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地评线】紫金e评:共赴冰雪盛宴 共襄中华盛举

2022-02-05 16:59

以二十四节气的时间推进感,取代传统的阿拉伯数字倒数方式,随着最后一秒定格在立春,2月4日晚,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正式开始。迎客松造型的烟花照亮星空,全场共贺中国新年……这场立春日绽放的中国式浪漫,点燃了中国人的冬奥热情,也向全世界尽情展示中国风格、中国气质、中国形象。

不只是开幕式,从“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到“一起向未来”,这14年间是信心、经验和理念的传递,是“双奥之城”的日新月异,更是中华民族的逐梦之旅。在北京冬奥会赛场内外,中国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向世界展示着奥林匹克精神和双奥之城的品格。

冬奥会不仅是一项体育赛事,也是一场文化“嘉年华”。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国家速滑馆时指出:“要在运营管理中融入更多中国元素,使之成为展示中国文化独特魅力的重要窗口。”从筹备到开幕,北京冬奥会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色,全力书写中国答卷。从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元素融入首钢滑雪大跳台,到奖牌以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五弦玉璧为视觉来源,从根据西汉长信宫灯设计的冬奥会火种灯,到非遗“海派绒线编结技艺”制作可以永久保存的颁奖花束……当中华传统文化邂逅已有近百年历史的冬奥会,无限创意在“一起向未来”的携手中激情迸发。我们相信,无论是来自91个国家和地区的体育健儿和嘉宾,还是身处世界各个角落的人们,定能在冰雪激情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特有热忱。

更让世界好奇和关注的是,北京冬奥会从筹办伊始,就确定了以科技创新赋能冬奥的思路。而谜底,也终于揭晓。我们看到,一大批技术成果广泛应用,彰显无处不在的科技成色。譬如,国家速滑馆的建造开创了国产高钒封闭索的首次应用,打破了国际市场的垄断。该馆还是全球首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的场馆,一年可节省约200万度电,制冰产生的碳排放趋近于零的成果兑现了绿色奥运的庄严承诺。巨型光影地屏成为奥运史上最大的“冰面”,展现出中国科技和演艺技术的迅猛发展。“超高速4k轨道摄像机系统”为做好冬奥报道提供了过硬的技术保障……大到障碍技巧赛道,小到开幕式口罩,中国设计、中国专利、中国制造处处赋能,中国智慧无处不在,一个勇于创新、砥砺奋进的中国就在眼前。

更让我们引以为豪的是,本届冬奥会中国共派出运动员176人,完成全部7个大项15个分项的“全项目参赛”任务,创下了中国军团参加冬奥会的历史纪录。其中,有31个小项是中国队首次参加冬奥会。可以预期,在北京冬奥赛场上,中国体育将用“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来传递弘扬奥林匹克精神。而赛场外,群众性冰雪运动也伴随着北京冬奥而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普及,“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变为现实,大江南北,越来越多的人们点燃冰雪激情,点亮冰雪梦想。我们相信,冰雪运动将从小众走向大众,冰雪产业将从“冷资源”变成“热经济”,这是冬奥会带给中国的珍贵礼物,也是中国为奥林匹克运动持久发展注入的新动能。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在网络和朋友圈刷屏。刷屏的背后,是每一个中国人深深的自豪。今天的中国以更加自信的面貌、更加从容的态度、更加热情地拥抱世界。疫情下如期举办的北京冬奥会,讲述的不仅是“我”的故事,更是“我们”共同的未来,愿这场冰雪盛宴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更多团结的力量、更多包容的理性、更多携手的温暖。

立春岁首,万象更新,我们一起向未来!(文心衣)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编辑:陈路


103

以二十四节气的时间推进感,取代传统的阿拉伯数字倒数方式,随着最后一秒定格在立春,2月4日晚,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正式开始。迎客松造型的烟花照亮星空,全场共贺中国新年……这场立春日绽放的中国式浪漫,点燃了中国人的冬奥热情,也向全世界尽情展示中国风格、中国气质、中国形象。

不只是开幕式,从“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到“一起向未来”,这14年间是信心、经验和理念的传递,是“双奥之城”的日新月异,更是中华民族的逐梦之旅。在北京冬奥会赛场内外,中国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向世界展示着奥林匹克精神和双奥之城的品格。

冬奥会不仅是一项体育赛事,也是一场文化“嘉年华”。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国家速滑馆时指出:“要在运营管理中融入更多中国元素,使之成为展示中国文化独特魅力的重要窗口。”从筹备到开幕,北京冬奥会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色,全力书写中国答卷。从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元素融入首钢滑雪大跳台,到奖牌以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五弦玉璧为视觉来源,从根据西汉长信宫灯设计的冬奥会火种灯,到非遗“海派绒线编结技艺”制作可以永久保存的颁奖花束……当中华传统文化邂逅已有近百年历史的冬奥会,无限创意在“一起向未来”的携手中激情迸发。我们相信,无论是来自91个国家和地区的体育健儿和嘉宾,还是身处世界各个角落的人们,定能在冰雪激情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特有热忱。

更让世界好奇和关注的是,北京冬奥会从筹办伊始,就确定了以科技创新赋能冬奥的思路。而谜底,也终于揭晓。我们看到,一大批技术成果广泛应用,彰显无处不在的科技成色。譬如,国家速滑馆的建造开创了国产高钒封闭索的首次应用,打破了国际市场的垄断。该馆还是全球首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的场馆,一年可节省约200万度电,制冰产生的碳排放趋近于零的成果兑现了绿色奥运的庄严承诺。巨型光影地屏成为奥运史上最大的“冰面”,展现出中国科技和演艺技术的迅猛发展。“超高速4k轨道摄像机系统”为做好冬奥报道提供了过硬的技术保障……大到障碍技巧赛道,小到开幕式口罩,中国设计、中国专利、中国制造处处赋能,中国智慧无处不在,一个勇于创新、砥砺奋进的中国就在眼前。

更让我们引以为豪的是,本届冬奥会中国共派出运动员176人,完成全部7个大项15个分项的“全项目参赛”任务,创下了中国军团参加冬奥会的历史纪录。其中,有31个小项是中国队首次参加冬奥会。可以预期,在北京冬奥赛场上,中国体育将用“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来传递弘扬奥林匹克精神。而赛场外,群众性冰雪运动也伴随着北京冬奥而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普及,“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变为现实,大江南北,越来越多的人们点燃冰雪激情,点亮冰雪梦想。我们相信,冰雪运动将从小众走向大众,冰雪产业将从“冷资源”变成“热经济”,这是冬奥会带给中国的珍贵礼物,也是中国为奥林匹克运动持久发展注入的新动能。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在网络和朋友圈刷屏。刷屏的背后,是每一个中国人深深的自豪。今天的中国以更加自信的面貌、更加从容的态度、更加热情地拥抱世界。疫情下如期举办的北京冬奥会,讲述的不仅是“我”的故事,更是“我们”共同的未来,愿这场冰雪盛宴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更多团结的力量、更多包容的理性、更多携手的温暖。

立春岁首,万象更新,我们一起向未来!(文心衣)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编辑:陈路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