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牵手同行30年

2022-01-16 09:39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从学校毕业到农行工作已经30年了。30年耕耘收获,30年春华秋实,许多的业余时间是《镇江日报》陪伴着我,与我牵手同行。

1991年,我从江苏省农业银行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家乡的农行高桥营业所工作。高桥是一个三面环水的江边小镇,也是镇江农行辖内最偏远的一个营业网点。好不容易“鲤鱼跳龙门”的我,一下子从靓丽的大都市又跌落到偏远闭塞的江洲小镇,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对于20岁的我而言无异于美梦的破灭。在别人眼里看似“铁饭碗”的银行工作每天只有少得可怜的几笔业务,看着别人空闲时间抽烟、喝酒、打牌,我对这些都不感兴趣,站在人生的又一个十字路口,我不知道何去何从。

父亲是一位小学语文老师,受其影响,对文字有一种天生的爱好。所以偶然的一天,忽然在银行的值班室里见到一份《镇江日报》,内心的激动与狂喜难以言表。坐在值班室里的木床上,一口气读完了各个版面,直到夜深人静,同伴催促睡觉时,我才从沉醉中清醒过来。从此,我便与这张报纸结下了深深的不解之缘。

以后的日子里,每天上午当邮差风尘仆仆地送来那一堆厚厚的报纸,我总是第一时间抢先翻找《镇江日报》。尤其欣赏《镇江日报》各周刊以及《京江晚报》江花专栏的美文,一篇篇佳作读来令人赏心悦目、陶醉其中。时至今日,家中已收藏有好大几捆《镇江日报》的系列周刊,几乎一期不落。

妻子也是一位文字爱好者。于是后来,在女儿外出就读稍有空闲的日子里,在爱人的鼓励支持下,我把自己对文学的热爱融注于生活,把在生活中的一些观察、体会和感悟尝试着诉诸文字,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向《镇江日报》《京江晚报》写稿投搞。

写稿之路不好走,刚开始时总是石沉大海,杳无音信。但功夫不负有心人,逐渐有了回报——

记得有一年,我利用国庆放假期间,在家里边做饭边写《莫道高桥江虾贵》,正值农忙时节,妻子与岳父忙着抢收黄豆,当他们中途气喘吁吁地进屋喝水时,发现锅已溢了,看到我仍在那“两耳不闻窗外事”“奋笔疾书”时的夯样子,真是气不打一处来,随手将家中的电闸拉了,苦了我写的文章未在电脑及时保存,就已前功尽弃。岳父也在一旁愤愤地嚷道:“你放假在家不帮忙做事,整天舞文弄墨的,难道这样子就能变出钱来?!”

此话说了没几天,邮递员送来了一张取款通知单,我一蹦三尺高地接过来,回屋一查,正是那篇《莫道高桥江虾贵》已发表在《京江晚报》上了。激动的喜悦后,连忙将汇款单拿过去给岳父看过后,复印收藏。目前,家中已珍藏了几十张由镇江日报社寄来的稿费取款通知单,有好几张,甚至已过了取款的有效期。

随着我与《镇江日报》的接触与联系更加密切,报纸为我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习平台,让我在读报与写稿中收获了许多珍贵的馈赠。2020年12月10日,我匆匆投完《助力“中国雪地靴之乡”再出发》一文后,只写了个单位地址,留了手机号,忘记了署名,是报社一名自称网名“老肥”的编辑同志认真负责地打来电话,询问我的姓名,并让我补充图片及文字说明后,得以在2020年12月11日的《京江晚报》钱周刊上顺利发稿。2021年3月12日,我又接到《京江晚报》网名为“竹七”老师的约稿,让我写一篇关于“圌山”的散文,我说之前已写过一篇《登临圌山》刊发《镇江日报》芙蓉楼上了,文章不能重复,并面有难色。在他的指导帮助下,最终以不同的视角再写了一篇全新的《情满圌山》,发表在2021年3月13日的《京江晚报》名城周刊“听郦山房”专栏。因版面原因,该文未全部发出,为此“竹七”老师还特地来电跟我打招呼。

通过《镇江日报》这个平台,我得到了许多老师的帮助,领略了他们的文采,还有许多我说不出名字但却一直默默关注、关心我的编辑老师们,他们和这张报纸一起走进了我的内心,照亮了我的生活,丰富了我的人生,使我在工作、学习、生活、实践中永不放弃,勇往直前。

悠悠四十载,浓浓相伴情。《镇江日报》迎来了自己复刊40岁的生日,作为一名老读者和新作者,我为自己能与这张报纸牵手同行而深感骄傲,也为自己成为这张报纸作者中的一员而倍感自豪。(孙建远)

来源:镇江日报

编辑:陈路

225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从学校毕业到农行工作已经30年了。30年耕耘收获,30年春华秋实,许多的业余时间是《镇江日报》陪伴着我,与我牵手同行。

1991年,我从江苏省农业银行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家乡的农行高桥营业所工作。高桥是一个三面环水的江边小镇,也是镇江农行辖内最偏远的一个营业网点。好不容易“鲤鱼跳龙门”的我,一下子从靓丽的大都市又跌落到偏远闭塞的江洲小镇,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对于20岁的我而言无异于美梦的破灭。在别人眼里看似“铁饭碗”的银行工作每天只有少得可怜的几笔业务,看着别人空闲时间抽烟、喝酒、打牌,我对这些都不感兴趣,站在人生的又一个十字路口,我不知道何去何从。

父亲是一位小学语文老师,受其影响,对文字有一种天生的爱好。所以偶然的一天,忽然在银行的值班室里见到一份《镇江日报》,内心的激动与狂喜难以言表。坐在值班室里的木床上,一口气读完了各个版面,直到夜深人静,同伴催促睡觉时,我才从沉醉中清醒过来。从此,我便与这张报纸结下了深深的不解之缘。

以后的日子里,每天上午当邮差风尘仆仆地送来那一堆厚厚的报纸,我总是第一时间抢先翻找《镇江日报》。尤其欣赏《镇江日报》各周刊以及《京江晚报》江花专栏的美文,一篇篇佳作读来令人赏心悦目、陶醉其中。时至今日,家中已收藏有好大几捆《镇江日报》的系列周刊,几乎一期不落。

妻子也是一位文字爱好者。于是后来,在女儿外出就读稍有空闲的日子里,在爱人的鼓励支持下,我把自己对文学的热爱融注于生活,把在生活中的一些观察、体会和感悟尝试着诉诸文字,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向《镇江日报》《京江晚报》写稿投搞。

写稿之路不好走,刚开始时总是石沉大海,杳无音信。但功夫不负有心人,逐渐有了回报——

记得有一年,我利用国庆放假期间,在家里边做饭边写《莫道高桥江虾贵》,正值农忙时节,妻子与岳父忙着抢收黄豆,当他们中途气喘吁吁地进屋喝水时,发现锅已溢了,看到我仍在那“两耳不闻窗外事”“奋笔疾书”时的夯样子,真是气不打一处来,随手将家中的电闸拉了,苦了我写的文章未在电脑及时保存,就已前功尽弃。岳父也在一旁愤愤地嚷道:“你放假在家不帮忙做事,整天舞文弄墨的,难道这样子就能变出钱来?!”

此话说了没几天,邮递员送来了一张取款通知单,我一蹦三尺高地接过来,回屋一查,正是那篇《莫道高桥江虾贵》已发表在《京江晚报》上了。激动的喜悦后,连忙将汇款单拿过去给岳父看过后,复印收藏。目前,家中已珍藏了几十张由镇江日报社寄来的稿费取款通知单,有好几张,甚至已过了取款的有效期。

随着我与《镇江日报》的接触与联系更加密切,报纸为我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习平台,让我在读报与写稿中收获了许多珍贵的馈赠。2020年12月10日,我匆匆投完《助力“中国雪地靴之乡”再出发》一文后,只写了个单位地址,留了手机号,忘记了署名,是报社一名自称网名“老肥”的编辑同志认真负责地打来电话,询问我的姓名,并让我补充图片及文字说明后,得以在2020年12月11日的《京江晚报》钱周刊上顺利发稿。2021年3月12日,我又接到《京江晚报》网名为“竹七”老师的约稿,让我写一篇关于“圌山”的散文,我说之前已写过一篇《登临圌山》刊发《镇江日报》芙蓉楼上了,文章不能重复,并面有难色。在他的指导帮助下,最终以不同的视角再写了一篇全新的《情满圌山》,发表在2021年3月13日的《京江晚报》名城周刊“听郦山房”专栏。因版面原因,该文未全部发出,为此“竹七”老师还特地来电跟我打招呼。

通过《镇江日报》这个平台,我得到了许多老师的帮助,领略了他们的文采,还有许多我说不出名字但却一直默默关注、关心我的编辑老师们,他们和这张报纸一起走进了我的内心,照亮了我的生活,丰富了我的人生,使我在工作、学习、生活、实践中永不放弃,勇往直前。

悠悠四十载,浓浓相伴情。《镇江日报》迎来了自己复刊40岁的生日,作为一名老读者和新作者,我为自己能与这张报纸牵手同行而深感骄傲,也为自己成为这张报纸作者中的一员而倍感自豪。(孙建远)

来源:镇江日报

编辑:陈路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