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美霞
生活中最重要的,就是找到一件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然后去享受它。对我来说,阅读《镇江日报》、为《镇江日报》出力就是我最喜欢做的工作。40年来,我一天不看《镇江日报》,就觉得少了点什么似的——她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82年,《镇江日报》复刊后不久,我所在的镇江市并线厂推荐我去纺工局参加《镇江日报》复刊通讯员培训班。那时,20多岁的我对学习新闻知识充满了渴望,对《镇江日报》充满了尊敬。培训班由纺织、合纤、染织、毛巾、并线等厂人员组成,任课老师是《镇江日报》社年轻的记者尹冰胜。那时,他主持日报的“冰冰逛市场”栏目,加上他活泼生动的漫画形象,让人过目不忘。
课上,尹老师强调通讯员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他介绍了采写新闻稿件的一些基本要求,比如要符合政策要求、务求真实,具有思想性、时效性和可读性等。尹老师还选了当时《镇江日报》上一些好的稿件当范文,分析讲解。由此,我对新闻和报纸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很快订阅了一份《镇江日报》,从此和她结下了不解之缘。
回到工作岗位,利用工作之余,我尝试投了几篇稿件。虽然都没有采用,但丝毫没有影响我对《镇江日报》的关注。
此后,尽管我经历了去外地上学、结婚、生子以及所在纺工企业停产、关闭、转行等,但我对《镇江日报》的情愫反而更深。40年来,翻看每天的《镇江日报》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一种习惯。
真的没有想到,退休后,我居然走进了日报社,成了一名校对,能对每天的报纸“先睹为快”。
那是在十年前,当友人问已退休的我是否愿意去报社当校对时,“我愿意!”我的回答毫不犹豫。对报纸有感情,所以不怕上夜班;长期读报纸,文字功夫还可以。在以后的日子里,我逐渐适应了新的工作,努力坚持了下来。
作为报纸印刷前的最后一道环节,我尽全力“站好岗、守好门”。工作中,党报新闻工作者身上的优良传统、扎实作风和高尚情操深深地感染着我、教育着我。我想,40年来,正是一代一代报人前赴后继的传承发展,使《镇江日报》成为全市传递社会正能量、关注这座城市发展、聚焦百姓生活最主要的平台。
前几年,因为要帮女儿带外孙,我暂别了校对岗位。虽然离开故乡,但始终牵挂着《镇江日报》。很多时候,我会打开《镇江日报》电子版仔细阅读。看到全报无差错由衷地感到高兴,有时会为发现一两个错别字而惋惜半天。随着孩子逐步长大,加上家人的热心支持,抱着对《镇江日报》割不断的情感,去年,我又重新回到原岗位上继续从事校对工作,每天晚上忙碌而充实着……
值得骄傲的是,在报社工作期间,我还参与完成了一项特殊的任务。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报社决定将《镇江日报》和《京江晚报》历年来的报纸内容全部扫描输入电脑,制作成电子版本。由于是电脑作业,报纸原件上的有破损、折叠、字迹不清的一批问题不可避免。为了将差错率降到最低,我把校对的职责转移到了电子版的修残补缺上:针对有破损、折叠出现的文字遗漏,根据前后文内容进行补充;针对字迹不清的,尤其是一些繁体字和行书、草书、隶书,还有一些仿古代篆刻印章,自己没有把握修改的,就请教陈福根、徐肖东、翟志伟等编辑老师。在他们的帮助下,我顺利完成全部电子版的校对工作,得到了报社领导的肯定。
40年来,我从坚持阅读《镇江日报》,到成为党报一名工作人员,并两度为其服务,《镇江日报》已经成为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我的退休生活因此过得非常充实。
来源:镇江日报
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