能专项培训不少于300人次,为即将毕业的残障学生争取更多就业机会。

4.“开通窗口助残服务绿色通道”,重点在各地公安政务服务“一号窗口”,为广大残疾人朋友开通助残绿色通道。

5.“创建省级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示范点”,主要依托各类基层公共服务设施或相关专业机构,在全市创建 8 家省级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示范点,对有需要的精神障碍残疾人提供各类咨询辅导和转介服务。

6.“法援惠民生 助残在行动”,重点为特殊困难残疾人群体提供更加精准的法律援助服务。

7.“配合推进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高质量发展”,重点落实经费保障,配合市残联完成市区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

8.“残疾人就业帮扶行动”,重点将残疾人纳入就业困难人员范围,提供就业技能培训,落实各类补贴政策,开发公益性岗位,促进残疾人充分就业。

9.“为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带电梯配租房源”,着力帮助有需求的困难重度肢体残疾人解决好上下步行楼梯的难题。

10.“公共交通无障碍计划”,重点投入使用低底盘车型的公交车,在部分公交场站建设残疾人专用通道,为残疾人群体提供出行帮助。

11.“典型引领致富行动”,重点加大对已脱贫残疾人致富典型案例的宣传力度,发挥示范带头作用,通过开展就业培训、种植特色农产品等渠道,帮助农村残疾人增收致富。

12.“轮椅上的陶笛”,重点在镇江市文化馆创新开展“轮椅上的陶笛”项目,面向热爱生活、热爱音乐的肢体残疾人,教授陶笛技艺,用音乐诠释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13.“完善镇江市残疾评定组织体系”,重点配合市残联对市本级残疾人残疾评定机构及专家库组成人员进行调整更新。

14.“为部分符合条件的残疾军人配置辅具”,重点服务对象是已领取残疾军人抚恤金、户籍在镇江市的残疾军人,满足相关条件的可以向县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申请配置、更换三轮车、轮椅、护理床、假肢、矫形辅助器械等辅具,努力提高残疾军人的生活质量。

15.“党建引领、制度保障,打通残障人士消费维权‘最后一公里’”,重点对市区主要商业体受理消费投诉环节,方便残障人群的措施进行指导,保障残障人群的消费者权益。

16.“星星共享爱——孤独症儿童游泳康复融合营”,重点牵头助残公益组织开展“带着星星的孩子一起游泳”公益项目,招募志愿者暑假期间每周末陪伴孤独症儿童游泳,促进孤独症儿童的社会融合程度。

17.“医保助力残疾人康复”,重点帮助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康复机构优先纳入医保定点,为残疾人就医提供更多渠道。

18.“助力残疾人,征好残保金”,重点督导所属部门落实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缴相关政策制度。

19.“‘镇工惠·爱在身边’残疾职工关爱行动”,着力健全解困解脱困制度建设,做好残疾困难职工申报工作。

20.“大爱镇江—阳光助残行动”,行动内容为牵头开展近10个助残志愿服务项目,号召近1000人次志愿者为不少于50余名残疾人提供各类志愿服务。

21.“‘织爱行动、益童助她’关爱残疾女性活动”,利用市级“织爱行动、益童助她”项目资金,向镇江市残疾人托养中心的35名残疾女性每人赠送一份价值200元的爱心礼包。(全媒体记者 朱浩 通讯员 朱薇)


扶残助残 镇江在行动

5月12日,镇江中院联合市残疾人联合会、润州法院共同举办“依法为残疾人提供高质量诉讼服务”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市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吴猛发布了《关于依法为残疾人提供高质量诉讼服务的实施意见》,并详细介绍了其中十二项服务举措,旨在让残疾人享受到门槛更低、内容更多、范围更广、满意度更高的诉讼服务和司法保障。(王蒙 谢勇)


5月12日,镇江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蔡世源率队,带领5名有就业意愿的残疾人,走进镇江市飞达模塑厂,摸岗位、送政策、送服务。在镇江飞达模塑厂厂长马季富的带领下,一行人参观了该厂的生产车间和工作环境,详细了解了公司概况、岗位需求及薪资待遇。通过双方面试交流,2名残疾人朋友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全媒体记者 朱浩 通讯员 朱薇)


镇江市残联于5月12日上午举行“机构开放日”活动,邀请部分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行风监督员代表共计20余人走近残疾人群体,了解残疾人工作,展现残疾人阳光向上的精神面貌和机构综合服务能力。(图/文 朱薇 顾华琪 全媒体记者 张驰川)


身残志坚 向她学习

邹莉娟:金牌背后,是异于常人的努力

2021年8月29日,邹莉娟夺得2020年东京残奥会女子标枪F34级的金牌;同年8月31日,在2020年东京残奥会女子铅球F34级决赛打破由自己保持的8.82米世界纪录获得金牌;同年10月26日,在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女子铅球F34级比赛中,获得金牌;今年3月,成为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第五棒火炬手。

邹莉娟是江苏镇江人,1994年8月出生,因出生时难产导致双下肢行动不便。2012年12月,进入江苏省残疾人田径队训练,在徐崇尧教练的关心、培养下,运动水平进步很快。

金牌背后,是异于常人的努力。为了练好投掷项目,邹莉娟每天练空手投掷300多次。“我们只能坐着投,长年累月下来腿部靠着轮椅的一侧皮磨得不剩什么了。”几十公斤的哑铃,她要凭借上肢力量举起来,一组下来已是满头大汗,每天要练很多组,更不用说满手的老茧,都是训练时留下的勋章。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刻苦的训练换来的是成绩的一次次提高,邹莉娟从全国大赛、世锦赛、奥运会,一个一个台阶往上进阶,终于通过竞技体育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综合:央广网、澎湃新闻、今日镇江、扬子晚报

编辑:朱晶晶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