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从“谯”到“焦”话焦山

2022-04-21 21:27

□ 乔长富

在镇江江边金焦北固三山中,如果说北固山在六朝时期(当时称北固或土山)已名著青史,金山从中唐开始崭露头角,那么焦山则是长期以来若隐若现,直到北宋前期才露出真容,但直到今天,一些重要的历史问题仍有这样那样的说法,可谓“犹抱琵琶半遮面”。这里说说从“谯山”到“焦山”的演变过程。

东晋南朝称为“谯山”,本是“戍山”

南朝宋时期,诗人江淹为南东海郡(治地京口)郡丞时,作有《陆东海谯山集》诗,诗题表明,诗是江淹随南东海郡太守陆澄游“谯山”后所作,“集”意为集会游宴,可见参加者并非一两人。诗题之“谯山”究竟是今天的哪一座山?前人对此有不同说法。清代梁章钜《浪迹丛谈》卷一“焦山”以为“谯山”是焦山的古名,理由是:“杜佑《通典》载京口有谯山戍,《太平寰宇记》亦以谯山为戍海口之山,江淹‘焦山’诗(引者按:本作‘谯山’,‘焦山’是后人径改),旧本作‘谯山’。”但清末民国初年的陈庆年在《横山乡人类稿》中则根据“谯”又音“谁”以及宋代有圌山寨,认为“谯山”是指丹徒之“圌山”。今人多从其说。究竟哪一种说法正确可信呢?个人以为,梁章钜所说“谯山”为焦山的古名,符合史实,正确可信。理由如下:

其一,从唐代诗文看,李白《焦山望松寥山》诗之焦山是在京口,杜佑《通典》也说谯山戍是在京口。而刘长卿《登润州万岁楼》诗则说:“高楼独上思依依,极浦遥山合翠微。江客不堪频北望,塞鸿何事又南飞。垂山古渡寒烟积,瓜步空洲远树稀。闻道王师犹转战,更能谈笑解重围。”诗中“极浦”是指万岁楼所在北固山西边江边的“瓜步空洲”,那么与“极浦”相对称的“遥山”当是指在北固山以东江边的山岭。“遥”字显示,被称为“遥山”的“垂山”,显然不会是指近在眼前的焦山,而是指远在焦山以东江边的高山。再从实际情况看,焦山东边江边目力可见的高山只有圌山。而且“垂”与“圌”读音相同。但诗人是称“垂山古渡”而不是称垂山“古戍”,由此可见,刘诗之“垂山”当是指圌山。由此又可见,圌山在唐代已得名“垂山”,并不称为“谯山”。与之相对照的是“杜佑《通典》:润州有谯山戍(引者按:‘润州’原文作‘京口’)。《寰宇记》:谯山戍即海口戍”(《光绪丹徒县志》卷二十)。这些情况表明,“谯山戍”当设于称为海门的焦山;焦山之名是由“谯山”演变而来。从词语本身的构成看,“焦”只是“谯”字省去了“言”旁,但读音相近(如下文所说,北宋时仍读“樵”即“谯”)。“圌”虽然也是“谯”的读音之一,但字体差异太大,所以“焦山”之名称,当是从“谯山”演变而来。

其二,从我国古代在职官员出游的风习看,他们在正常情况下不会远离治地出游,集体出游尤其如此。江淹诗显示,“陆东海”及属下是集体出游,因此当不会远离东海郡治地所在的京口,而远游到丹徒的圌山。由此可见,江淹诗所咏之“谯山”当在京口,而不会在丹徒。依据这一情况,也可以推定江淹诗所说之“谯山”当在京口,当是焦山的古名,不会是圌山的古名。

其三,宋真宗《赠汉隐士焦光明应公诏》说焦光“遨游洞隐樵山”,因而封焦光于焦山。这件事显示“谯山”在北宋虽写作“焦山”,但“焦”仍可读为“樵”即“谯”,可见当时焦山仍可以称为“谯山”。这显示出它与六朝谯山之间的联系。而如上所说,刘长卿诗显示圌山在唐代已称为“垂山”。由这两方面情况可以看出,六朝时的“谯山”当是焦山的古名,而不会是圌山的古名。梁章钜谯山即焦山说符合事实,陈彭年“谯山”即圌山说不能成立。

至于“谯山”的含义,《浪迹丛谈》也有可信的解释:“谯有望远之义,故戍楼名谯楼,戍山亦曰谯山也。”这一说法,揭开了南朝谯山的庐山真面,揭示了焦山古名“谯山”的原因在于它在南朝时本是一座戍山。这对于我们了解南朝“谯山”的历史有着重要意义。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既然谯山在南朝宋时已成为戍山,那么它的这一名称以及它成为戍山,又是始于何时呢?对此,前人无说。个人以为,从“戍”的设置时间看,它是始于东晋(详后);从京口的地理形势看,它滨海临江,在东晋就是边防要地,唐代储光羲《临江亭五咏》说“晋家南作帝,京镇北为关”,就显示这一情况。再从实际情况看,如上所说,南朝宋时已有谯山戍。因此可以说,谯山戍当是从东晋时已开始设置。古代焦山之得名“谯山”,当不晚于东晋;而它之所以称“谯山”,是由于它当时是“戍山”。而从李白诗称“焦山”看,谯山戍当在初唐时期就开始被撤销。

唐代开始改名“焦山”

说唐代谯山改称焦山,是因为唐人诗中有两条可信的证据。一是盛唐时期的李白有《焦山望松寥山》诗,诗题所说之“焦山”,论者都认为指京口之焦山,未见异议,而且也与李白的行踪、焦山的实际相吻合。二是唐末五代的王瓒作有《冬日与群公泛舟登焦山》诗,诗原刻于焦山《瘗鹤铭》石刻的旁边。由此看来,谯山之改名焦山,当不晚于初唐。《浪迹丛谈》说“北宋以前尚名谯山”,这一说法,含有焦山得名与宋真宗敕封焦光有关的意味,不够确切。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唐杜佑在所作《通典》中不是说京口有谯山戍吗?这难道不说明唐代谯山并未改名焦山吗?这个问题不难回答:杜佑是中唐人,《通典》所说之“谯山戍”是指唐代沿用的历史上的戍名,并不表明盛唐时期仍有谯山戍,也不表明中唐时期山名仍称作“谯山”。

那么,唐代又为什么要改称谯山为焦山呢?对这个问题,未见论者有什么说法。个人以为,这当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方面是,“戍”作为边防地区的营垒、城堡,在东晋南北朝时期是设置于边防形胜之地,南朝在与北朝交界之地也置戍(参《辞海》“戍”词解说及《中国历史大词典》“戍”词解说)。京口是东晋南朝的边防形胜之地,“谯山”又是处于江海交汇之处,所以南朝时会有谯山戍。但唐朝统一天下后,京口不再处于边境地区,随着形势的变化,谯山功能及地位发生变化,戍名虽存,但山名则改作“焦(音谯)山”。另一方面是,古人之改称谯山为焦山,当有自己的考虑,对于他们的具体考虑,虽然我们今天已无法确知,不好臆断,但从人们改名的一般情况看,除了有意“隐姓埋名”之外,人们的改名一般都是希望既能保持与旧名的联系,又改出新意、美意。就谯山改名焦山的情况看,二者在字形和读音方面都有一定联系。不但如此,谯山改名焦山,身在江中的焦山的“焦”,又与传说中大海里的仙山沃焦山发生重要联系,这就赋予焦山以更为丰富的内涵。李白游焦山想到仙人,就在一定程度上显示谯山改名焦山的奥秘。这两个方面,都当是古人可能考虑的一些因素,也是笔者认为圌山不会是谯山改名的重要依据之一。

谯山虽然在唐代改名焦山,但焦山在唐代还不是名山。这一点,从以下两个方面可以看出。一个方面,是唐五代虽有李白、王瓒的两首诗,但再也看不到其他的唐五代诗人有登临游览诗作。另一个方面,是唐代李吉甫所撰《元和郡县图志》“润州”所载京口江边名山中,有北固山、蒜山和氐父山(即金山),却不见有焦山。由此可见,焦山在唐代还处于“隐居”状态。

不但如此,京口谯山在唐代改名焦山以后,也还不是佛教名山。有意思的是,当时越州(治地今浙江绍兴)也有一个焦山,《宋高僧传》“唐越州焦山大历寺神邕传”中记载到它,可见它在佛教界是名山。而京口焦山却未见当时有名寺高僧。但过去一些镇江方志把神邕说成京口焦山的高僧,例如,《光绪丹徒县志》卷四十五“人物”就载有唐代“焦山神邕法师”小传。其实,《宋高僧传》“唐越州大历寺神邕传”的标题和内容都说得很清楚,神邕是越州大历寺的高僧。前人之所以把神邕误当作唐代京口焦山的高僧,从一个侧面烘托出唐代京口焦山缺乏高僧和名寺。

焦山之所以长期以来隐而不显,今天看来,当有两个方面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它长期以来是戍守重地,一般人难以进入游览。另一方面,它长期以来僻处京口东北江边,远离城市,偏离交通要道,游人罕至,高僧难驻。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偶有江淹、李白等人游览作诗,也难以产生多大的宣传效应,从而让焦山走出隐而不显的封闭状态。正如清代张玉书《焦山志序》所说:“但以僻近海隅,商贾仕宦之不至。间有耽奇好事拏舟来游,亦莫克摹碑版,考图籍,遍览斯山之名胜。故虽秀绝寰区,而书志间有缺矣。”

北宋开始,诗人游焦山并作诗显著增多。 以《光绪丹徒县志》所录为例,该志所录北宋人(含北宋末南宋初)的焦山诗有十二题共十三首,从数量说虽不如金山诗和北固诗,但相比唐五代仅见两题诗,已有明显变化。从内容说,它们展现了焦山幽寂静谧、与世隔绝的环境以及僧人悠闲自在的生活,叙写了吸江亭、瘗鹤岩等景点,普济寺及其长老,对于我们了解北宋焦山的情况,有重要价值。北宋诗人游焦山并作诗咏写焦山,一方面表明当时焦山已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已成为京口江边的名山。另一方面,这种情况又对于提高焦山的知名度和增强吸引力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北宋以来焦山的名气越来越大,焦山的游人也越来越多,终于成为京口江边三大名山之一。《嘉定镇江志》和《至顺镇江志》都记载了焦山,就显示出焦山名气和地位的上升。

来源:镇江日报

编辑:陈路

181

□ 乔长富

在镇江江边金焦北固三山中,如果说北固山在六朝时期(当时称北固或土山)已名著青史,金山从中唐开始崭露头角,那么焦山则是长期以来若隐若现,直到北宋前期才露出真容,但直到今天,一些重要的历史问题仍有这样那样的说法,可谓“犹抱琵琶半遮面”。这里说说从“谯山”到“焦山”的演变过程。

东晋南朝称为“谯山”,本是“戍山”

南朝宋时期,诗人江淹为南东海郡(治地京口)郡丞时,作有《陆东海谯山集》诗,诗题表明,诗是江淹随南东海郡太守陆澄游“谯山”后所作,“集”意为集会游宴,可见参加者并非一两人。诗题之“谯山”究竟是今天的哪一座山?前人对此有不同说法。清代梁章钜《浪迹丛谈》卷一“焦山”以为“谯山”是焦山的古名,理由是:“杜佑《通典》载京口有谯山戍,《太平寰宇记》亦以谯山为戍海口之山,江淹‘焦山’诗(引者按:本作‘谯山’,‘焦山’是后人径改),旧本作‘谯山’。”但清末民国初年的陈庆年在《横山乡人类稿》中则根据“谯”又音“谁”以及宋代有圌山寨,认为“谯山”是指丹徒之“圌山”。今人多从其说。究竟哪一种说法正确可信呢?个人以为,梁章钜所说“谯山”为焦山的古名,符合史实,正确可信。理由如下:

其一,从唐代诗文看,李白《焦山望松寥山》诗之焦山是在京口,杜佑《通典》也说谯山戍是在京口。而刘长卿《登润州万岁楼》诗则说:“高楼独上思依依,极浦遥山合翠微。江客不堪频北望,塞鸿何事又南飞。垂山古渡寒烟积,瓜步空洲远树稀。闻道王师犹转战,更能谈笑解重围。”诗中“极浦”是指万岁楼所在北固山西边江边的“瓜步空洲”,那么与“极浦”相对称的“遥山”当是指在北固山以东江边的山岭。“遥”字显示,被称为“遥山”的“垂山”,显然不会是指近在眼前的焦山,而是指远在焦山以东江边的高山。再从实际情况看,焦山东边江边目力可见的高山只有圌山。而且“垂”与“圌”读音相同。但诗人是称“垂山古渡”而不是称垂山“古戍”,由此可见,刘诗之“垂山”当是指圌山。由此又可见,圌山在唐代已得名“垂山”,并不称为“谯山”。与之相对照的是“杜佑《通典》:润州有谯山戍(引者按:‘润州’原文作‘京口’)。《寰宇记》:谯山戍即海口戍”(《光绪丹徒县志》卷二十)。这些情况表明,“谯山戍”当设于称为海门的焦山;焦山之名是由“谯山”演变而来。从词语本身的构成看,“焦”只是“谯”字省去了“言”旁,但读音相近(如下文所说,北宋时仍读“樵”即“谯”)。“圌”虽然也是“谯”的读音之一,但字体差异太大,所以“焦山”之名称,当是从“谯山”演变而来。

其二,从我国古代在职官员出游的风习看,他们在正常情况下不会远离治地出游,集体出游尤其如此。江淹诗显示,“陆东海”及属下是集体出游,因此当不会远离东海郡治地所在的京口,而远游到丹徒的圌山。由此可见,江淹诗所咏之“谯山”当在京口,而不会在丹徒。依据这一情况,也可以推定江淹诗所说之“谯山”当在京口,当是焦山的古名,不会是圌山的古名。

其三,宋真宗《赠汉隐士焦光明应公诏》说焦光“遨游洞隐樵山”,因而封焦光于焦山。这件事显示“谯山”在北宋虽写作“焦山”,但“焦”仍可读为“樵”即“谯”,可见当时焦山仍可以称为“谯山”。这显示出它与六朝谯山之间的联系。而如上所说,刘长卿诗显示圌山在唐代已称为“垂山”。由这两方面情况可以看出,六朝时的“谯山”当是焦山的古名,而不会是圌山的古名。梁章钜谯山即焦山说符合事实,陈彭年“谯山”即圌山说不能成立。

至于“谯山”的含义,《浪迹丛谈》也有可信的解释:“谯有望远之义,故戍楼名谯楼,戍山亦曰谯山也。”这一说法,揭开了南朝谯山的庐山真面,揭示了焦山古名“谯山”的原因在于它在南朝时本是一座戍山。这对于我们了解南朝“谯山”的历史有着重要意义。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既然谯山在南朝宋时已成为戍山,那么它的这一名称以及它成为戍山,又是始于何时呢?对此,前人无说。个人以为,从“戍”的设置时间看,它是始于东晋(详后);从京口的地理形势看,它滨海临江,在东晋就是边防要地,唐代储光羲《临江亭五咏》说“晋家南作帝,京镇北为关”,就显示这一情况。再从实际情况看,如上所说,南朝宋时已有谯山戍。因此可以说,谯山戍当是从东晋时已开始设置。古代焦山之得名“谯山”,当不晚于东晋;而它之所以称“谯山”,是由于它当时是“戍山”。而从李白诗称“焦山”看,谯山戍当在初唐时期就开始被撤销。

唐代开始改名“焦山”

说唐代谯山改称焦山,是因为唐人诗中有两条可信的证据。一是盛唐时期的李白有《焦山望松寥山》诗,诗题所说之“焦山”,论者都认为指京口之焦山,未见异议,而且也与李白的行踪、焦山的实际相吻合。二是唐末五代的王瓒作有《冬日与群公泛舟登焦山》诗,诗原刻于焦山《瘗鹤铭》石刻的旁边。由此看来,谯山之改名焦山,当不晚于初唐。《浪迹丛谈》说“北宋以前尚名谯山”,这一说法,含有焦山得名与宋真宗敕封焦光有关的意味,不够确切。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唐杜佑在所作《通典》中不是说京口有谯山戍吗?这难道不说明唐代谯山并未改名焦山吗?这个问题不难回答:杜佑是中唐人,《通典》所说之“谯山戍”是指唐代沿用的历史上的戍名,并不表明盛唐时期仍有谯山戍,也不表明中唐时期山名仍称作“谯山”。

那么,唐代又为什么要改称谯山为焦山呢?对这个问题,未见论者有什么说法。个人以为,这当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方面是,“戍”作为边防地区的营垒、城堡,在东晋南北朝时期是设置于边防形胜之地,南朝在与北朝交界之地也置戍(参《辞海》“戍”词解说及《中国历史大词典》“戍”词解说)。京口是东晋南朝的边防形胜之地,“谯山”又是处于江海交汇之处,所以南朝时会有谯山戍。但唐朝统一天下后,京口不再处于边境地区,随着形势的变化,谯山功能及地位发生变化,戍名虽存,但山名则改作“焦(音谯)山”。另一方面是,古人之改称谯山为焦山,当有自己的考虑,对于他们的具体考虑,虽然我们今天已无法确知,不好臆断,但从人们改名的一般情况看,除了有意“隐姓埋名”之外,人们的改名一般都是希望既能保持与旧名的联系,又改出新意、美意。就谯山改名焦山的情况看,二者在字形和读音方面都有一定联系。不但如此,谯山改名焦山,身在江中的焦山的“焦”,又与传说中大海里的仙山沃焦山发生重要联系,这就赋予焦山以更为丰富的内涵。李白游焦山想到仙人,就在一定程度上显示谯山改名焦山的奥秘。这两个方面,都当是古人可能考虑的一些因素,也是笔者认为圌山不会是谯山改名的重要依据之一。

谯山虽然在唐代改名焦山,但焦山在唐代还不是名山。这一点,从以下两个方面可以看出。一个方面,是唐五代虽有李白、王瓒的两首诗,但再也看不到其他的唐五代诗人有登临游览诗作。另一个方面,是唐代李吉甫所撰《元和郡县图志》“润州”所载京口江边名山中,有北固山、蒜山和氐父山(即金山),却不见有焦山。由此可见,焦山在唐代还处于“隐居”状态。

不但如此,京口谯山在唐代改名焦山以后,也还不是佛教名山。有意思的是,当时越州(治地今浙江绍兴)也有一个焦山,《宋高僧传》“唐越州焦山大历寺神邕传”中记载到它,可见它在佛教界是名山。而京口焦山却未见当时有名寺高僧。但过去一些镇江方志把神邕说成京口焦山的高僧,例如,《光绪丹徒县志》卷四十五“人物”就载有唐代“焦山神邕法师”小传。其实,《宋高僧传》“唐越州大历寺神邕传”的标题和内容都说得很清楚,神邕是越州大历寺的高僧。前人之所以把神邕误当作唐代京口焦山的高僧,从一个侧面烘托出唐代京口焦山缺乏高僧和名寺。

焦山之所以长期以来隐而不显,今天看来,当有两个方面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它长期以来是戍守重地,一般人难以进入游览。另一方面,它长期以来僻处京口东北江边,远离城市,偏离交通要道,游人罕至,高僧难驻。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偶有江淹、李白等人游览作诗,也难以产生多大的宣传效应,从而让焦山走出隐而不显的封闭状态。正如清代张玉书《焦山志序》所说:“但以僻近海隅,商贾仕宦之不至。间有耽奇好事拏舟来游,亦莫克摹碑版,考图籍,遍览斯山之名胜。故虽秀绝寰区,而书志间有缺矣。”

北宋开始,诗人游焦山并作诗显著增多。 以《光绪丹徒县志》所录为例,该志所录北宋人(含北宋末南宋初)的焦山诗有十二题共十三首,从数量说虽不如金山诗和北固诗,但相比唐五代仅见两题诗,已有明显变化。从内容说,它们展现了焦山幽寂静谧、与世隔绝的环境以及僧人悠闲自在的生活,叙写了吸江亭、瘗鹤岩等景点,普济寺及其长老,对于我们了解北宋焦山的情况,有重要价值。北宋诗人游焦山并作诗咏写焦山,一方面表明当时焦山已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已成为京口江边的名山。另一方面,这种情况又对于提高焦山的知名度和增强吸引力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北宋以来焦山的名气越来越大,焦山的游人也越来越多,终于成为京口江边三大名山之一。《嘉定镇江志》和《至顺镇江志》都记载了焦山,就显示出焦山名气和地位的上升。

来源:镇江日报

编辑:陈路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