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诗画江南倾城色,潮起长江三角洲。自2019年11月揭牌以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包含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这片长三角一体化“试验田”,备受各方关注。
1月11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理事会举行第五次全体会议,上海、江苏、浙江三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建设者、领头人、64家理事会成员等通过视频在“云端”见面。
从“相加”到“相融”,从“相邻”到“相亲”,2021年,一路奔跑的长三角示范区取得了哪些成绩?新的一年,这片古老而年轻的土地上,两省一市将如何继续携手奋进?
短短一年,创造46项崭新制度创新成果
作为国家战略先手棋突破口,2021年,示范区共形成46项新的制度创新成果,推进65个亮点项目,进一步加大制度创新度,提升项目显示度,增强民生感受度,示范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呈现新面貌。
示范区不仅打造了一个区域协调发展的“样板间”,也创造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经验,对长三角全域乃至全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示范带动作用。2021年年底,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面向长三角三省一市和全国其他有条件的地区复制推广示范区经验。
一项项重大工程的进展、一个个创新举措的实现、一片片山清水秀的风景、一张张幸福祥和的笑脸……这一年,在示范区这片热土上有许多值得记录的瞬间。一张张美好蓝图,正在落地成真——
一体化制度创新取得新突破。紧盯一体化发展共性难点问题加大攻关,推出46项具有“含金量”的制度创新成果。比如,先行启动区规划建设导则,在“一张蓝图管全域”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一套标准管品质”;还比如,示范区绿色保险探索建立共保体承保模式,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并实现跨区通赔。
此外,持续推进第一年32项制度创新成果落地见效,不断释放制度红利,比如,“医保卡一卡通2.0版”将住院结算纳入异地就医免备案范畴,截至11月底异地结算19784人次;示范区跨省公交线路新增至8条,截至12月底,各线路跨省公交累计发送11.94万班次、乘客176.11万人次。
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制定实施示范区重大建设项目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聚焦“一厅三片”重点区域和生态环保、设施互通、产业创新、民生服务等重点领域,推进了65个重点项目,为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全力推进水乡客厅建设,形成了水乡客厅城市设计方案,组建了长新公司和水乡客厅公司,成立了水乡客厅建设指挥部。目前,执委会正会同理事会有关成员单位加快推进沪苏嘉城际前期工作,为水乡客厅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2022,推进示范区建设“再结硕果”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2022年,从“三家人”走向“一家亲”的示范区,如何“再结硕果”?
会议审议通过的示范区建设2022年重点工作安排,明确了今年重点工作的四个方面。
一是持续推进一体化制度创新。抓好重点突破,结合示范区建设实际,在前两年制度创新“8+1”重点领域基础上,新增碳达峰碳中和,形成“8+1+1”重点领域,同时,聚焦重点难点问题加大攻坚,形成新一批更具含金量的制度成果。抓好深化集成,推进已出台的规划建设导则、“金融十六条”、跨域“一网通办”、以社保卡为载体的“一卡通”等78项制度创新成果落地生效和释放红利。
二是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集中资源建好“一厅三片”,全力推进水乡客厅建设,重点推进“一点一心”、三园、蓝环等项目实质性开工建设。同时,加快推进青浦西岑科创中心、吴江高铁科创新城、嘉善祥符荡科创中心建设。集中力量抓好全面推进,深入实施示范区重大项目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加快推进沪苏嘉城际、元荡生态修复和功能提升(三期)工程、美的上海全球创新园区、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江苏分院、兰钧新能源、“共同富裕示范村”沉香村改造工程建设等,为高质量发展蓄足后劲。
三是持续抓好重点事项推动。配合国家长三办继续办好示范区制度创新成果观摩研讨班,做好向全国复制推广工作,举办示范区三周年建设工作现场会、开发者大会等重大会议,进一步放大示范区“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的试验田效应。
四是开展重大前瞻性问题研究。围绕世界级湖区发展与保护、江南城乡地域特色塑造等问题,组织开展研究,为示范区建设奋力实现“两个率先”、建设 “一田三新”打下良好基础。
两年来,在两省一市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示范区交出了“亮眼答卷”。2022年,劲头越来越足、合力越来越强的示范区,将翻开区域合作发展的新篇章!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许海燕 沈佳暄/文 赵亚玲/摄
来源:交汇点
编辑:阿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