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镇江日报》:我的师与友

2022-01-11 09:53

细细想来,我和《镇江日报》的交往,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了。几十年里,在日报发表了很多文章,也和报社许多编辑、记者老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的私心里,是一直把日报当作我的老师和朋友的。

我最初给《镇江日报》投稿,是在1990年的春天。那时,我在大路中学教高三语文,做班主任。那段时间里,大路中学和解放军驻五峰山部队是军民共建单位。1990年春,我带领学生赴地处龟山头的解放军驻军开展“军营一日”活动。回来后,我写了一篇消息《社会也是大课堂》投给《镇江日报》。消息很快见报。我将报纸贴在教室里好长时间,同学们看到自己的活动发表在报纸上,都很兴奋,也以此激励自己的学习。现在想来,这大概也就是报纸的社会效益之一吧。

孙建平老师在增华阁作文大赛阅卷中。(资料图)

十几年前的《镇江日报》,每周有一期《教育周刊》。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通过这个平台,和日报有了更多的联系。2007年,是恢复高考30周年的日子。那一年,许多媒体开展征文活动,纪念这个在共和国历史上有重要意义的日子。我就是1977年参加高考并被师范学校录取的,因为如此,对于这个日子,也怀有更多的情感。2007年5月的一天,《镇江日报》发出纪念恢复高考30周年征文启事,我看到报纸,立刻就给编辑老师打了个电话,接电话的是当时《教育周刊》的编辑何菁老师。我说我正好写了一篇恢复高考30周年的纪念文章。何菁老师听了,就嘱咐我将稿子发给她。没过多久,经过何菁老师精心修改编辑的《1977:我的高考》一文就作为那次征文的第一篇发在了6月4日的《教育周刊》上。文章见报后,我又将它发在金山网的论坛上,获得了读者很大的反响。这篇稿子的见报,让我看到了编辑老师的精心和用心,还有他们身上肩负的作为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那些年里,我在谏壁中学任教,教育教学工作中,和学生有着许多接触,也和学生之间有很多故事。工作之余,我把这些故事记录下来,既想作为自己工作经历的留存,也想与读者分享。缘于这样的念头,我把好多文章发给何菁老师,于是就陆续有了好多教育随笔发表在《教育周刊》上,如《南艺送考》《学生,让教师变得高尚》《两个高三学生之间的故事》《感动于这样的细节》《二十年后的又一课》等。

十多年来,我和《镇江日报》副刊《镇江周刊》也有许多联系,在上面发表了许多的散文作品,而副刊的编辑,都是我的老师。最初在副刊上发表的文章,是2009年7月13日见报的《寿康里的记忆》。《寿康里的记忆》一文是写我当年和岳父岳母在城西寿康里的故事。原文写得比较粗糙,副刊编辑滕建锋老师做了精心修改。特别令我感动的是,文章发表后,随样报一起寄给我的,还有滕建锋老师写的一封信,他在信中鼓励我多写作、多投稿。这封信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从那以后,我就又有了很多的稿子发表在《镇江周刊》上,如《家访》《师范记忆》《关于爷爷奶奶的故事》《猪肉的滋味》《故乡给予的温柔》等,《故乡给予的温柔》一文还被2015年第5期《读者·乡土人文版》转载。几年前,《镇江周刊》举行创刊200期座谈会,我受邀参加。座谈会上,见到周刊的诸位编辑老师,听他们的教诲,很受启发,也深为感激。

读《镇江日报》已经好多年了,是我每天的必修功课。最近几年,我旅居上海,不能读到纸质的《镇江日报》,就每天读它的电子版。几年来,每天上午9点钟左右,一定会在手机上打开《镇江日报》电子版,阅读来自家乡的主流媒体的文字和图片,倾听来自家乡的声音。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镇江日报》的传播方式也不仅仅是纸质,还有短视频、公众号等,这都给了读者更多了解家乡的空间。感谢与时俱进的《镇江日报》,祝福镇江蒸蒸日上。

《镇江日报》,我的师与友。40年,在人生,已是不惑;在日报,却正是年轻。(孙建平)

编辑:缪小兵

203

细细想来,我和《镇江日报》的交往,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了。几十年里,在日报发表了很多文章,也和报社许多编辑、记者老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的私心里,是一直把日报当作我的老师和朋友的。

我最初给《镇江日报》投稿,是在1990年的春天。那时,我在大路中学教高三语文,做班主任。那段时间里,大路中学和解放军驻五峰山部队是军民共建单位。1990年春,我带领学生赴地处龟山头的解放军驻军开展“军营一日”活动。回来后,我写了一篇消息《社会也是大课堂》投给《镇江日报》。消息很快见报。我将报纸贴在教室里好长时间,同学们看到自己的活动发表在报纸上,都很兴奋,也以此激励自己的学习。现在想来,这大概也就是报纸的社会效益之一吧。

孙建平老师在增华阁作文大赛阅卷中。(资料图)

十几年前的《镇江日报》,每周有一期《教育周刊》。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通过这个平台,和日报有了更多的联系。2007年,是恢复高考30周年的日子。那一年,许多媒体开展征文活动,纪念这个在共和国历史上有重要意义的日子。我就是1977年参加高考并被师范学校录取的,因为如此,对于这个日子,也怀有更多的情感。2007年5月的一天,《镇江日报》发出纪念恢复高考30周年征文启事,我看到报纸,立刻就给编辑老师打了个电话,接电话的是当时《教育周刊》的编辑何菁老师。我说我正好写了一篇恢复高考30周年的纪念文章。何菁老师听了,就嘱咐我将稿子发给她。没过多久,经过何菁老师精心修改编辑的《1977:我的高考》一文就作为那次征文的第一篇发在了6月4日的《教育周刊》上。文章见报后,我又将它发在金山网的论坛上,获得了读者很大的反响。这篇稿子的见报,让我看到了编辑老师的精心和用心,还有他们身上肩负的作为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那些年里,我在谏壁中学任教,教育教学工作中,和学生有着许多接触,也和学生之间有很多故事。工作之余,我把这些故事记录下来,既想作为自己工作经历的留存,也想与读者分享。缘于这样的念头,我把好多文章发给何菁老师,于是就陆续有了好多教育随笔发表在《教育周刊》上,如《南艺送考》《学生,让教师变得高尚》《两个高三学生之间的故事》《感动于这样的细节》《二十年后的又一课》等。

十多年来,我和《镇江日报》副刊《镇江周刊》也有许多联系,在上面发表了许多的散文作品,而副刊的编辑,都是我的老师。最初在副刊上发表的文章,是2009年7月13日见报的《寿康里的记忆》。《寿康里的记忆》一文是写我当年和岳父岳母在城西寿康里的故事。原文写得比较粗糙,副刊编辑滕建锋老师做了精心修改。特别令我感动的是,文章发表后,随样报一起寄给我的,还有滕建锋老师写的一封信,他在信中鼓励我多写作、多投稿。这封信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从那以后,我就又有了很多的稿子发表在《镇江周刊》上,如《家访》《师范记忆》《关于爷爷奶奶的故事》《猪肉的滋味》《故乡给予的温柔》等,《故乡给予的温柔》一文还被2015年第5期《读者·乡土人文版》转载。几年前,《镇江周刊》举行创刊200期座谈会,我受邀参加。座谈会上,见到周刊的诸位编辑老师,听他们的教诲,很受启发,也深为感激。

读《镇江日报》已经好多年了,是我每天的必修功课。最近几年,我旅居上海,不能读到纸质的《镇江日报》,就每天读它的电子版。几年来,每天上午9点钟左右,一定会在手机上打开《镇江日报》电子版,阅读来自家乡的主流媒体的文字和图片,倾听来自家乡的声音。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镇江日报》的传播方式也不仅仅是纸质,还有短视频、公众号等,这都给了读者更多了解家乡的空间。感谢与时俱进的《镇江日报》,祝福镇江蒸蒸日上。

《镇江日报》,我的师与友。40年,在人生,已是不惑;在日报,却正是年轻。(孙建平)

编辑:缪小兵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