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3月30日。每逢每个月5日、10日、15日、20日、25日、30日,是国家统计局镇江调查队辅助调查员、全国基层统计工作先进个人王丽娟进菜场采价的日子。
菜市场采价一下子问了上百个价格
今天早晨7点半,记者随同王丽娟走进了永安路菜市场。一进菜场,王丽娟就和熟人打起了招呼。菜场的熟人挺多,她在这里采价时间长了,和这里的不少商户都成了朋友。
“大白菜多少钱一斤?”
“1块3一斤”
“包菜呢?”
“1块8”
“韭菜呢?”
“是小韭菜还是大韭菜?”
“小韭菜”
“本韭菜?4块”
……
一会儿功夫,王丽娟陆陆续续问了四五十种蔬菜的价格,语速比较快。她边问边记录,攥在手中的小本子已经记了很多页。结束了,还不忘对老板娘说:“谢谢噢,一大早麻烦你”。
随后,她又来到水产区,询问了多种鱼的价格。接着,又来到家禽区,询问了鸡鸭鹅等的价格。最后,走到菜场外的水果区,询问多种水果的价格。所有的加起来,差不多有上百个价格。
这样的采价调查,每一个月差不多有6次,需要定点定时采价,调查队内和她一样的辅助调查员,一共有5人,分布在不同的菜市场。这些日子都是固定的,必须要来,即使遇到像年前的大雪,也要一大早定时过来。
8大类近3000千品种汇总分析成CPI
今年快50岁的她1999年来镇江调查队工作,一半以上的双休日变成了加班日。她对记者说:“除了要完成1个月6次的采价工作外,我还要完成工业品采价,每月两次,10号之前,25日之前,主要是衣着类、交通类、五金类等200多个规格品牌的采价”。王丽娟还留下了数不清的账本:110本“住户调查账”,总共200多个代表规格品的物价调查本,还有数量经常变化、一年至少十几项专项调查的记录本。为了这些账本,王丽娟需要付出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
王丽娟还记得有一次当她像往常一样走进市区某大型农贸市场,开始定时定点采价时,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当天的采价特别“不顺”——连问了十几个商贩的菜价后,被调查对象不理解。“毕竟做生意是人家的正事,如果不配合我就多问几户吧”,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她需要马不停蹄地在各个市场间“赶场子”,与数不清的人攀谈,用掉大量的记录纸,晚上回家还要加班汇总分析资料。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她自己知道。她对记者说,目前,他们调查队5名辅调员采集价格的内容涉及黄金首饰、文化娱乐、家电、理发、洗澡、水龙头、木门、黄砂、药品、手术费、母婴用品……镇江调查队价格处将8大类两三千个品种汇总、分析,最终形成每月的CPI指数。
她是同事们眼中的“拼命三郎”
在同事们眼中,王丽娟肯吃苦是出名的,说她是“拼命三郎”一点不为过。一年夏天,有同事发现王丽娟身上有多处青淤痕,脚踝肿得老高,问她也不说原因,后来才知道,晚上王丽娟做居民入户调查,接连在三幢没有过道灯的居民楼里摔倒。最严重的一次,她扭伤了脚,整个人从半截楼梯上滚落!但即使这样,王丽娟仍旧支撑着完成了当天的调查任务。
类似的“苦”王丽娟吃了不知多少。通过多年的努力,王丽娟与各社会阶层的调查对象之间建立了十分友好的工作关系,在得到他们理解与支持的同时,织就了一张高效的调查网络。
此外,她还摸索出一些卓有成效的采价工作法。例如,对于季节性商品,不管采用何种方式,都将“同质可比”的原则贯彻其中。服装的季节性很强,二、三月份春装上市,四、五月份夏装上门,八、九月份秋装上市,十一月份冬装上市。“这几个月都是服务采价的关键时期,需要尽可能做到将相近款式服装替代法、最新款式替代法和价格趋势替代法交替灵活运用,这份工作有它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但做得好也挺有成就感”。
虽然辛苦,但是,王丽娟一直秉承着快乐的工作状态。在水果摊询价时,她拿出手机拍照,“我们有GPS,也要及时将照片上传到电脑呢”,王丽娟笑着说。(全媒体记者 孙霞)
编辑:缪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