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莺
“当年,镇江真的是个药材业兴旺的地方。在新中国成立前后,镇江的打索街曾是国药业各大药行的集中地,如义大昌、立大永、寿康等,都在这条街上。”镇江药学会会长陈黎说,赵雅芝版本的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第十七集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小青独自一人来到镇江繁华的集市,为白娘子在镇江五条街上开的“保和堂”药铺寻找药材供货商。当她看到一家挺大的门面“徐记南北药材行” ,自言自语道:“想不到镇江府也有这么大的一家药材行,以后我采购药材就不用南北奔波了。”
在镇江市档案馆,一份1948年10月份的“镇江国药业同业公会理监事姓名清单”,记录着12家药材行的经理名。在这份清单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12家成为理监事的药材行都集中在打索街、大西路、中华路段。这里曾是民国时期镇江非常繁荣的一个地段。
与大西路和中华路的商贸多样繁荣不一样的是,打索街集中了镇江大部分的药材行,几乎整条街开的都是药材铺行。档案显示打索街有5家药行的老板是国药业同业公会理监事,常务理事阴慎之的义大昌药行就在其中。“立大永药材行”位于打索街20号,“寿康药行”位于打索街21号,恒大药材行则位于15号。
据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居住在大西路一带、在药店当过学徒或新中国成立后在医药站工作过的一些老同志回忆,当时的打索街就是药材聚集地,街两边几乎都是药材行,产销药材有200多种,药材大部分都是批发给苏北的客商,还有10多种销往香港及国外,每年1万多担。
那时的药材店,基本上都是前店后坊,前面看病抓药,后面是作坊和仓库。今年97岁的滕宗汇老人回忆新中国成立前在打索街上学徒和开店的经历,当时他学徒的店铺就是寿康药行,店面不大,是“夫妻店”,只有三四进,就在立大永的隔壁。当时的“立大永”和“寿康”与陆小波故居位于马路同侧,从陆小波故居沿着打索街往中华路方向向前五六个门面就是“寿康”,而“寿康”再往前一家店铺就是“立大永”。立大永要比寿康的规模大,恒大正好跟立大永门对门,同样的规模。在打索街上,规模最大的药材行是义昌润药材行,不仅地方大,而且资金雄厚。
新中国成立前,镇江的药材行非常有规模,打索街上大大小小20多家店铺里,除了一些当头货(也就是热销货),很多店铺的药材都是“你家没有的我家有”的状态。毕竟中药的品种多,每个药材行能有200多个品种就已经非常好了。街上经常有大客商来,采购单上往往都有上百种的药材,他们基本上都会从街头买到街尾。有意思的是,对于这样的大客户,街上药行老板会每天轮流请他们去中华楼或者宴春吃早茶或者吃饭。因为每天都有客人来,所以基本上药行的老板顿顿都在外吃早茶。药行老板会根据客商的大小区别对待,生意大的请吃午餐,生意小的请吃早茶。早茶的内容通常是两个汤包、一块肴肉、一碗锅盖面。吃过早茶或者中晚饭的客商往往会因为“不过意”,对于大家都有的一些药材,分散开来买,在你家买点,到他家买点。
至于为什么药材行会开在打索街上?有人分析说,因为这里靠着京口闸,水路运送货物比较方便,苏鲁皖三省的药材都在这里聚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镇江市属丘陵地区,全区皆产药材,山上的药材资源非常多。当时比较多的药材有茅苍术、桔梗、夏枯草、荆芥、生地、太子参、明党参、柴胡、紫丹参……
新中国成立后,药店公私合营后,合并成立了医药站,也就是后来的医药公司。医药公司在东门、京口闸等处都建有医药仓库。桃花坞附近曾是市区唯一的中药材种植场,种植过红花,太子参、黄菊花等药材,还养殖过鹿、乌骨鸡等动物类药材。
滕宗汇当年在医药站当过采购员、辅导员。辅导员的责任就是教导药农如何采摘中药材,镇江周边的十里长山、宝华山,他都曾经去采过药材。现在的广东山庄原先住着许多药农。他经常带着这些药农去采药。他记忆中,十里长山的草药非常丰富,有桔梗、威灵仙、草乌、太子参、明党参、蒲公英、夜交藤、首乌……在春夏之交的时候,镇江医药站会组织员工到宝华山去采明党参。滕老的记忆中,一次大规模的采摘行动,收到了新鲜明党参4000多斤,晒干之后也有1000多斤。
今年74岁的季龙宝,曾在打索街头上的京口闸中药仓库工作过,在那练就了蒙眼识别中药材的本领。他说,当时京口闸药材仓库和中药材收购站在一起,两进的房子,头进是收购站,后进是仓库。京口闸的药材仓库是批发仓库,不仅供应着市区医院和金坛、溧阳等10多个下属县,还有苏北的都来这里批发。当年的茅苍术、太子参、地榆、茵陈蒿、射干等镇江都是主产地,供应沪宁沿线、苏北地区。现在镇江很多山都被开发了,周边环境也发生了变化,野生草药已然难寻,像茅苍术等道地药材已经是濒危植物。
打索街在城市规划中已经拆迁,在这条街上,仅保留了打索街68号--镇江名人陆小波的故居,留存着打索街的印象,见证着打索街的历史。
编辑:缪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