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 “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4月1日上午,“茅山脚下、千年古镇”的镇江市丹徒区宝堰镇烈士陵园内,《新四军军歌》慷慨激昂。宝堰烈士陵园新碑揭碑仪式在此进行。而随着新碑落成,有着“江南抗战第一镇”美誉的千年古镇宝堰,“红色”资源再积聚,再添崭新内涵。
宝堰镇镇长解冉介绍,宝堰烈士陵园内安葬着25名为国捐躯的烈士。在那场守土卫国的战争中,他们为了捍卫祖国尊严,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和人民的利益,义无反顾地奔赴战场,用生命和献血换来了今日的和平盛世。
“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宝堰烈士陵园,来看望长眠在这里的亲人!在清明节来临之际,我们在这里举行新碑揭碑仪式暨祭扫革命烈士活动,缅怀先烈,寄托哀思。”解冉深情地说。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了解到,纪念碑由镇江知名爱心人士、镇江兴乐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正乐先生出资捐建。陈正乐参加了新碑揭碑仪式,谈及自己的这一爱心善举,他说,千年古镇宝堰有着深厚的“红色”基因,毗邻烈士陵园的宝堰新四军四县抗敌总会纪念馆,就是苏南抗战的一个“缩影”。自己能为“红色”古镇宝堰奉献一点力量,心甘情愿,感觉意义非凡。
记者了解到,新四军四县抗敌总会纪念馆位于镇江市丹徒区宝堰镇通济河畔的原“怡和酒行”旧址,地处抗日根据地茅山以北10公里。这座高高屹立的原“怡和酒行”旧址,写满了抗战的故事和传奇。
抗战初期,1938年4月28日粟裕率新四军先遣队从皖南出发,5月19日到达苏南。6月15日陈毅率新四军一支队东进驻扎在宝堰,设司令部、政治部于宝堰前徨村,陈毅、王必成等则办公居住在“怡和酒行”。
纪念馆一楼新四军革命实物馆中,有抗日军民破坏敌交通线使用的锄头、钉耙等工具;新四军游击队战士穿过的草鞋、使用的步枪、手枪、大刀和手榴弹,还有缴获日军的指挥刀等战利品,虽然已锈迹斑斑,但记满了往日那些英勇的战斗故事。
二楼西厢房是当年陈毅的办公室,东厢房是王必成的办公室。1938年6月15日至9月10日他们在这里办公居住。
新四军进入苏南敌后首战告捷,也就是著名的“韦岗大捷”后,陈毅司令喜闻捷报后即口占一绝至今流传:“故国旌旗到江南,终夜惊呼敌胆寒,镇江城下初遭遇,脱手斩得小楼兰。”
现在,这首诗均镌刻在纪念碑前的基石上。
如今,在宝堰镇党委、政府的不竭努力和持续发力下,新四军四县抗敌总会纪念馆、宝堰镇烈士陵园及“江南抗战第一镇”主题公园已经逐渐连成一线,使得古镇的“红色”资源集中并放大。并且,她们已不仅成为“红色”古镇的宝贵资源,更成为千年古镇的核心竞争力之一!(通讯员 倪立 全媒体记者 朱美娜)
编辑:缪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