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几回过江 跨越千年

2021-12-30 22:21

□ 吕祥顺

长江古天堑,曾经阻断多少南来北往的客。我也曾几回过大江,亲身经历过江的不易与方式的变化,亲身感受跨越千年的欢欣。

木船期。自古以来,渡江全靠木船,无论客渡还是征战都是如此。《三国演义》说东吴孙氏集团凭长江天险偏安江东,与曹刘鼎立争锋。曹操亲率大军欲灭孙权,结果丢盔弃甲大败而逃,其所依仗的“蒙冲斗舰”,还有宋时辛弃疾“楼船夜雪瓜洲渡”中的“楼船”,都不过是大一点的木帆船而已。唐人张祜受阻于大江,滞留在镇江西津渡,不得已夜宿小山楼,眼望对岸两三星火的瓜洲,留下《题金陵渡》一诗。宋人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名句,也是其来到至镇江水域泊船瓜洲时留下……风波险恶,所以镇江从宋代起就有了水上救生机构,救生红船成了巨浪中的安全明灯。

润扬大桥往事越千年,1949年4月,我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时,靠的也还是木船。《我送亲人过大江》一照拍摄的就是渔家姑娘颜红英双手摇橹与其父一道用自家渔船送解放军战士过江的情景。

“隔江千里远”。20世纪80年代,我在滨江的金山中学工作,总见到原野里的堤埂上走过各色人群,他们肩挑身挎手提各色行李包袱,有的妇女还牵儿带女或怀抱婴儿,个个都急匆匆地赶路。他们是刚刚登岸的过江客。我也不止一次地看到洲上人为了建新房,来市区这边买砖瓦等建筑材料,随后将那材料一点一点地弄到江边,再一点一点地移上船,过江后再想办法弄回家,真的太艰难了。我们学校经常与世业洲上的世业中学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我也像我曾经看到过的那些过江客一样数次乘船前往。最初,船的动力还是双手摇动的大橹,过江如同摆渡,就一船一橹一跳板一位船老大与一位收费员。江边也没码头,只要水边陆地与船体大致持平便于登岸或上船就行,实在不行就用跳板担上,江岸两边都是一样。我乘木船过江,其实只过了一半,每到江心,眼看汹涌波涛或遇大船过往浪大颠簸得厉害不免胆战心惊。好在都是好天行船,船老大技术过硬,从没有出过什么事。活动一结束便急忙往回赶,生怕误了上船时间,更怕天气有变开不了船被滞留。后来,渡船动力改为机动,大江之上看惯了的白帆也日渐少了,省下船老大不少力气,但班次不增。这样的过江方式持续了好长时间。

记得那时还居乡里,半夜便早早起身,先吃饱肚子,而后摸黑步行十余里,一口气赶到镇江城里七号码头排队买票候船,若时间把握不准偏早,或遇天气有变如起雾刮风不能开航等情况就得苦等。故而“半夜上扬州,天亮还在家门口”。这原本是上代人的经历,到我这一辈也还在继续。后来听说要建镇扬汽渡,可以连车带人一起过江,风雨无阻,而且渡口到市里还要通公交车,很是高兴。当时筑路全靠人力,我校也分了一段任务,全班同学二话不说,自备工具、饭盒、行李,按要求很快就出发了,吃住都在工地附近的中学。为了不占用农田,乡里只就地将现成的河塘抽干从塘底取土。出身农家的孩子,其时年龄平均只有15岁,苦是吃得了的,挖土挑泥也是干过的,但干这等活儿还是第一次,毕竟年小力单稚嫩,让他们干这等成人干的活,真是太难为他们了。好在人多,就分班轮流上阵。我无分身之术,只好从早到晚全程领着干。时值秋冬,大家冒着寒冷高挽裤腿光着双脚全力奋战。沾满泥巴的小脸红彤彤光灿灿没有任何怨气和丝毫惧色,硬生生地将那烂泥一点一点一步一步地挑到岸顶。年过半百身体瘦弱的老校长李福华也是一有空就抽身来工地看望大家并成天参加劳动。历时十天余,终与各大队社员一道如期完成任务。如今,每当这些同学聚会时,都邀请我参加,念念不忘地回忆这难以忘却的经历。

五洲山大桥镇扬汽渡很快就建成了,又通了公交,这为南来北往的人们省却了许许多多烦恼。说起汽渡过江,当年参与筑路的同学都有一种自豪感。就我而言,自豪是多一层的,因为每条驳船上大多有我后来的学生工作,每次船上遇见,他们总邀我到工作室一坐,甚为亲切。

镇扬汽渡建成后,货车一般不再绕道南京北上或南下了。以往火车一到镇江段乘务员就在广播里喊话到苏北的旅客下车的声音再也没有了。社会发展加快,正当人们满足沉醉于现代化汽渡时,眼见得镇扬汽渡很快就疲于应对了,若遇到不好天气时,那汽车排成的长龙就把附近公路堵个水泄不通。改革开放后,各种汽车激增,南来北往之客也更多,无论天气如何,时时都有车龙与人龙等待过江,于是建造润扬大桥的设想与计划迅速提上日程。润扬大桥于2000年10月正式动工,2005年建成通车,天堑从此彻底变通途。如今,世业洲已是国家农业生态园,有6路公交车直通镇江市区。

展望今日镇江,在浩浩荡荡的扬子江上,除了润扬大桥外,扬中南有自筹资金先于润扬大桥建造的扬中大桥,北有泰州大桥,新区五峰山也建成一座铁路与公路于一体的五峰山大桥。座座大桥如道道彩虹卧波,又如条条巨龙飞腾。每一座大桥都是一座丰碑,都是时代发展的实证。我亲眼见得千年梦幻竟在短短的几十年中成为现实,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大桥建成后,坐在汽车里从大桥上经过,如风一般自由,无忧无惧,我深感跨过的不仅仅是大江,更是跨越了千年。

编辑:缪小兵

167

□ 吕祥顺

长江古天堑,曾经阻断多少南来北往的客。我也曾几回过大江,亲身经历过江的不易与方式的变化,亲身感受跨越千年的欢欣。

木船期。自古以来,渡江全靠木船,无论客渡还是征战都是如此。《三国演义》说东吴孙氏集团凭长江天险偏安江东,与曹刘鼎立争锋。曹操亲率大军欲灭孙权,结果丢盔弃甲大败而逃,其所依仗的“蒙冲斗舰”,还有宋时辛弃疾“楼船夜雪瓜洲渡”中的“楼船”,都不过是大一点的木帆船而已。唐人张祜受阻于大江,滞留在镇江西津渡,不得已夜宿小山楼,眼望对岸两三星火的瓜洲,留下《题金陵渡》一诗。宋人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名句,也是其来到至镇江水域泊船瓜洲时留下……风波险恶,所以镇江从宋代起就有了水上救生机构,救生红船成了巨浪中的安全明灯。

润扬大桥往事越千年,1949年4月,我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时,靠的也还是木船。《我送亲人过大江》一照拍摄的就是渔家姑娘颜红英双手摇橹与其父一道用自家渔船送解放军战士过江的情景。

“隔江千里远”。20世纪80年代,我在滨江的金山中学工作,总见到原野里的堤埂上走过各色人群,他们肩挑身挎手提各色行李包袱,有的妇女还牵儿带女或怀抱婴儿,个个都急匆匆地赶路。他们是刚刚登岸的过江客。我也不止一次地看到洲上人为了建新房,来市区这边买砖瓦等建筑材料,随后将那材料一点一点地弄到江边,再一点一点地移上船,过江后再想办法弄回家,真的太艰难了。我们学校经常与世业洲上的世业中学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我也像我曾经看到过的那些过江客一样数次乘船前往。最初,船的动力还是双手摇动的大橹,过江如同摆渡,就一船一橹一跳板一位船老大与一位收费员。江边也没码头,只要水边陆地与船体大致持平便于登岸或上船就行,实在不行就用跳板担上,江岸两边都是一样。我乘木船过江,其实只过了一半,每到江心,眼看汹涌波涛或遇大船过往浪大颠簸得厉害不免胆战心惊。好在都是好天行船,船老大技术过硬,从没有出过什么事。活动一结束便急忙往回赶,生怕误了上船时间,更怕天气有变开不了船被滞留。后来,渡船动力改为机动,大江之上看惯了的白帆也日渐少了,省下船老大不少力气,但班次不增。这样的过江方式持续了好长时间。

记得那时还居乡里,半夜便早早起身,先吃饱肚子,而后摸黑步行十余里,一口气赶到镇江城里七号码头排队买票候船,若时间把握不准偏早,或遇天气有变如起雾刮风不能开航等情况就得苦等。故而“半夜上扬州,天亮还在家门口”。这原本是上代人的经历,到我这一辈也还在继续。后来听说要建镇扬汽渡,可以连车带人一起过江,风雨无阻,而且渡口到市里还要通公交车,很是高兴。当时筑路全靠人力,我校也分了一段任务,全班同学二话不说,自备工具、饭盒、行李,按要求很快就出发了,吃住都在工地附近的中学。为了不占用农田,乡里只就地将现成的河塘抽干从塘底取土。出身农家的孩子,其时年龄平均只有15岁,苦是吃得了的,挖土挑泥也是干过的,但干这等活儿还是第一次,毕竟年小力单稚嫩,让他们干这等成人干的活,真是太难为他们了。好在人多,就分班轮流上阵。我无分身之术,只好从早到晚全程领着干。时值秋冬,大家冒着寒冷高挽裤腿光着双脚全力奋战。沾满泥巴的小脸红彤彤光灿灿没有任何怨气和丝毫惧色,硬生生地将那烂泥一点一点一步一步地挑到岸顶。年过半百身体瘦弱的老校长李福华也是一有空就抽身来工地看望大家并成天参加劳动。历时十天余,终与各大队社员一道如期完成任务。如今,每当这些同学聚会时,都邀请我参加,念念不忘地回忆这难以忘却的经历。

五洲山大桥镇扬汽渡很快就建成了,又通了公交,这为南来北往的人们省却了许许多多烦恼。说起汽渡过江,当年参与筑路的同学都有一种自豪感。就我而言,自豪是多一层的,因为每条驳船上大多有我后来的学生工作,每次船上遇见,他们总邀我到工作室一坐,甚为亲切。

镇扬汽渡建成后,货车一般不再绕道南京北上或南下了。以往火车一到镇江段乘务员就在广播里喊话到苏北的旅客下车的声音再也没有了。社会发展加快,正当人们满足沉醉于现代化汽渡时,眼见得镇扬汽渡很快就疲于应对了,若遇到不好天气时,那汽车排成的长龙就把附近公路堵个水泄不通。改革开放后,各种汽车激增,南来北往之客也更多,无论天气如何,时时都有车龙与人龙等待过江,于是建造润扬大桥的设想与计划迅速提上日程。润扬大桥于2000年10月正式动工,2005年建成通车,天堑从此彻底变通途。如今,世业洲已是国家农业生态园,有6路公交车直通镇江市区。

展望今日镇江,在浩浩荡荡的扬子江上,除了润扬大桥外,扬中南有自筹资金先于润扬大桥建造的扬中大桥,北有泰州大桥,新区五峰山也建成一座铁路与公路于一体的五峰山大桥。座座大桥如道道彩虹卧波,又如条条巨龙飞腾。每一座大桥都是一座丰碑,都是时代发展的实证。我亲眼见得千年梦幻竟在短短的几十年中成为现实,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大桥建成后,坐在汽车里从大桥上经过,如风一般自由,无忧无惧,我深感跨过的不仅仅是大江,更是跨越了千年。

编辑:缪小兵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