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 寒冬已至,句容乡村却是一片忙碌景象——
白兔镇白兔村草莓种植户王柏生又开启了“线上收单—田间采摘—线下发货”的忙碌模式,新鲜上市的草莓价格坚挺,让他喜上眉梢;距此不远的唐庄村葡萄种植户们则在忙着修枝施肥,期待来年丰收……
农民们手上忙着,喜悦在心中绽放:农业农村部前不久公布的2021年全国特色产业十亿元镇亿元村名单中,句容白兔村、唐庄村、永兴村、丁庄村、丁家边村、西冯村等6个村上榜,成为榜单中拥有亿元村最多的县级市。
如此亮眼的榜单,背后有着怎样的乡村产业振兴密码?
镇江三农的骄傲:
一县六村同上榜,亮眼成绩全国“唯一”
“10月20日,先是在农业农村部网站上看到了公示。但直到公示结束,心里一块石头才落了地。”一直参与申报工作的句容市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夏前德,对这次的成绩单,多少有点意外之喜。“我们仔细对比公示名单,放眼全国仅有句容一个县级市拿下了6个特色产业亿元村,真的没想到。”
从农业农村部的评选要求中可以看出,参与特色产业亿元村评选的村镇,必须具备主导产业基础好、融合发展程度深、联农带农作用强、特色产品品牌响等优势条件,而主导产业的一二三产融合产值过亿元是入选的“必要条件”。从入选的6个村来看,每个村都有一个叫得响的产业名片:西冯草坪、丁庄葡萄、丁家边桑果、白兔草莓、唐庄葡萄、永兴苗木等。
夏前德进一步解释说:“这也就能理解,一些实力雄厚的城郊村、拆迁村、工业村为什么无法入此榜单了。”
“这是句容的骄傲,镇江的骄傲!”市委农办主任、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局长蒋勇认为,句容能够一次性入选这么多特色产业亿元村,足以证明我们走产业振兴乡村、走以农富农的道路走得对、走得通。
科技人才的支撑:
每个亿元村背后,都有一段科技兴农的佳话
“200元一公斤”。这是句容白兔镇白兔村莓农笪小华向来大棚采摘草莓的市民报出的价格。这个价格他已经维持了将近5年,而就在大棚外,路边农户销售的草莓价格还不到他的一半。
高价却不愁卖。“这都要归功于农业专家吉沐祥。”笪小华口中的吉沐祥,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镇江农科院)的绿色防控技术专家,他推广的绿色防控技术用绿色的生物质肥料和生物药剂配合物理防治等手段,实现应时鲜果从种到收“全程绿色化”,大大提高了句容草莓的市场竞争力。
句容白兔镇能够成为“中国草莓之乡”,位于句容的镇江农科院功不可没。上世纪80年代,农科院农业专家赵亚夫从日本引进草莓苗,经过近40年发展,“白兔草莓”从露天搬进大棚,再上高架;从单一品种到“百花齐放”,白兔草莓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镇江农科院的技术支撑。如今,草莓种植面积已在句容过万亩,仅白兔一镇就超过5000亩,创造产值1.75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镇江农科院专家先后从国内外引进新品种300多个,新技术500多项;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先后走出赵亚夫、糜林、阎永齐、芮东明等一大批全国叫得响的农业专家。在他们的带动下,句容也涌现出全国劳模方应明、纪荣喜、杨修林等一批“农民明星”。
应时鲜果是市农科院的服务强项,那么句容草坪、花木产业的蓬勃发展,则与位于句容的另一所“农”字头院校——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校密不可分。
“1996年,在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陈志一老师团队的帮助下,西冯村的草坪产业开始起步。”作为西冯村第一批草坪种植户,陈久贵见证了西冯的草坪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程。今年,西冯村草坪产业年销售已经超过2亿元,并辐射周边6个乡镇数十个村种植草坪4万余亩。
“我校专家团队研发的‘无土草毯’技术,有效解决了西冯村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兼得的难题。”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巫建华表示,立足江苏丘陵地区产业需求,学校组建了风景园林、农学园艺、畜牧兽医等8个服务分团,共计161名专家,对接13个示范村、54家新型经营主体、650余户产业示范户,带动当地产业发展接近10亿元。
聚力“主业”的坚守:
20多年打磨,“一村一品”蔚然壮观
“最近,每罐10-15元的桑叶茶一周能卖出400罐。”今年,是句容丁家边村“90后”姑娘任潘接手父亲桑果园的第5个年头,农场在她的经营下销售额翻了10倍。
在茅山镇丁家边村,与任潘一样的桑产业经营家庭超过460户。丁家边村党总支书记徐涛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初,村里创办紫玉桑葚专业合作社,专门做桑葚酒。随着桑树种植面积扩大,村里主动推动产业转型,在留足酒桑面积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果桑产业,截至目前,丁家边村桑葚种植面积达1690多亩,年产桑葚近2000吨。
翻开6个亿元村的发展史,产业的兴起大都源于上世纪90年代。在20多年持续坚守中,当初一株株绿色小苗已长成产业的参天大树——
走进永兴村,仿佛来到了花木公园,即便是隆冬季节,仍能感受到花木释放出的特有“春意”。永兴村党总支书记范勇告诉记者,目前,村里共有苗木基地7200亩,其中榉树6100亩,被誉为“中国榉树之乡”,还涌现出全国绿化劳动模范李忠玉等一批花木经纪人,花木产业产值超2亿元。
唐庄村以“张小虎美人指”品牌葡萄为主导产业,葡萄生产基地面积超4000亩,主导产业三产总产值超1亿元……
在当地党委、政府“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坚守下,不仅产业规模急剧增长,而且形成了叫得响的特色产业品牌。近年来,句容全市累计培育区域公用品牌11个,其中“丁庄葡萄”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并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丁庄葡萄”“西冯草坪”和“戴庄大米”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累计获得茶叶金奖28个、葡萄金奖45个、草莓金奖41个、桃子金奖43个、梨金奖36个,“中国葡萄之乡”“中国草莓之乡”等已成为句容叫得响的城市名片。
共同富裕的乐章:
大户带散户,合作社成强村富民纽带
“今年葡萄销售我家一点没受疫情影响,还卖出了我种葡萄26年来的最高价。”丁庄葡萄种植户殷久兵把今年这份逆势增长的成绩单归功于合作联社。
7月底,南京疫情突发,正是葡萄上市季节,丁庄葡萄年产总量近2万吨,80%销往南京。南京市场受阻,葡萄销售前景堪忧。丁庄万亩葡萄专业合作联社紧跟疫情,通过与盒马生鲜等线上大型销售平台和顺丰等物流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帮助农户销售葡萄超330万斤,销售额2640余万元。
“联社成立之前,农户的葡萄销售受小贩压价和天气等因素影响,常常出现低价批发和销不掉只能扔掉的困境。2015年8月,在我们成立了联社,做到从种植到销售的全流程统一管理,形成一个声音对外。”丁庄村党委书记方静告诉记者,联社成立后,保证了葡萄质量,保障了散户利益,做强了丁庄葡萄品牌,尤其是经过今年的疫情大考后,联社在农户心目中的地位更高。方静不无感触地说,合作社真是散户抱团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强有力平台。
无独有偶,在上榜的6个亿元村中,每个村都成立数量不等的合作社。以草坪著称的西冯村,在尝试种植草坪不久的2003年,就创办了句容市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西冯花草木专业合作社及其党支部,把种植户和经纪人联合起来,带动了草坪种植面积、品牌价值、群众收益节节攀高。西冯村党总支书记曹霆告诉记者,在合作社的带领下,西冯村“家家有项目、人人有事干”,就连六七十岁的老太太都变成了“摇草绳、挣工资”的职业农民,70%以上的农户在城里买了新房,90%的农户拥有小汽车。
截至目前,句容已经注册745家合作社,带动入社农户超过10万人,产业规模超过10亿元,形成了大户带散户、先富帮后富的生动局面。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破解句容产业振兴的“密码”,也必将有助于当地乃至镇江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标的全面实现。(全媒体记者 王鹏程 周迎)图片均为资料图
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