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我与《镇江日报》编辑记者二三事

2022-01-12 23:35

年过五十,人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回忆往事,如果有外界的提示,往事更是历历在目。1月6日,我躺在床上准备午休,随意浏览着朋友圈,忽然看到了《镇江日报》复刊40周年征文启事,顿时睡意全无,立马起身查找早已封存的旧资料,终于找到了一叠泛黄的剪报。这是我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在《镇江日报》发表的一些小言论。目睹久远的文字,脑海里浮现出了一幕幕当年与《镇江日报》老师交往的画面。

我很早就开始了新闻写作,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写作水平不高,用稿率很低。后来得益于《镇江日报》几位老师的帮助,才有了进一步提升。

1988年10月至1991年12月期间,我每两个月都要从句容的天王镇赶到到金山公园大门南边不远处的丹徒县供销社职工学校学习15天(徐州供销学校财会中专在此设立函授站)。那时,尽管有公交车从长途车站一直开到金山公园门口,但我舍不得几毛钱的车票钱,往往是沿着大西路步行到函授站。学习闲暇时间,我和同学也经常到大西路逛街,当时的大西路是镇江市区比较热闹的街道。也就是那个时候,我知道了《镇江日报》设在大西路边上一座简陋的小楼里。于是,经常写稿子投到报社门口的投稿箱里。

那时的《镇江日报》是四开四版。报纸上的小言论很受读者喜爱,所以我就学着撰写小言论。《镇江日报》在不同时期、不同版面设有不同的言论栏目,如“群言堂”“三山新语”“朝花即拾”“街谈巷议”等,我通过模仿、摸索和感悟,在这些言论栏目里陆续发表了一些稿件。

学习毕业后的某年某日,具体日期记不清了,报社通知我参加一个小言论作者座谈会。那时,《镇江日报》已搬迁到了中山东路上的中山大厦,报社办公环境比起大西路的境况,气派多了,宽阔的中山路也远远超越了大西路的繁华,有了大都市的气息。会议由评论部负责人曹德璋主持。会上,曹主任对我刚见报的小言论《唱好“科技兴农戏”》进行了点评,并对我今后的言论写作给出了具体建议,希望我先多多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然后再结合报纸上的重要报道和文章,勤思考,发现问题,寻找新角度写作。我铭记在心,认真加以改进并积极写稿,果然小言论的写作更顺手了。

1990年,我考取了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首届新闻专业证书班学习。学习中,我有幸结识了《镇江日报》的6位老师,他们分别是李明山、董洪林、陈福根、陈生良、王小宣、李恒老师。特别是王小宣老师,我与他交往比较多。他是《镇江日报》供销系统专栏的编辑,而我是句容基层供销社职工。在王小宣老师的指导下,我的新闻写作面有了拓宽,从小言论拓展到了供销系统消息、通讯类的稿件写作。更令我感激的是1993年秋,在王小宣、陈福根、李恒、陈生良等老师的大力支持下,我单位在镇江市区召开了产品新闻发布会,为提高老区产品在镇江的知名度起了很大作用。那时,我才真正感受到新闻传播的力量。

企业改制后,我于1999年至2002年再次进入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进修并于2005年正式成为某省级报纸持署证的记者,算是完成了记者梦。那时的《镇江日报》已有了现在的办公楼,镇江市区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了。

做记者期间,李恒老师与我有过一次深谈,内容是慎用手中的笔,要学会站在高度看问题、站在全局看问题,要多写鼓劲的稿子,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多发好声音、多传正能量。时至今日,我虽已经有了自己的文化传媒公司,做着与新闻传播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工作,但依然坚持自律开展业务,坚持守正。

回忆往事,感慨万千。当年帮助我的老师们均已退休,而我也向着60岁迈进了。但复刊40周年的《镇江日报》今天却是风华正茂。不仅开张、印刷质量今非昔比,报社的规模、实力今非昔比,所报道的全市风貌更是今非昔比!我衷心祝愿《镇江日报》越办越好;衷心希望《镇江日报》在全市现代化建设中,吹响更嘹亮的号角,鼓舞全市人民建设美丽镇江,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曹友荣)

编辑:缪小兵

173

年过五十,人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回忆往事,如果有外界的提示,往事更是历历在目。1月6日,我躺在床上准备午休,随意浏览着朋友圈,忽然看到了《镇江日报》复刊40周年征文启事,顿时睡意全无,立马起身查找早已封存的旧资料,终于找到了一叠泛黄的剪报。这是我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在《镇江日报》发表的一些小言论。目睹久远的文字,脑海里浮现出了一幕幕当年与《镇江日报》老师交往的画面。

我很早就开始了新闻写作,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写作水平不高,用稿率很低。后来得益于《镇江日报》几位老师的帮助,才有了进一步提升。

1988年10月至1991年12月期间,我每两个月都要从句容的天王镇赶到到金山公园大门南边不远处的丹徒县供销社职工学校学习15天(徐州供销学校财会中专在此设立函授站)。那时,尽管有公交车从长途车站一直开到金山公园门口,但我舍不得几毛钱的车票钱,往往是沿着大西路步行到函授站。学习闲暇时间,我和同学也经常到大西路逛街,当时的大西路是镇江市区比较热闹的街道。也就是那个时候,我知道了《镇江日报》设在大西路边上一座简陋的小楼里。于是,经常写稿子投到报社门口的投稿箱里。

那时的《镇江日报》是四开四版。报纸上的小言论很受读者喜爱,所以我就学着撰写小言论。《镇江日报》在不同时期、不同版面设有不同的言论栏目,如“群言堂”“三山新语”“朝花即拾”“街谈巷议”等,我通过模仿、摸索和感悟,在这些言论栏目里陆续发表了一些稿件。

学习毕业后的某年某日,具体日期记不清了,报社通知我参加一个小言论作者座谈会。那时,《镇江日报》已搬迁到了中山东路上的中山大厦,报社办公环境比起大西路的境况,气派多了,宽阔的中山路也远远超越了大西路的繁华,有了大都市的气息。会议由评论部负责人曹德璋主持。会上,曹主任对我刚见报的小言论《唱好“科技兴农戏”》进行了点评,并对我今后的言论写作给出了具体建议,希望我先多多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然后再结合报纸上的重要报道和文章,勤思考,发现问题,寻找新角度写作。我铭记在心,认真加以改进并积极写稿,果然小言论的写作更顺手了。

1990年,我考取了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首届新闻专业证书班学习。学习中,我有幸结识了《镇江日报》的6位老师,他们分别是李明山、董洪林、陈福根、陈生良、王小宣、李恒老师。特别是王小宣老师,我与他交往比较多。他是《镇江日报》供销系统专栏的编辑,而我是句容基层供销社职工。在王小宣老师的指导下,我的新闻写作面有了拓宽,从小言论拓展到了供销系统消息、通讯类的稿件写作。更令我感激的是1993年秋,在王小宣、陈福根、李恒、陈生良等老师的大力支持下,我单位在镇江市区召开了产品新闻发布会,为提高老区产品在镇江的知名度起了很大作用。那时,我才真正感受到新闻传播的力量。

企业改制后,我于1999年至2002年再次进入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进修并于2005年正式成为某省级报纸持署证的记者,算是完成了记者梦。那时的《镇江日报》已有了现在的办公楼,镇江市区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了。

做记者期间,李恒老师与我有过一次深谈,内容是慎用手中的笔,要学会站在高度看问题、站在全局看问题,要多写鼓劲的稿子,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多发好声音、多传正能量。时至今日,我虽已经有了自己的文化传媒公司,做着与新闻传播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工作,但依然坚持自律开展业务,坚持守正。

回忆往事,感慨万千。当年帮助我的老师们均已退休,而我也向着60岁迈进了。但复刊40周年的《镇江日报》今天却是风华正茂。不仅开张、印刷质量今非昔比,报社的规模、实力今非昔比,所报道的全市风貌更是今非昔比!我衷心祝愿《镇江日报》越办越好;衷心希望《镇江日报》在全市现代化建设中,吹响更嘹亮的号角,鼓舞全市人民建设美丽镇江,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曹友荣)

编辑:缪小兵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