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镇江“十四五”粮食流通和物资储备发展规划发布 构建绿色快捷粮食仓储物流体系

2022-02-22 21:52

今日镇江讯  粮食流通和物资储备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大局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不久前发布的《镇江市“十四五”粮食流通和物资储备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镇江将通过构建粮食收购储备、粮食仓储物流、粮食产业经济等“八大体系”,实现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粮食流通和物资储备安全保障。这其中,建设绿色快捷的粮食仓储物流体系作为“八大体系”之一,被纳入重点任务。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快粮食仓储基础设施建设,扩增收购仓容,化解仓容压力,改善仓储条件,基本形成了以物流产业园区为龙头、中心库为骨干、收储库为补充的仓储物流体系。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高大平房仓仓容占总仓容比例超过70%,新增机械通风、粮情测控、环流熏蒸、谷物冷却等仓容达40.3万吨;应用“四散化”技术和机械化作业达95%以上,年粮食产后损失率下降1.5%。

为使《规划》编制更具针对性、务实性,由市发改委与江苏科技大学粮食学院专家团队组成的编制组深入调研,全面了解我市粮食和物资储备行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目前我市仓储物流设施条件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利用智能化的新方法,低温储粮、气调储粮等新技术,实现科学储粮、绿色储粮、环保储粮运用占比相对较低。”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分析,不仅如此,当前粮油产品供给与人民群众更加注重多样化、个性化,更加注重绿色有机、安全营养的粮食消费需求还不匹配,粮食种植结构调整速度不适应粮食流通需求的现象仍较突出,部分粮食品种阶段性过剩和绿色优质粮食供给不足并存。

对此《规划》参照省规划,设置五大类、11项量化指标,其中粮食加工转化率、高标准仓容、储粮新技术应用仓容占比等3个指标为“十四五”新增指标。我市将构建“中心库(物流中心)—骨干库——收纳库”三级体系,同时推进“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加快高标准粮仓示范建设,促进仓储设施储粮绿色化、管理智能化、作业自动化。

值得期待的是,“十四五”期间,我市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等“四项新技术”,推进仓储设施现代化升级,并计划实施10个粮食仓储设施建设项目、预计总投资14.53亿元,新增仓容78.4万吨,现代型仓容占比提高到90%左右,粮食仓储新技术占比75%。

以加大储存新技术新方法应用为例。《规划》明确,全市要强化储藏新技术集成与创新,争取使大部分储备粮库采用现代化储粮方式,尽量减少粮食产后损耗,逐渐使储粮方式向无污染、无损害、低损耗的方向发展;采用高效、环保型、智能化组合装备实现收购全程自动化,解决进出仓效率低、工作环境恶劣等问题;在节能降耗环节上,重点推行“仓顶阳光工程”新能源项目。相关负责人认为,随着一批重点项目落地,我市绿色快捷粮食仓储物流体系将逐步形成,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此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粮食主产区的性状改变使得全市粮食自给率进一步降低,导致对粮食市场的依赖进一步加强,粮食市场体系不够健全、优质粮油产销平台不适应粮食产业发展需要、江苏粮油商品交易市场镇江分市场在线交易率偏低等问题越发凸显。

针对这些现状,《规划》提出,谋划建设集仓储、中转、加工、配送、应急于一体的粮食物流项目,构建与本地区粮食收储规模、保障供应要求和产业发展需要相匹配,且布局合理、功能齐全、高效协同的粮食物流体系。同时,支持江苏农佰汇物流有限公司仓储物流项目和镇江港扬中港区西来桥作业区华和粮食码头工程项目建设,在仓储物流领域培育一家“领军型企业”。

根据《规划》,到2025年,我市基本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备、智慧高效、安全可靠、管理科学、保障有力的粮食流通和物资储备体系。(全媒体记者 朱婕  通讯员 姚秀峰)

编辑:缪小兵

215

今日镇江讯  粮食流通和物资储备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大局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不久前发布的《镇江市“十四五”粮食流通和物资储备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镇江将通过构建粮食收购储备、粮食仓储物流、粮食产业经济等“八大体系”,实现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粮食流通和物资储备安全保障。这其中,建设绿色快捷的粮食仓储物流体系作为“八大体系”之一,被纳入重点任务。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快粮食仓储基础设施建设,扩增收购仓容,化解仓容压力,改善仓储条件,基本形成了以物流产业园区为龙头、中心库为骨干、收储库为补充的仓储物流体系。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高大平房仓仓容占总仓容比例超过70%,新增机械通风、粮情测控、环流熏蒸、谷物冷却等仓容达40.3万吨;应用“四散化”技术和机械化作业达95%以上,年粮食产后损失率下降1.5%。

为使《规划》编制更具针对性、务实性,由市发改委与江苏科技大学粮食学院专家团队组成的编制组深入调研,全面了解我市粮食和物资储备行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目前我市仓储物流设施条件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利用智能化的新方法,低温储粮、气调储粮等新技术,实现科学储粮、绿色储粮、环保储粮运用占比相对较低。”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分析,不仅如此,当前粮油产品供给与人民群众更加注重多样化、个性化,更加注重绿色有机、安全营养的粮食消费需求还不匹配,粮食种植结构调整速度不适应粮食流通需求的现象仍较突出,部分粮食品种阶段性过剩和绿色优质粮食供给不足并存。

对此《规划》参照省规划,设置五大类、11项量化指标,其中粮食加工转化率、高标准仓容、储粮新技术应用仓容占比等3个指标为“十四五”新增指标。我市将构建“中心库(物流中心)—骨干库——收纳库”三级体系,同时推进“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加快高标准粮仓示范建设,促进仓储设施储粮绿色化、管理智能化、作业自动化。

值得期待的是,“十四五”期间,我市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等“四项新技术”,推进仓储设施现代化升级,并计划实施10个粮食仓储设施建设项目、预计总投资14.53亿元,新增仓容78.4万吨,现代型仓容占比提高到90%左右,粮食仓储新技术占比75%。

以加大储存新技术新方法应用为例。《规划》明确,全市要强化储藏新技术集成与创新,争取使大部分储备粮库采用现代化储粮方式,尽量减少粮食产后损耗,逐渐使储粮方式向无污染、无损害、低损耗的方向发展;采用高效、环保型、智能化组合装备实现收购全程自动化,解决进出仓效率低、工作环境恶劣等问题;在节能降耗环节上,重点推行“仓顶阳光工程”新能源项目。相关负责人认为,随着一批重点项目落地,我市绿色快捷粮食仓储物流体系将逐步形成,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此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粮食主产区的性状改变使得全市粮食自给率进一步降低,导致对粮食市场的依赖进一步加强,粮食市场体系不够健全、优质粮油产销平台不适应粮食产业发展需要、江苏粮油商品交易市场镇江分市场在线交易率偏低等问题越发凸显。

针对这些现状,《规划》提出,谋划建设集仓储、中转、加工、配送、应急于一体的粮食物流项目,构建与本地区粮食收储规模、保障供应要求和产业发展需要相匹配,且布局合理、功能齐全、高效协同的粮食物流体系。同时,支持江苏农佰汇物流有限公司仓储物流项目和镇江港扬中港区西来桥作业区华和粮食码头工程项目建设,在仓储物流领域培育一家“领军型企业”。

根据《规划》,到2025年,我市基本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备、智慧高效、安全可靠、管理科学、保障有力的粮食流通和物资储备体系。(全媒体记者 朱婕  通讯员 姚秀峰)

编辑:缪小兵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