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新任央行行长被称"学者型官员" 曾在高校执教11年

2018-03-20 11:13 中国证券报  

3月19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七次全体会议上,易纲当选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在进入人民银行系统21年后,当年在美国获得终身教职的经济学副教授,终于成为成方街32号的掌舵者。

“我的心情是平静和庄重的,使命是非常神圣和光荣的,我一定会按照宣誓的誓词做好工作。”易纲如此描述当选人民银行行长后的感受和心情。

资料图

“真正的学者型官员”

“他是一位真正的学者型官员。”一位人民银行系统工作人员昨日向上证报记者如此评价。

在加入人民银行系统之前,易纲在高校执教11年,长期从事研究工作。这段经历与美联储原主席本?伯南克、珍妮特?耶伦颇有相似之处。

简历显示,1986年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后,易纲在美国印第安那大学经济系先后担任助教、副教授,并于1992年获终身教职。1994年易纲回国,与林毅夫等发起组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任教授、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1997年易纲以北大教授的身份直接出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开始“书写”他与央行的20余年缘分。

学者这个身份一直伴随着他。即使在已经任职人民银行之后,他依然热爱研究,研究领域为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且研究扎实,经得起专业推敲和时间检验。他的研究成果,被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国内外学术界和政策研究界的学者多次引用。

《1998-2000中国通货紧缩研究》是易纲带领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编写的,尽管时间过去将近20年了,这本书仍具有很强的参考和研究价值,数位经济研究人员均对记者力荐此书。

易纲有两本论文集。《中国的货币化进程》收录了他1988年至2003年期间撰写的主要论文,2003年至2009年期间的主要论文则被纳入《中国金融改革思考录》。

论文集的专业性毋庸置疑,围绕利率、汇率、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等逐一展开,光是自序也极具可读性。《中国金融改革思考录》的自序写于2009年12月,彼时易纲已经是人民银行副行长兼外汇局局长,文中他依然自称“我是一名教师”。他提到,“我还有勇气出此书是因为我的文章是用心写的,在每篇文章的特定背景下,我想到前沿去了,我希望并相信能给年轻人以启发和帮助。”这是他对自己的学术自信。

该自序并没有过多谈及金融改革,反而分享了他对保护环境和提高国民素质的思考,并称这两者与金融改革同等重要,其学者的“可爱劲儿”和社会责任感跃然纸上。

是“学院派”,更是实干家

易纲是“海归派”和“学院派”,相信市场经济的力量,坚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在长期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他深谙中国经济运行之道,并将理论与中国国情充分结合,提倡用渐进式改革的方法,耐心寻找从“此岸”到“彼岸”的路径。

2003年易纲担任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并于次年任人民银行行长助理。2007年12月他升任人民银行副行长,2009年至2015年期间兼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2014年他还多了一个职务——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这段期间,他主管的货币政策逐步完成了从行政调控到市场调控的转型,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箱日益丰富和完善。

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货币政策》一文中,他指出,渐进式改革模式意味着货币政策工具将有一个必然的转轨时期,其间新旧政策工具平行和交叉运行,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孰轻孰重、如何取舍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搭配使用多种政策工具,妥善处理好新旧政策工具间的关系,不断提高货币调控的艺术。

易纲对于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也坚定不移。2015年“8?11汇改”在市场引起广泛关注,质疑声音也很多。易纲在随后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表示,这次改革主要是就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机制做的一次调整,调整以后,整个汇率形成机制更加市场化。

“一个僵化的、固定的汇率是不适合中国国情的,也是不可持续的。一个有弹性的汇率形成机制肯定会对经济的长期发展更有利。”易纲说。

在这个过程中,他也没有摒弃渐进式改革的理念。他指出,在现在这个发展阶段,有管理的汇率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它既体现了市场的弹性、市场汇率调整的灵活性,同时又在市场波动过大时能对它进行有效管理。

2009年8月,易纲刚刚执掌外汇局,就提出外汇管理理念和方式的“五个转变”:从重审批转变为重监测分析;从重事前监管转变为强调事后管理;从重行为管理转变为更加强调主体管理;从“有罪假设”转变到“无罪假设”;从“正面清单”转变到“负面清单”。

粗看如公文规章似的五个“转变”,其实意义并不一般,涉及经济和行政体制改革,也在外汇管理这一领域率先摸索了“负面清单”,探讨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远远领先于其他经济领域。

去年年末易纲曾经写过一篇《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收录于《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他在文中指出,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打破各种形式的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实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从而真正将“剩余决定权”赋予市场主体,体现出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重大转变。

拭目以待新征程

从利率市场化到汇率市场化,从资本项下对外开放到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从外储多元化运用到货币政策不断完善,易纲是过去二十年中国金融改革开放大潮中的理论研究者、积极参与者和政策制定者。

当前,我国金融业改革开放已经进入更高层次、更深程度的阶段。在新职位的起点上,易纲将如何进一步推进金融改革开放?19日面对上证报记者的这一提问,他没有正面回答:“你们会看到,从之后的日程,一直到海南博鳌论坛,都会有一系列改革开放的政策和举措。”

下一步的举措或许可以从今年年初易纲的撰文中窥出一二。他指出,继续稳妥推进各项金融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利率市场化方面,人民银行将按照“放得开、形得成、调得了”的基本要求,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完善金融调控机制。汇率市场化方面,人民银行将继续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加大市场决定汇率的力度,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稳定地位。

对于接下来的主要任务,易纲昨日接受采访时的回应同样纲举目张: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推动金融改革和开放,保持整个金融业的稳定。

央行“易”主,让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中国证券报

编辑:金凯

41

3月19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七次全体会议上,易纲当选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在进入人民银行系统21年后,当年在美国获得终身教职的经济学副教授,终于成为成方街32号的掌舵者。

“我的心情是平静和庄重的,使命是非常神圣和光荣的,我一定会按照宣誓的誓词做好工作。”易纲如此描述当选人民银行行长后的感受和心情。

资料图

“真正的学者型官员”

“他是一位真正的学者型官员。”一位人民银行系统工作人员昨日向上证报记者如此评价。

在加入人民银行系统之前,易纲在高校执教11年,长期从事研究工作。这段经历与美联储原主席本?伯南克、珍妮特?耶伦颇有相似之处。

简历显示,1986年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后,易纲在美国印第安那大学经济系先后担任助教、副教授,并于1992年获终身教职。1994年易纲回国,与林毅夫等发起组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任教授、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1997年易纲以北大教授的身份直接出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开始“书写”他与央行的20余年缘分。

学者这个身份一直伴随着他。即使在已经任职人民银行之后,他依然热爱研究,研究领域为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且研究扎实,经得起专业推敲和时间检验。他的研究成果,被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国内外学术界和政策研究界的学者多次引用。

《1998-2000中国通货紧缩研究》是易纲带领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编写的,尽管时间过去将近20年了,这本书仍具有很强的参考和研究价值,数位经济研究人员均对记者力荐此书。

易纲有两本论文集。《中国的货币化进程》收录了他1988年至2003年期间撰写的主要论文,2003年至2009年期间的主要论文则被纳入《中国金融改革思考录》。

论文集的专业性毋庸置疑,围绕利率、汇率、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等逐一展开,光是自序也极具可读性。《中国金融改革思考录》的自序写于2009年12月,彼时易纲已经是人民银行副行长兼外汇局局长,文中他依然自称“我是一名教师”。他提到,“我还有勇气出此书是因为我的文章是用心写的,在每篇文章的特定背景下,我想到前沿去了,我希望并相信能给年轻人以启发和帮助。”这是他对自己的学术自信。

该自序并没有过多谈及金融改革,反而分享了他对保护环境和提高国民素质的思考,并称这两者与金融改革同等重要,其学者的“可爱劲儿”和社会责任感跃然纸上。

是“学院派”,更是实干家

易纲是“海归派”和“学院派”,相信市场经济的力量,坚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在长期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他深谙中国经济运行之道,并将理论与中国国情充分结合,提倡用渐进式改革的方法,耐心寻找从“此岸”到“彼岸”的路径。

2003年易纲担任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并于次年任人民银行行长助理。2007年12月他升任人民银行副行长,2009年至2015年期间兼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2014年他还多了一个职务——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这段期间,他主管的货币政策逐步完成了从行政调控到市场调控的转型,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箱日益丰富和完善。

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货币政策》一文中,他指出,渐进式改革模式意味着货币政策工具将有一个必然的转轨时期,其间新旧政策工具平行和交叉运行,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孰轻孰重、如何取舍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搭配使用多种政策工具,妥善处理好新旧政策工具间的关系,不断提高货币调控的艺术。

易纲对于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也坚定不移。2015年“8?11汇改”在市场引起广泛关注,质疑声音也很多。易纲在随后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表示,这次改革主要是就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机制做的一次调整,调整以后,整个汇率形成机制更加市场化。

“一个僵化的、固定的汇率是不适合中国国情的,也是不可持续的。一个有弹性的汇率形成机制肯定会对经济的长期发展更有利。”易纲说。

在这个过程中,他也没有摒弃渐进式改革的理念。他指出,在现在这个发展阶段,有管理的汇率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它既体现了市场的弹性、市场汇率调整的灵活性,同时又在市场波动过大时能对它进行有效管理。

2009年8月,易纲刚刚执掌外汇局,就提出外汇管理理念和方式的“五个转变”:从重审批转变为重监测分析;从重事前监管转变为强调事后管理;从重行为管理转变为更加强调主体管理;从“有罪假设”转变到“无罪假设”;从“正面清单”转变到“负面清单”。

粗看如公文规章似的五个“转变”,其实意义并不一般,涉及经济和行政体制改革,也在外汇管理这一领域率先摸索了“负面清单”,探讨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远远领先于其他经济领域。

去年年末易纲曾经写过一篇《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收录于《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他在文中指出,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打破各种形式的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实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从而真正将“剩余决定权”赋予市场主体,体现出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重大转变。

拭目以待新征程

从利率市场化到汇率市场化,从资本项下对外开放到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从外储多元化运用到货币政策不断完善,易纲是过去二十年中国金融改革开放大潮中的理论研究者、积极参与者和政策制定者。

当前,我国金融业改革开放已经进入更高层次、更深程度的阶段。在新职位的起点上,易纲将如何进一步推进金融改革开放?19日面对上证报记者的这一提问,他没有正面回答:“你们会看到,从之后的日程,一直到海南博鳌论坛,都会有一系列改革开放的政策和举措。”

下一步的举措或许可以从今年年初易纲的撰文中窥出一二。他指出,继续稳妥推进各项金融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利率市场化方面,人民银行将按照“放得开、形得成、调得了”的基本要求,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完善金融调控机制。汇率市场化方面,人民银行将继续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加大市场决定汇率的力度,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稳定地位。

对于接下来的主要任务,易纲昨日接受采访时的回应同样纲举目张: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推动金融改革和开放,保持整个金融业的稳定。

央行“易”主,让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中国证券报

编辑:金凯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