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 五年实干笃行、五年砥砺奋进。“在逆境中求发展、在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成为润州过去五年发展的时代注脚,全区经济、社会、民生等各领域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强富美高”新润州建设小康篇章圆满收官,意气风发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伴随“产、城、人、治”一体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在这片宜居宜业宜游的土地上,“四个主城”美好愿景正一步步走入现实。
景色秀美的金山湖 孙晨飞 摄
回首五年,最催人奋进的是,产业转型一年更比一年快。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城市经济这条主线,润州区经济发展质效不断提升。2021年,预计(下同)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5亿元、增长9.6%;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85.5%,现代服务业应税营业收入五年内翻了一番;生产性服务业税收贡献占比从2017年末的14.7%提升至2021年的47%。
发展动能实现深度转换。80个市、区重点产业项目完成投资185.61亿元;官塘创新社区成功发布两项重要规划成果;省“双创计划”2021年完成率300%、跃居全市第一,市“金山英才”计划入选占比始终保持全市第一方阵。
发展环境实现持续优化。制定并持续修订完善产业政策“29条”,累计兑现扶持资金1.05亿元,用心打造“润州最滋润”营商环境品牌;累计减免社保费用2.08亿元;全市首创营业执照全程电子化办理,实现100%“不见面”;全面推进重点领域诚信制度建设,政务诚信评价位列全省县(市、区)第一等次。
回首五年,最让人鼓舞的是,民生福祉一年更比一年实。五年间保持可用财力的75%以上用于民生支出,累计发放各类补助救助资金2.99亿元,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升31.2%。累计提供就业岗位2万个以上,新增就业4.67万人;2021年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338.93万元、位居全市第一。稳步推进民生实事项目55个,累计投资9.95亿元,连续两年获评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年度“民生示范工程”;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成国家级中心,3家达全国“优质服务基层行”省级推荐标准。
回首五年,最引人瞩目的是,城市生态一年更比一年新。完成国土空间规划近期实施方案编制,城市建设“蓝图”更加清晰;完成城中村、棚户区改造项目31个,完成70.62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6万平方米危房顺利解危。全市首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竣工投入使用,京口闸十八进获评省级美丽宜居示范居住区称号。
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全面升级应用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近10万件交办问题案件整改率超88.41%。扎实推进“厕所革命”,新建改造公厕43座。建成省级垃圾分类达标小区54个。
城市环境显著改善。扎实做好长江禁捕退捕工作,国、省考断面年度优Ⅲ比例连续五年保持100%,PM2.5浓度五年间下降39%,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上升20.1个百分点。深入践行“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十三五”期间减排26万吨标准煤,能耗总量下降近40%。
回首五年,最令人安心的是,治理体系一年更比一年强。率先建成区级网格化联动指挥中心,科学划分治理网格293个;全力推进社区(村)工作者职业体系和标准化工作体系建设,“双全”社工占比94%;法治建设满意度连续三年位居全市前三。
压茬推进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五年来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零发生”,有力打击违法违规生产行为。创新开展“春风、飓风、秋风、清风”四大行动,排查整改隐患问题2376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深化,全力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公众安全感持续在全市位居前列。实体化运作区级反诈中心,累计开展精准劝阻3万次,全市首个实现对电诈团伙的全链条打击。
新润州,新起点,新征程,新时代。未来五年,润州将更高质量推动发展,更有成效优化环境,更实举措富民惠民,更大力度守护安全,努力跑出加速度、干出新精彩,把“宜居宜业宜游现代化一流主城区”的愿景更加清晰地展现在润州人民面前。(全媒体记者 孙晨飞 通讯员 汤力克)
编辑:缪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