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 翔
春天,有“倒春寒”。或是如此,一时间,疫情防控形势再一次严峻起来。
新一轮“大考”,上海无疑是“风暴”的中心之一。而从上海不断传出的信息,却让我们既能从中感受到疫情的严峻,又能读出让人沉浸的安定感。于是,感慨,上海,依然可以相信,更当我们学习。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当属3月11日的“上海发布”。这是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的微信平台。3月11日,它发布消息“权威发布!本市公布近期本土确诊病例溯源结果”,全文148个字,如下:“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消息: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基因测序比对和专家组综合研判分析:近期我市松江、嘉定、闵行、黄浦、徐汇、宝山、浦东新区等区疫情中均存在明确的流行病学关联,病毒基因测序显示高度同源,感染来源聚焦于:境外输入病例携带的病毒污染环境,由于管理疏漏引发本土感染并导致传播。”
重点在文后的作者与网友的留言互动。留言中有鼓励有建议,而其中的几则直言不讳的追问与回答却让人读出了更多意涵。
第一则留言就是网友追问——“什么地方的管理疏漏呢?”“上海发布”居然回应了,而且是直接不回避——“据了解,是中风险地区漕溪北路1200号(华亭宾馆)。”还有,“那普陀的是不是还没有来源?”“上海六院是什么情况啊?”“有人说今晚封城,是真的吗”“近期有没有新增中风险地区?”……面对这些网友留言,“上海发布”也都是不躲不推,一一直面回答。
这样的留言互动,这样的信息公开,让我们读出了两组词。一是“及时回应民意吁求”,二是“直面自身责任错误”。也正是这两组词,让我们感受到了上海疫情防控的实事求是,更对战胜疫情,心里多了一分踏实。
应该说,新一轮疫情“大考”,“考题”有着显著不同。“易扩散、易传染、难发现”等特点,无疑给当前的防疫工作增添了新的复杂性。而此时,无论好消息还是坏消息,只要是真消息,就有利于稳定预期,增强信心。信息越是全面、真实、及时、公开,就越有利于做到高效救治和科学防控,也越能赢得人民群众更多理解、信任和支持,更越能凝聚群防群控的强大力量。在这个方面,可以说,上海的信息发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教科书”般的操作。
另一方面,客观地说,新冠毒株不断变异,疫情形势不断变化,“应变”,即使是有效“应变”,也往往有一个滞后效应。这个时候,发现问题、直面错误,承担责任、堵塞漏洞,恰是担当精神的体现。
事实上,3月11日提出“由于管理疏漏引发本土感染并导致传播”,几天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防控办坦陈,上海“个别场所闭环管理执行存在漏洞,一些高风险岗位人员个人防护不规范,人流密集场所管理还有短板,集中隔离房源储备不足,应急处置期间公共服务保障不够到位,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特性和规律的认识还不够”,并表示将深刻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即知即改。这样的表态,直面了公众关切,舆论场的回应则是广泛认可。一个例子即可证明,“什么地方的管理疏漏呢?”那一问一答,追问得到了网友1.63万的点赞,而回答的点赞更高达4.2万。
直面错误承担责任之后,就是改正错误,就是自觉把从失误中汲取教训的过程视为检验和提升能力与素质的过程。于是,我们看到,3月11日的上海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提出,“当前必须全面优化升级疫情防控策略”,包括应急处置要进一步提速,闭环管理要进一步抓实,重点场所管理要进一步从严,服务保障要进一步细化;3月12日上海市主要领导在实地调研中又强调,各方要展现出五个“更”的状态——更强的责任担当、更果断的应对措施、更细密的工作标准、更精准的数字赋能、更周全的服务保障。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一条清晰的工作路线——不断发现问题、快速解决问题、持续改进工作。这同样是一个“教科书”般的操作。
新一轮疫情“大考”,依然是一场系统性的防疫阻击战,上下齐心、左右协同、技术充分赋能、社会广泛动员,均是应有之义。不只是上海一座城市,可以看到,各地各级均是紧急动员起来、行动起来,态度坚决、科学精准、高效处置,全方位的城市治理能力、行动能力正在“大考”之中检验、提升。众志成城之中,可以说,上海还是那个“优等生”,依然可以相信,更加值得学习。
来源:镇江日报
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