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民俗是民间风尚和习俗的综合,作为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也是乡村经济发展的宝贵资源。赏民俗,忆乡愁,走进丹阳埤城水晶山下的水晶山民俗文化展览馆,琳琅满目的各种农具、家具和充满时代感的生活用品让人似乎穿越时空,回到了几十年前。自2015年下半年开始,该馆作为免费对社会公众开放的公益场馆,已接待数十万名游客市民,让更多人了解农耕文化和民俗,不仅成为乡村旅游又一亮点,更丰富了旅游区的产业链,提升了丹阳的知名度。
历史变迁,
记录曾经的生产生活
水晶山民俗文化基地位于丹阳市丹北镇埤城西丰村后水晶山逍遥山庄,总建筑面积6000余平方米,其中的民俗文化展览馆展陈农耕文化、居家器具等各类藏品6000多件,还有酒文化主题馆及丹阳名家书画馆,藏有造型各异的美酒7000余种,以及丹阳书画“五老”(顾莲村、荆位辰、张祖源、羊群和吕去疾)等画作上千幅。参观者在这里可以充分了解到丹阳及周边传统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的变迁,同时了解中国近现代发展史。
农耕文化部分陈列的水桶、水车、独轮车、打稻机、纺车、犁耙等各种农具再现传统农耕记忆。居家器具部分陈列的雕花木床、竹碗橱、木制童车、酒坛、餐具、蓑衣、缝纫机、黑白电视机,展示百年生活画卷。藏品时间跨度从明、清到上世纪八十年代,6000多件刻有历史烙印的民俗器具,完整再现中华民族自耕自织的生产生活面貌。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民俗文化和用品渐渐地淡出了我们的生活。走上位于二楼的民俗文化馆,迎面一堵由上百只木桶组成的木桶墙让人震撼。作为一种盛水运输的工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木水桶是中国农村甚至城镇多数家庭必备的生产生活用具。随着自来水的普及,如今,承载了数千年文明的木水桶,已差不多完全退出中国的家庭。
说起“三寸金莲”,现在的年轻人大多不知其为何物。中国古代把妇女裹过的脚称为“莲”,大于四寸的称“铁莲”,四寸的称“银莲”,三寸的便为“金莲”,“三寸金莲”是古代妇女传统习俗的极端发展。民俗馆里陈列的一双清代三寸金莲绣花鞋,鞋面有绣花,鞋内是红色的,鞋底部分也有花样,且鞋后跟部还有点增高。鞋的尺寸刚刚好是三寸,正是标准的“三寸金莲”尺寸。“这么小的鞋子,怎么穿的啊,没法想象。”一名来参观的市民看到后惊讶道。
一套泛着黄色的《新华日报》是民俗文化展览馆馆长丁斌心目中的“镇馆之宝”,从1949年10月1日到31日,整整一个月的《新华日报》,是他10年前从江西花了3万多元收购得到的。“当时的许多国家大事,都能从报纸上反映,对我来说无比珍贵。”
“这些老的生活、生产用品无疑是历史的见证,承载着岁月的变迁。收集、收藏它们,既是出于自身的喜爱,也是为了记录、保留、传承老的民俗。”丁斌说。
留下老物件,
让年轻人感知历史
“收藏的初衷就是想保护文物,传承传统民俗文化。”丁斌的职业是律师,也是文物保护部门聘任的业余文物保护员。他说自己从小就对老物件怀有极大兴趣,“因为家里穷,看到什么东西都当是宝贝,都想收好了。”
10多年前,因为平时工作外出机会较多,每每看到民俗老物件慢慢被遗弃,他觉得可惜,就想方设法买下来。“每个历史阶段的工具,无不代表着那个时代的人类文明程度,记载着人类进步的所有数据。”丁斌说,他收藏这些民俗物品就是想通过个人的努力,把民俗器物收集整理,抢救维修,让年轻人体验民俗文化,感知历史。
他成为一个有心人,到处寻找民俗物品,“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藏品都是我自己花钱购买的,有的东西并不贵,就是比较难拿回来。”丁斌笑言,“有人笑话我是个开着SUV收破烂的。”为了更好地丰富、完善民俗文化藏品,使之形成系统,丁斌组建了一支专门的收藏队伍,一边前往古玩市场淘宝,一边去周边拆迁的村庄“捡漏”,收集了大量的生产、生活用品。
2015年,当民俗收藏品达到6000余件时,“烦恼”也随之而来。城里家中已然摆不下这么多藏品,该如何安置这些“宝贝”?几经思量,丁斌将藏品运回了位于埤城的农村老宅。怀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心态,他萌生了成立民俗文化展览馆,供大家免费参观的想法。
“馆里的藏品都是老百姓曾经反复用于生产生活的器具,虽然看上去比较陈旧,却仿佛带着过去的温度。”在大家的口口相传中,民俗文化展览馆迎来一拨又一拨的游客,也赢得收藏爱好者的信任,“有的藏家还主动跟我们联系,送来收藏品。”
让他记忆犹新的是丹阳新桥一位80多岁的老人胡春生,“老人对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很感兴趣,看到水晶山民俗文化展览馆的报道后,自己从新桥骑自行车找了过来。”过了一段时间,老人又骑着车来了,向展览馆赠送了他珍藏的一个老鼓风机。
还原民俗,
展览馆成孩子的课堂
“你们看,这个木凳是专门打草绳用的,现在我们那儿70岁以上的老人还在打草绳呢。”来自贵州的刘先生在展览馆内,边饶有兴致地欣赏着一件件老式生产生活用具,边回味着孩童时光。“好多东西都是老一辈用过的,我们这一辈基本上都没用过。”
家住胡桥的陈连生今年已经70多岁,“没想到这里这么多我小时候用过的东西,一下子就有回到了过去的感觉。”他喜欢对着馆里陈列的一件件老式生产用具,跟孙子讲述过去村里的故事。
老物件不仅得到中老年市民的关注,更吸引了众多青少年前去参观,“听馆长讲了很多民俗收藏品背后的故事,我从中了解到了很多祖辈父辈的生活生产状态。”小学生严明在父亲的带领下来到水晶山民俗文化展览馆,深有体会地说。
自2015年正式免费开放以来,民俗文化展览馆已免费接待40余万人参观,还开展了“将军书画展”、古玩鉴定交流会、送福写春联等一些有影响力的公益活动。让展览馆成为孩子的课堂,零距离接触时代的发展,多所学校来此挂牌设立德育基地,并持续开展教研学活动。
以传统老物件为载体,通过参观、学习、讲故事的方式还原传统民俗,传承优良传统文化,让年老者回味曾经的美好,让年轻人学习体会先辈的智慧。2020年,水晶山民俗文化展览馆选送的小康路上的民俗文化课堂项目获批江苏省社科联社科普及项目资助项目。
2018年9月,丁斌将馆藏清代末期的消防水枪、头盔、消防水龙三样老物件,无偿赠送给丹阳市消防大队,“这样的文物放在他们那里应当更加有意义。”丁斌说,这三样消防老物件,是他2015年从丹阳本地收购的。“三件消防用的装备组成一套,全套完整保留至今实属不易。”他坦言,“其实我们也经常收到社会上的捐赠,捐赠人通常也是认为放在我们这里比放在自己家里更有意义。”(马彦如)图:马彦如
来源:京江晚报
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