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扬中发展历程中又一个不平凡的年份,大事多,喜事多,难事也多。充满希望的2022年,扬中如何贯彻落实市委八届二次全会精神?岛城如何再擂响鼓?“扬中将紧扣‘强富美高’总目标和高质量发展总要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知重负重、苦干实干,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扬中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扬中市委书记张德军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
总量、质量、均量“三量齐升”是镇江市委交给扬中的时代考题。张德军说:“我们将树牢正确政绩观,掌握科学方法论,久久为功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2022年,扬中将持之以恒扩增量、优存量、提质量,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工业应税销售突破12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4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以上,不断夯实“稳”的基础、提振“进”的信心。与此同时,坚定不移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确保实现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3.1%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73%以上,通过高企认定80家以上,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力争达65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60%以上。
机遇只青睐有准备的人。张德军表示,扬中将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科学安排2022年经济工作目标任务,着力发挥项目拉动和投资支撑作用,确保开好局、起好步,确保‘开门红’。”
制造业是产业强市的主力军、主战场。2022年,扬中将深化产业链招商,计划全年招引亿元以上产业项目56个以上,30亿元以上项目招引取得新的突破。落实重大产业项目工作专班制,定期开展已签约项目“回头看”,加快推进重点项目落地见效,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8亿元,其中先进制造业投资82亿元。积极推进区域协同发展战略,主动承接苏南、上海等地的产业溢出、梯度转移;深化与泰州、常州新北区等地跨江合作,协同谋划建设跨江联动产业带。
企业是经济的基本细胞,是市场主体。扬中将强化规上企业培扶,支持行业头部企业、“链主”企业团结整合关联企业,组建产业联盟或创新联合体,提升同行业企业的黏合度和竞争力。全力支持“专精特新”“独角兽”企业发展,全年通过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400家以上。全力支持大全凯帆开关、三星能源科技、美科太阳能等优质企业首发上市,梯队式培养上市后备企业。实行重大项目技术创新“揭榜挂帅”,在智能电气、光伏新能源等重点领域,集中力量攻克“卡脖子”关键技术。深入推进省级创新型示范市建设,强化华北电力大学、南京工程学院等技术转移分中心建设,提升与扬中产业转型升级的契合度和贡献度。
“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就是提高综合竞争力。”张德军表示,扬中将深化“放管服”“证照分离”等改革,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一窗受理、全域通办”“一件事一次办”。不断完善“铁堡垒”等帮办服务机制,坚决落实各项纾困惠企政策,让“中意百分百”营商环境服务品牌更加深入人心。持续深化暖企行动,健全完善企业反馈问题交办机制,有求必应、有问必答、有疑必解,“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更加融洽和谐。
兴隆港产城融合发展区是扬中争先高质量发展最现实的机遇、最重要的抓手。扬中将坚持把产业发展摆在最重要位置,全面优化临港产业布局,瞄准产业链细分领域和关键环节,找准主攻方向,加快先进制造、物流等临港产业集聚。完善临港城镇业态,持续优化临港城镇服务功能,加速推进港湾新城建设,推动旅游休闲、健康养老等综合功能向滨江新城区域延伸,不断完善高品质的港城生活新形态。
使命催人奋进,实干成就未来。张德军表示,新的赶考路上,将坚决扛起创造江中明珠新荣光的使命担当,不断续写现代化新扬中建设的华彩篇章,以走在前列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全媒体记者 袁刚 徐心俊)
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