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意义是什么?于吾辈凡俗而言,当然是家人。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吃饭、聊聊天,贴春联、做年夜饭,这些具有仪式感的习俗,只有一家人一起做才有意义。于是,春节快到了,对家的思念也益发浮上心头。然后,便看到了几则关于家的硬新闻。
一则是中国传统观念中家庭生活的多代同堂模式正逐渐减少。《联合早报》1月15日报道,2020年中国全国共有家庭户户数49415.7万户,“一代户”总量超过2.4亿户,占家庭户户数的比重达到49.5%,接近一半;其中,有13个省份的“一代户”占比超过50%。所谓“一代户”,即同一辈人居住或单身居住落户的情况,包括独居的成年子女、已婚未育的年轻夫妻、空巢老人等。
更让人意外的数据是,不仅有“一代户”,更有“一人户”。《光明日报》文章透露,据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2020年,全国共有家庭户49416万户,其中“一人户”家庭有125490007,超过1.25亿,占比超过25%。
于是,感慨——家变小了。
家变小了,是因为有现代化的社会分工对家的功能解构了。正如《光明日报》所言:本质上说,“一人户”家庭增多,并不是年轻人多么酷,心态上多么时髦,而是因为他们“可以这样”。一人户家庭绝不代表离群索居,恰恰相反,一人户是深深嵌入现代经济网格之内的。吃饭可以点外卖,打扫卫生可以请钟点工,家庭保险功能被社会化的保障机制取代。社会分工摊平了家庭的建构成本,一人户家庭才有可能成立。在男耕女织的传统图景里,一人户的生活难度是几何上升的。
家变小了,也不断催生出新经济形态。为“一个人”找快乐的单身经济正不断兴起。《2021年三季度企业发展数据报告》显示,单身经济与懒人经济、颜值经济、健康经济并列,成为四大潮流经济之一,万亿市场崭露头角。《半月谈》记者走访市场发现:不仅有一人食火锅、小分量外卖、100克一袋的大米、200毫升的小瓶红酒、小包装的预烹饪或半成品食材,400ml的豆浆机、小容量的电饭煲等小家电也逐渐走俏市场,成为新宠,呈现出强劲增长趋势。在这场逐渐蔓延开的单身经济浪潮下,“独乐主义”还造就了一批小而美、小而精、小而强的单身产业,包括一人租、一人旅行、一人看电影、一人卡拉OK……于是,有专家指出,单身经济的兴起,折射出我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心理正在发生巨大变迁,也预示着消费业态升级和消费空间拓展的巨大空间。也所以,有媒体分析,中国消费市场正处于一场“结构性扩容”进程之中。
但一个人的生活,终究不是家;一个人的快乐,也终究没有牵挂。所以,有文章感怀:“我们的心没落了。早晨,我们不过是公交上的人流;傍晚,我们仿佛只是一具疲惫的身躯。”这时候,就益发需要家的温暖;这时候,春节的意义就益发珍贵了。
不只是因为骨肉情、阖家欢,这种思想已然深入我们的血脉骨髓,是我们民族千百年来描绘的最美画面;更因为,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它不仅仅是现在时态的民俗生活,更是以记忆的形式保存了这个民族几乎全部的文化生活内容。春节和家,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生态形态或符号,而是代表了这个民族的情感的、价值的、多种内容的聚合体。换句话说,春节回家,是回答一个中国人“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是让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复归安宁、灵魂得以栖息,精神根脉得以续存繁盛。
身处时代之中,我们必须随大潮而动。丰田汽车董事长丰田章男每年都会写下一幅书法,作为其“年度汉字”。今年,他写下的第一幅书法作品,正是一个“動”字,“动”的繁体。丰田章男称:“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化、没有标准答案的时代。在这样的世界中生存,我认为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先做出决定并行动起来。”
但另一方面,如果不能解决“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核心问题,就不可能正确回答“我要去哪里”。如是之下的“动”,就会淹没在风起潮涌的茫茫大海中,或者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或者朝令夕改,多头出击,没有具体策略,最终将失去核心竞争力。
家是变小了,但那只是数据上的“户”;但家依然在,它在我们与家人的亲情联系中,它在我们的春节情结中;家也更大了,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
所以,请珍惜春节吧!(镇江日报评论员 华翔)
编辑:金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