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工地过大年 ”一次难忘的采访经历

2022-01-28 01:10 镇江日报  

2022年3月1日,《镇江日报》迎来复刊40周年的大喜日子,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回想自己在摄影创作上和《镇江日报》的相遇相知、培养提携,我不由得感慨万端:“镇江日报,是我们摄影人的良师益友”。

曾记得,因为工作上的关系,上世纪80年代,每年的春节运输开始前,总要和报社的记者联系将当年春节运输的大致情况进行报道,由此和《镇江日报》有了一些接触,而真正以《镇江日报》摄影通讯员的角色和《镇江日报》建立起长期的相知,全源于1998年江阴长江公路大桥的那次难忘的“工地过大年”的采访。

江阴长江公路大桥是我国首座跨径超千米的特大型钢箱梁悬索桥梁,是江苏省境内跨越长江南北的第二座大桥。1994年开工建设,1999年10月建成通车。它是20世纪“中国第一、世界第四”大钢箱梁悬索桥。我市江苏省交通工程总公司在这一工程中累计中标8项,总工作量3.2亿元。当年的交通工程建设,远没有后来那么多,投资额也没有那么大,江苏省交通工程总公司的江阴长江公路大桥施工现场总让镇江人、总让《镇江日报》牵挂着。1998年1月26日丁丑年腊月二十八在千家万户喜迎虎年新春之际,当年的《镇江日报》摄影记者李恒和我以及江苏省交通工程总公司季路红驱车100多公里来到江阴长江公路大桥施工现场,零距离采访江阴长江公路大桥和江苏省交通工程总公司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我们看到该公司400余名职工冒着凛冽的寒风,正全力以赴地奋力拼搏,为早日建成大桥而贡献着。我们用镜头记录下了大桥南锚工地上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记录下了“工地过大年”的“开路人”的风采。这次和《镇江日报》摄影记者的共同采访,让我学到了新闻摄影的技巧。1998年2月2日农历戊寅年正月初六《镇江日报》3版用半版刊登了“工地过大年 ”的摄影报道,让我有了一种成就感。

曾记得,我有幸被邀请参加镇江日报复刊30周年庆典大会,新老报人,新老通讯员欢聚一堂,庆祝自己的节日,其乐融融。

曾记得,2008年改革开放30周年,《镇江日报》及时开辟了“老照片”栏目,而作为一位摄影爱好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拍摄的照片恰恰见证了那个时代。我回家翻出了家中相册中的老照片,首先撰写了“民兵训练的影像记忆”, 2010年2月22日刊载于该栏目;接着我撰写了“人防工程的影像记忆”, 2010年3月22日刊载于该栏目;随后我撰写了“大队演出的影像记忆”,2010年4月26日刊载于该栏目。紧接着副刊部滕建锋主任专门来信,对我的标题撰写进行了朋友式的探讨和指导,使我学到了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受益匪浅。而我在《镇江日报》的指导下认准了“老照片”这一专题,痴心于老照片专题的挖掘、收集、整理和研究,把“老照片”专题作为我长期的写作方向。

从2010年2月到2013年5月在副刊部滕建锋主任的指导下,我在镇江日报镇江周刊西津渡老照片栏目就发表作品31篇。

40年,一万多个日日夜夜,那一幕幕的相遇、那一幕幕的相知、那一幕幕的培养、那一幕幕的提携,仿佛就在昨天。

镇江日报,我的老师;镇江日报,我的朋友!(吴家祥)

编辑:金凯

221

2022年3月1日,《镇江日报》迎来复刊40周年的大喜日子,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回想自己在摄影创作上和《镇江日报》的相遇相知、培养提携,我不由得感慨万端:“镇江日报,是我们摄影人的良师益友”。

曾记得,因为工作上的关系,上世纪80年代,每年的春节运输开始前,总要和报社的记者联系将当年春节运输的大致情况进行报道,由此和《镇江日报》有了一些接触,而真正以《镇江日报》摄影通讯员的角色和《镇江日报》建立起长期的相知,全源于1998年江阴长江公路大桥的那次难忘的“工地过大年”的采访。

江阴长江公路大桥是我国首座跨径超千米的特大型钢箱梁悬索桥梁,是江苏省境内跨越长江南北的第二座大桥。1994年开工建设,1999年10月建成通车。它是20世纪“中国第一、世界第四”大钢箱梁悬索桥。我市江苏省交通工程总公司在这一工程中累计中标8项,总工作量3.2亿元。当年的交通工程建设,远没有后来那么多,投资额也没有那么大,江苏省交通工程总公司的江阴长江公路大桥施工现场总让镇江人、总让《镇江日报》牵挂着。1998年1月26日丁丑年腊月二十八在千家万户喜迎虎年新春之际,当年的《镇江日报》摄影记者李恒和我以及江苏省交通工程总公司季路红驱车100多公里来到江阴长江公路大桥施工现场,零距离采访江阴长江公路大桥和江苏省交通工程总公司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我们看到该公司400余名职工冒着凛冽的寒风,正全力以赴地奋力拼搏,为早日建成大桥而贡献着。我们用镜头记录下了大桥南锚工地上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记录下了“工地过大年”的“开路人”的风采。这次和《镇江日报》摄影记者的共同采访,让我学到了新闻摄影的技巧。1998年2月2日农历戊寅年正月初六《镇江日报》3版用半版刊登了“工地过大年 ”的摄影报道,让我有了一种成就感。

曾记得,我有幸被邀请参加镇江日报复刊30周年庆典大会,新老报人,新老通讯员欢聚一堂,庆祝自己的节日,其乐融融。

曾记得,2008年改革开放30周年,《镇江日报》及时开辟了“老照片”栏目,而作为一位摄影爱好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拍摄的照片恰恰见证了那个时代。我回家翻出了家中相册中的老照片,首先撰写了“民兵训练的影像记忆”, 2010年2月22日刊载于该栏目;接着我撰写了“人防工程的影像记忆”, 2010年3月22日刊载于该栏目;随后我撰写了“大队演出的影像记忆”,2010年4月26日刊载于该栏目。紧接着副刊部滕建锋主任专门来信,对我的标题撰写进行了朋友式的探讨和指导,使我学到了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受益匪浅。而我在《镇江日报》的指导下认准了“老照片”这一专题,痴心于老照片专题的挖掘、收集、整理和研究,把“老照片”专题作为我长期的写作方向。

从2010年2月到2013年5月在副刊部滕建锋主任的指导下,我在镇江日报镇江周刊西津渡老照片栏目就发表作品31篇。

40年,一万多个日日夜夜,那一幕幕的相遇、那一幕幕的相知、那一幕幕的培养、那一幕幕的提携,仿佛就在昨天。

镇江日报,我的老师;镇江日报,我的朋友!(吴家祥)

编辑:金凯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