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长篇连载┃77人的“78天”——2020战疫·镇江援鄂医疗队远征纪实(23)

2021-12-16 10:40

长篇连载┃77人的“78天”——2020战疫·镇江援鄂医疗队远征纪实(23)

王景曙

【续昨日《第五章  两边,几多牵挂》之第32节(今日5100字)】

33.“那边”挂念“这边”

大疫之年,是汤倩家“家有考生”(高考)的重要节点年份,也是姜燕萍家“家有考生”(小升初)的同样重要之年。人在前线,不问归期,女儿总被姜燕萍装在心上。

“第一梯队”进入方舱医院上完第一个小夜班的姜燕萍,出仓诸事妥当,已是凌晨两点多钟,回驻地途中打开手机,一条女儿早就发来的微信“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让她的心顿时揪了起来。此刻,母女分开仅仅3天,姜燕萍立马意识到,父女间肯定是“沟通出现了问题”。一夜难眠。

女儿平时的生活学习都是姜燕萍包揽,尽管出门那一刻,孩子曾以一句“你不是第一次长时间离开我”宽妈妈的心,但当妈妈真正不在身边,她还是极不适应忽然之间又发生的家庭局面改变。

第二天早上,母女电话刚接通,女儿就以不加商量的迫切口吻,连着三声“你赶紧回来、赶紧回来、赶紧回来”催促妈妈。

不过,毕竟是“孩子气”,姜燕萍讲述,经她“两头疏导”,父女俩很快度过了大约一星期的磨合期,不仅再没这情况发生过,而且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一天,女儿微信上发图告诉妈妈她的绒拖鞋坏了,姜燕萍说“那你穿我的吧”,女儿却断然回复“不。我要自己缝”。说干就干,很快女儿就将缝好的拖鞋图片又发给妈妈,得到“我的小萌乖乖怎么这么能干”的高度评价。当天,女儿向姜燕萍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中,还包括“我做的”一盘蛋挞。

用心良苦的季冬梅,行前之所以授8岁女儿周程程(笑笑)一柄“尚方宝剑”,也是旨在解决父女间随时可能产生的各种“争端”。

到了前线后,与女儿视频是季冬梅每天最放松的一刻,最初她常问的一句话就是:“今天跟爸爸相处得怎么样啊?”事实上,“这鬼丫头后来还真动用过我给她的‘宝剑’”,给徐阿姨打电话告过爸爸的状。

再后来,季冬梅的心渐渐就踏实了,因为女儿不仅主动公开承诺“在家会听爸爸的话”,而且行动上落实得也不错。前述《妈妈的长发》这首童声合唱是由“小周同学”领唱,制作专题的媒体记者曾专赴季冬梅家中补拍了一段影像,戴着口罩的周程程举着一张母女合影照介绍:“这是我妈妈,她到武汉去救病人了。妈妈我想你,但我知道疫情还没有过去,你暂时还不能回来,武汉还有很多病人需要你们救治,一定要保护好自己,我在家会听爸爸的话,跟爸爸一起等你早日平安回家。”

女儿正处在从学习、生活到心理状况等各方面成长的关键期,季冬梅深愧自己不能持续陪伴,“缺席了太长时间”。援鄂前她刚从上海结束为期半年的进修归来,上海期间每半个月左右回家一趟都能看出女儿的细微变化,此次时隔两个多月,季冬梅感觉的女儿变化更是“迈了一大步”:自理能力和独立性显著增强,并且“对我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每一种亲情,都是自心底弹拨而出的曼妙旋律。汤倩母女与姜燕萍母女、季冬梅母女,从两个不同维度向我们呈现“勇士”光环下的“凡人内核”、呈现可以触摸的“血肉温度”。

尽管心中甚为挂念,可赵萍到武汉后却很少与2岁的女儿视频,因为“怕她在视频里闹着要我”,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我会更难受”。

那天,在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的会议室里,组织上安排了一次前后方连线,女儿先是盯着视频里的赵萍有些懵,过了好一会儿,才“后知后觉”地轻叫一声“妈妈”,赵萍应声而泣,倒是老公一旁的“诉苦”及时调节了现场气氛:“现在每天晚上我不休息,她也不休息,我都拿她没办法了。”一句话逗得赵萍破涕为笑。

句容市人民医院的孙文医生2月9日被派往武汉之后,身为同一家医院感染科医生的张美玲,内心就开始考虑一个问题:“假如这个事情到我头上,我该怎么做?”张美玲的儿子当时只有22个月大,所以,两天之后当“假如”变成“真实”,她本能地“犹豫了一下”,“确实舍不得小孩”。

“总要去做一些事情”的强烈信念还是战胜了“丝毫犹豫”,张美玲坚决地把任务接受下来——这是一次远超“半个月左右预期”的远征。在前线每次与家里视频时,还不怎么会说话的儿子对着张美玲翻来覆去就两个字“妈妈”。老公告诉她,每次只要手机一响也不管是谁来的电话,儿子都会大喊:“妈妈!妈妈!”

2月28日这天寂静的午夜时分,戚文洁发出一条朋友圈,全部内容就4个字“天天失眠”。与很多队员情况相似,在武汉投入战斗后,戚文洁的睡眠质量一直不高。失眠之时,这位年轻妈妈想得最多的就是2岁刚出头的儿子,后来与家中视频连线时,儿子“已经不怎么理我了”;而千里之外的张艳红每次睡前,脑海里也全是女儿的欢声笑语,还有就是惦念“之前的咳嗽有没有好一些”“夜里她会不会蹬被子”“饭有没有好好吃”等等。她的女儿4岁,严格讲只有“3岁半”。

冷牧薇请战时,之所以“带有一定矛盾心理”,原因就在当时只有“2岁多一点”的儿子身上。老公林欢的老家在无锡,冷牧薇本人是徐州人,平时主要是奶奶在这边帮着带孩子,春节前外婆从徐州过来原计划只是短暂替换奶奶,结果冷牧薇一去前线,母亲就“直接回不去了”——那段时间,家里日常就是一老一小,因为同样身为当地基层医疗战线一员的林欢,也忙于卡口值勤。

那天傍晚5点多钟,被通知回家收拾行李、明天出发的陈良莹“还以为领导跟我开玩笑”,仓促之下没办法做过多的安排,老大4岁、小儿子2岁半,两个孩子只能托付给奶奶照料,吃了不少辛苦的奶奶“头都炸掉了,两个都是男孩,太调皮”。后来,“我强硬把我妈从弟弟那边抢了过来”,这才给婆婆大为减压。

陈良莹讲述,老大还好,“毕竟小伙子了”,自己更多是对老二怀有愧疚和挂念。那段日子老二“情绪反应”很明显,一看到外面飞鸟,就会说:“小鸟是去找妈妈了,我的妈妈呢,我的妈妈在哪里?”每次面对这情景,奶奶都会伤心落泪。后来从前线归来返岗,起初几天陈良莹去上班,一出门就会在楼梯口听到身后传来小儿子的“鬼哭狼嚎”:“我不要你去上班。我妈妈又不见了!”

2月22日上午,刘竞在方舱医院里参加了半天消防演练,午饭后疲惫小憩,忽然被视频电话给吵醒了,3岁的儿子通话中皱着眉头问:“爸爸,你到底是在陕西还是武汉呀?怎么还不回来陪我去恐龙园?”2019年援陕时,刘竞也常与儿子视频。同样是“爸爸出差了”,长达十余天下来,儿子显然还没搞清这两个地名当时究竟有何“大不同”。

而孙玮8岁的女儿早已搞清了“前线”概念。一段41秒的“父女To孙玮”视频中,女儿对正在湖北“射杀新冠病毒”的妈妈这样关照道:“妈妈,你在黄石要照顾好自己。每天多吃饭,不挑食,好好给病人治病。我在家里一切都好,你就放心地工作吧。我会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听爸爸的话,也不挑食。”老公则接过女儿的话茬表态:“我有信心能把我们家的大后方保护好、照顾好。”随后父女分工联手,父亲说“晚安”,女儿说“黄石”。

乔静到达武汉后有一天与家中视频,7岁女儿给妈妈看有颗牙齿“活动得很厉害,快要掉了”。第二天联系中乔静就得知,这颗牙已经掉了,当时很想看看女儿“新模样”的她,却无法第一时间看到,因为当晚老公加夜班,“爷爷奶奶用的是老年机,不能视频。”

被儿子称为“老母亲”的39岁的肖花,在家时操心不断,到了抗疫前线还是这样。那天与全家视频中,肖花穷追不舍地叮嘱老公:“现在我不在家,儿子‘自由’了,你一定要帮我盯紧。他现在上网课,千万不能落下。要督促他每天锻炼身体,保证充足睡眠……”转而面向儿子,肖花更加“婆婆妈妈”起来:“你头发长了啊,让爸爸带你去理发店啊。”见到老父亲后,肖花又是一番无微不至:“爸,你要注意身体,吃的药要定期去医院复查、调整剂量。我给你买的敷贴要用起来,是止疼的,你要是有啥不舒服一定要去医院哦。”

“把自己派往武汉”的栾立敏,行前曾向单位请了2小时假,开车专赴石马乡下探母。75岁的老母亲卧病在床甚久,平时都是与儿子共同生活,只因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大战,栾立敏才于大年初一将母亲送到乡下姐姐家中。此番仓促之别,已经长时间出入敏感场所的栾立敏出于安全考虑,只能在房门外远远地看着母亲,“陪她说了几句话”。

42岁的包泉磊,家中小的小、老的老,援鄂期间他心中不仅装着分别为11岁和5岁的两个女儿,更放心不下病榻上的母亲。母亲2018年遭遇一场车祸,瘫痪至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尽管交流存在很大障碍,但包泉磊在前线时仍然经常与母亲视频。“要不是家中有这情况,我可能早几批就去湖北了。”包泉磊说。

其实,身为江大附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科副主任的包泉磊,2月11日加盟黄石这一批出征之前,严峻形势下留守本土抗疫作战,已然经历了个人从业“史上最大劳动强度”的一段时期:人手紧张下,他与丁明两个人以对倒班次,“承包”了整整一个病区的医生值班。

丁明则是带着对妻子的一份特别牵挂,与包泉磊携手去了黄石。妻子5年前做了胃大部切除术,术后化疗8周,又维持冶疗了一年,体质情况一直虚弱。那天晚上得知丁明第二天就要出发,妻子帮他整理行李直至凌晨,“自始至终没有说一句反对的话。”丁明讲述,他在黄石期间的视频连线中,妻子也“从没有什么特别流露”,直到前线归来,他才从妻子与闺蜜的聊天截图中得知,自己刚离开那几天“她一下子瘦了好几斤”。

34. 五口难得凑齐的家庭“视频聚会”

副主任医师田英是位“英雄妈妈”,有三个孩子:老大儿子17岁读高二、老二女儿11岁读四年级、小女儿才3岁。正是基于其家庭实际情况,通知出征环节上,医院领导也曾反复关注田英的态度。田英本人坚定拍板都“安排妥当了”。

关键时刻,田英之所以“没考虑太多”,念头十分简单:“能接受这样的任务,是很光荣的一件事情。”至于家里,不仅老公愿意多挑担子,还有“奶奶婆婆也能帮着照料孩子”。

田英到达武汉第十天,大女儿在数学本子上给妈妈写了一封信。


亲爱的妈妈:

您好!

自从你匆匆离开我们去武汉支援抗疫后,我觉得自己忽然长大了,更懂事了。我每天早上起床后不仅能把自己的房间收拾整齐,还能帮妹妹扎小辫子呢!她可喜欢了!她也非常听我的话,要是她要妈妈,别人都哄不好她,只有我能把她逗开心,你说我厉害吧!

上午,我会准时去阿姨家写作业,我知道哥哥今年要参加高考,阿姨也很操心,所以尽可能不给阿姨增添麻烦。有时候哥哥要打印复习资料,都是我主动去帮他打印的。阿姨夸我很能干呢!

下午,我会看看课外书,做做课外练习,看一会动画片,偶尔会打开微信看看朋友圈,因为想看看您在那是否一切安好?

我在新闻上看到武汉那边疫情还是很严重,也有不少医护人员不幸感染。所以,您一定不能出门不戴口罩。

祝:身体健康!

女儿:田芷睿

2020.2.19


因为住在一个小区,那段时间大女儿常去姨娘家做功课。刚开始一段时间,田英与小女儿视频时“她老是哭”,后来就有意避开小女儿,“等她睡着了”再拨电话。所以,夫妇俩加三个孩子要想同时凑齐在视频里“几乎不可能”。且客观上,常上夜班的田英白天需要补觉,而同为卫健系统员工的老公也要参与当地疫情防控,“合适时间点”本来就不多。

一天晚上,老公想独自给田英录制一段视频,刚说了10秒钟左右,身后就传来大女儿的问询:“是我妈妈吗?”得到确认后,大女儿边“嗒嗒嗒”趿着拖鞋直奔过来,边兴奋地指令父亲“是我妈妈!快点把电话给我,你不许跟我抢!你敢跟我抢!”

对着镜头,女儿笑得合不拢嘴,一口气说个不停:“老妈,你在那边还好吗。我在家里可乖了,天天把作业写好。妹妹她每天早上和晚上都要吵着见妈妈,还是我把她哄着呢。你知道老爸有多辛苦吗,今天开会到7点半才回来。祝你平安的、健康的早点回来,我在等你。拜拜!”“拜拜”这一瞬,老爸只来得及插了一句话“我还没说话,你就挂掉啦”。

儿子过生日这天,正逢田英前一天需要上大夜班,然后当天早上就不能通话,田英便提前做视频连线预祝儿子生日快乐,“腼腆”的儿子只回复了两句“谢谢”“谢谢”,然后话就不多。而活泼的大女儿则拿老妈开涮起来:“妈妈,我还以为你预祝我11月份的生日呢。嘿嘿。”

田英与家庭成员逐个照面通话的过程里,旁边总夹杂着一个稚嫩而迫切的声音不断喊“妈妈”,接着,身穿大红羽绒服的小个头终于现身了,她弯腰把脸凑近爸爸手上的屏幕,面对妈妈的问候“小美女你好”,小美女也挥着小手还礼,并问:“你在武汉吗?”田英讲述,过了一段时间后,“小女儿已经适应了”,很少再哭。这个时刻,妹妹一边与妈妈对话,一边被姐姐在旁边喂东西“妹妹再吃一口”。

看得出,老二田芷睿照应妹妹成果不小。当田英叮嘱小美女“要听奶奶话听爸爸话”,大美女一旁嘟囔着抗议“忘了我啦”,小美女马上跟着补充“还有姐姐”。姐姐每说一句,妹妹就照着重复一句。田芷睿告诉田英,在一张“那么多人穿着防护服”的图片里,“我一眼就认出了你,因为你是那一群人中最矮的一个!”妹妹随之附和姐姐:“对。”

这段开心一刻的家庭“视频聚会”,是田英在前线期间“少之又少”、五口人全部凑齐的难得一次。

【明日请看《第五章 两边,几多牵挂》之第35节】

编辑:缪小兵


147

长篇连载┃77人的“78天”——2020战疫·镇江援鄂医疗队远征纪实(23)

王景曙

【续昨日《第五章  两边,几多牵挂》之第32节(今日5100字)】

33.“那边”挂念“这边”

大疫之年,是汤倩家“家有考生”(高考)的重要节点年份,也是姜燕萍家“家有考生”(小升初)的同样重要之年。人在前线,不问归期,女儿总被姜燕萍装在心上。

“第一梯队”进入方舱医院上完第一个小夜班的姜燕萍,出仓诸事妥当,已是凌晨两点多钟,回驻地途中打开手机,一条女儿早就发来的微信“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让她的心顿时揪了起来。此刻,母女分开仅仅3天,姜燕萍立马意识到,父女间肯定是“沟通出现了问题”。一夜难眠。

女儿平时的生活学习都是姜燕萍包揽,尽管出门那一刻,孩子曾以一句“你不是第一次长时间离开我”宽妈妈的心,但当妈妈真正不在身边,她还是极不适应忽然之间又发生的家庭局面改变。

第二天早上,母女电话刚接通,女儿就以不加商量的迫切口吻,连着三声“你赶紧回来、赶紧回来、赶紧回来”催促妈妈。

不过,毕竟是“孩子气”,姜燕萍讲述,经她“两头疏导”,父女俩很快度过了大约一星期的磨合期,不仅再没这情况发生过,而且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一天,女儿微信上发图告诉妈妈她的绒拖鞋坏了,姜燕萍说“那你穿我的吧”,女儿却断然回复“不。我要自己缝”。说干就干,很快女儿就将缝好的拖鞋图片又发给妈妈,得到“我的小萌乖乖怎么这么能干”的高度评价。当天,女儿向姜燕萍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中,还包括“我做的”一盘蛋挞。

用心良苦的季冬梅,行前之所以授8岁女儿周程程(笑笑)一柄“尚方宝剑”,也是旨在解决父女间随时可能产生的各种“争端”。

到了前线后,与女儿视频是季冬梅每天最放松的一刻,最初她常问的一句话就是:“今天跟爸爸相处得怎么样啊?”事实上,“这鬼丫头后来还真动用过我给她的‘宝剑’”,给徐阿姨打电话告过爸爸的状。

再后来,季冬梅的心渐渐就踏实了,因为女儿不仅主动公开承诺“在家会听爸爸的话”,而且行动上落实得也不错。前述《妈妈的长发》这首童声合唱是由“小周同学”领唱,制作专题的媒体记者曾专赴季冬梅家中补拍了一段影像,戴着口罩的周程程举着一张母女合影照介绍:“这是我妈妈,她到武汉去救病人了。妈妈我想你,但我知道疫情还没有过去,你暂时还不能回来,武汉还有很多病人需要你们救治,一定要保护好自己,我在家会听爸爸的话,跟爸爸一起等你早日平安回家。”

女儿正处在从学习、生活到心理状况等各方面成长的关键期,季冬梅深愧自己不能持续陪伴,“缺席了太长时间”。援鄂前她刚从上海结束为期半年的进修归来,上海期间每半个月左右回家一趟都能看出女儿的细微变化,此次时隔两个多月,季冬梅感觉的女儿变化更是“迈了一大步”:自理能力和独立性显著增强,并且“对我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每一种亲情,都是自心底弹拨而出的曼妙旋律。汤倩母女与姜燕萍母女、季冬梅母女,从两个不同维度向我们呈现“勇士”光环下的“凡人内核”、呈现可以触摸的“血肉温度”。

尽管心中甚为挂念,可赵萍到武汉后却很少与2岁的女儿视频,因为“怕她在视频里闹着要我”,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我会更难受”。

那天,在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的会议室里,组织上安排了一次前后方连线,女儿先是盯着视频里的赵萍有些懵,过了好一会儿,才“后知后觉”地轻叫一声“妈妈”,赵萍应声而泣,倒是老公一旁的“诉苦”及时调节了现场气氛:“现在每天晚上我不休息,她也不休息,我都拿她没办法了。”一句话逗得赵萍破涕为笑。

句容市人民医院的孙文医生2月9日被派往武汉之后,身为同一家医院感染科医生的张美玲,内心就开始考虑一个问题:“假如这个事情到我头上,我该怎么做?”张美玲的儿子当时只有22个月大,所以,两天之后当“假如”变成“真实”,她本能地“犹豫了一下”,“确实舍不得小孩”。

“总要去做一些事情”的强烈信念还是战胜了“丝毫犹豫”,张美玲坚决地把任务接受下来——这是一次远超“半个月左右预期”的远征。在前线每次与家里视频时,还不怎么会说话的儿子对着张美玲翻来覆去就两个字“妈妈”。老公告诉她,每次只要手机一响也不管是谁来的电话,儿子都会大喊:“妈妈!妈妈!”

2月28日这天寂静的午夜时分,戚文洁发出一条朋友圈,全部内容就4个字“天天失眠”。与很多队员情况相似,在武汉投入战斗后,戚文洁的睡眠质量一直不高。失眠之时,这位年轻妈妈想得最多的就是2岁刚出头的儿子,后来与家中视频连线时,儿子“已经不怎么理我了”;而千里之外的张艳红每次睡前,脑海里也全是女儿的欢声笑语,还有就是惦念“之前的咳嗽有没有好一些”“夜里她会不会蹬被子”“饭有没有好好吃”等等。她的女儿4岁,严格讲只有“3岁半”。

冷牧薇请战时,之所以“带有一定矛盾心理”,原因就在当时只有“2岁多一点”的儿子身上。老公林欢的老家在无锡,冷牧薇本人是徐州人,平时主要是奶奶在这边帮着带孩子,春节前外婆从徐州过来原计划只是短暂替换奶奶,结果冷牧薇一去前线,母亲就“直接回不去了”——那段时间,家里日常就是一老一小,因为同样身为当地基层医疗战线一员的林欢,也忙于卡口值勤。

那天傍晚5点多钟,被通知回家收拾行李、明天出发的陈良莹“还以为领导跟我开玩笑”,仓促之下没办法做过多的安排,老大4岁、小儿子2岁半,两个孩子只能托付给奶奶照料,吃了不少辛苦的奶奶“头都炸掉了,两个都是男孩,太调皮”。后来,“我强硬把我妈从弟弟那边抢了过来”,这才给婆婆大为减压。

陈良莹讲述,老大还好,“毕竟小伙子了”,自己更多是对老二怀有愧疚和挂念。那段日子老二“情绪反应”很明显,一看到外面飞鸟,就会说:“小鸟是去找妈妈了,我的妈妈呢,我的妈妈在哪里?”每次面对这情景,奶奶都会伤心落泪。后来从前线归来返岗,起初几天陈良莹去上班,一出门就会在楼梯口听到身后传来小儿子的“鬼哭狼嚎”:“我不要你去上班。我妈妈又不见了!”

2月22日上午,刘竞在方舱医院里参加了半天消防演练,午饭后疲惫小憩,忽然被视频电话给吵醒了,3岁的儿子通话中皱着眉头问:“爸爸,你到底是在陕西还是武汉呀?怎么还不回来陪我去恐龙园?”2019年援陕时,刘竞也常与儿子视频。同样是“爸爸出差了”,长达十余天下来,儿子显然还没搞清这两个地名当时究竟有何“大不同”。

而孙玮8岁的女儿早已搞清了“前线”概念。一段41秒的“父女To孙玮”视频中,女儿对正在湖北“射杀新冠病毒”的妈妈这样关照道:“妈妈,你在黄石要照顾好自己。每天多吃饭,不挑食,好好给病人治病。我在家里一切都好,你就放心地工作吧。我会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听爸爸的话,也不挑食。”老公则接过女儿的话茬表态:“我有信心能把我们家的大后方保护好、照顾好。”随后父女分工联手,父亲说“晚安”,女儿说“黄石”。

乔静到达武汉后有一天与家中视频,7岁女儿给妈妈看有颗牙齿“活动得很厉害,快要掉了”。第二天联系中乔静就得知,这颗牙已经掉了,当时很想看看女儿“新模样”的她,却无法第一时间看到,因为当晚老公加夜班,“爷爷奶奶用的是老年机,不能视频。”

被儿子称为“老母亲”的39岁的肖花,在家时操心不断,到了抗疫前线还是这样。那天与全家视频中,肖花穷追不舍地叮嘱老公:“现在我不在家,儿子‘自由’了,你一定要帮我盯紧。他现在上网课,千万不能落下。要督促他每天锻炼身体,保证充足睡眠……”转而面向儿子,肖花更加“婆婆妈妈”起来:“你头发长了啊,让爸爸带你去理发店啊。”见到老父亲后,肖花又是一番无微不至:“爸,你要注意身体,吃的药要定期去医院复查、调整剂量。我给你买的敷贴要用起来,是止疼的,你要是有啥不舒服一定要去医院哦。”

“把自己派往武汉”的栾立敏,行前曾向单位请了2小时假,开车专赴石马乡下探母。75岁的老母亲卧病在床甚久,平时都是与儿子共同生活,只因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大战,栾立敏才于大年初一将母亲送到乡下姐姐家中。此番仓促之别,已经长时间出入敏感场所的栾立敏出于安全考虑,只能在房门外远远地看着母亲,“陪她说了几句话”。

42岁的包泉磊,家中小的小、老的老,援鄂期间他心中不仅装着分别为11岁和5岁的两个女儿,更放心不下病榻上的母亲。母亲2018年遭遇一场车祸,瘫痪至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尽管交流存在很大障碍,但包泉磊在前线时仍然经常与母亲视频。“要不是家中有这情况,我可能早几批就去湖北了。”包泉磊说。

其实,身为江大附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科副主任的包泉磊,2月11日加盟黄石这一批出征之前,严峻形势下留守本土抗疫作战,已然经历了个人从业“史上最大劳动强度”的一段时期:人手紧张下,他与丁明两个人以对倒班次,“承包”了整整一个病区的医生值班。

丁明则是带着对妻子的一份特别牵挂,与包泉磊携手去了黄石。妻子5年前做了胃大部切除术,术后化疗8周,又维持冶疗了一年,体质情况一直虚弱。那天晚上得知丁明第二天就要出发,妻子帮他整理行李直至凌晨,“自始至终没有说一句反对的话。”丁明讲述,他在黄石期间的视频连线中,妻子也“从没有什么特别流露”,直到前线归来,他才从妻子与闺蜜的聊天截图中得知,自己刚离开那几天“她一下子瘦了好几斤”。

34. 五口难得凑齐的家庭“视频聚会”

副主任医师田英是位“英雄妈妈”,有三个孩子:老大儿子17岁读高二、老二女儿11岁读四年级、小女儿才3岁。正是基于其家庭实际情况,通知出征环节上,医院领导也曾反复关注田英的态度。田英本人坚定拍板都“安排妥当了”。

关键时刻,田英之所以“没考虑太多”,念头十分简单:“能接受这样的任务,是很光荣的一件事情。”至于家里,不仅老公愿意多挑担子,还有“奶奶婆婆也能帮着照料孩子”。

田英到达武汉第十天,大女儿在数学本子上给妈妈写了一封信。


亲爱的妈妈:

您好!

自从你匆匆离开我们去武汉支援抗疫后,我觉得自己忽然长大了,更懂事了。我每天早上起床后不仅能把自己的房间收拾整齐,还能帮妹妹扎小辫子呢!她可喜欢了!她也非常听我的话,要是她要妈妈,别人都哄不好她,只有我能把她逗开心,你说我厉害吧!

上午,我会准时去阿姨家写作业,我知道哥哥今年要参加高考,阿姨也很操心,所以尽可能不给阿姨增添麻烦。有时候哥哥要打印复习资料,都是我主动去帮他打印的。阿姨夸我很能干呢!

下午,我会看看课外书,做做课外练习,看一会动画片,偶尔会打开微信看看朋友圈,因为想看看您在那是否一切安好?

我在新闻上看到武汉那边疫情还是很严重,也有不少医护人员不幸感染。所以,您一定不能出门不戴口罩。

祝:身体健康!

女儿:田芷睿

2020.2.19


因为住在一个小区,那段时间大女儿常去姨娘家做功课。刚开始一段时间,田英与小女儿视频时“她老是哭”,后来就有意避开小女儿,“等她睡着了”再拨电话。所以,夫妇俩加三个孩子要想同时凑齐在视频里“几乎不可能”。且客观上,常上夜班的田英白天需要补觉,而同为卫健系统员工的老公也要参与当地疫情防控,“合适时间点”本来就不多。

一天晚上,老公想独自给田英录制一段视频,刚说了10秒钟左右,身后就传来大女儿的问询:“是我妈妈吗?”得到确认后,大女儿边“嗒嗒嗒”趿着拖鞋直奔过来,边兴奋地指令父亲“是我妈妈!快点把电话给我,你不许跟我抢!你敢跟我抢!”

对着镜头,女儿笑得合不拢嘴,一口气说个不停:“老妈,你在那边还好吗。我在家里可乖了,天天把作业写好。妹妹她每天早上和晚上都要吵着见妈妈,还是我把她哄着呢。你知道老爸有多辛苦吗,今天开会到7点半才回来。祝你平安的、健康的早点回来,我在等你。拜拜!”“拜拜”这一瞬,老爸只来得及插了一句话“我还没说话,你就挂掉啦”。

儿子过生日这天,正逢田英前一天需要上大夜班,然后当天早上就不能通话,田英便提前做视频连线预祝儿子生日快乐,“腼腆”的儿子只回复了两句“谢谢”“谢谢”,然后话就不多。而活泼的大女儿则拿老妈开涮起来:“妈妈,我还以为你预祝我11月份的生日呢。嘿嘿。”

田英与家庭成员逐个照面通话的过程里,旁边总夹杂着一个稚嫩而迫切的声音不断喊“妈妈”,接着,身穿大红羽绒服的小个头终于现身了,她弯腰把脸凑近爸爸手上的屏幕,面对妈妈的问候“小美女你好”,小美女也挥着小手还礼,并问:“你在武汉吗?”田英讲述,过了一段时间后,“小女儿已经适应了”,很少再哭。这个时刻,妹妹一边与妈妈对话,一边被姐姐在旁边喂东西“妹妹再吃一口”。

看得出,老二田芷睿照应妹妹成果不小。当田英叮嘱小美女“要听奶奶话听爸爸话”,大美女一旁嘟囔着抗议“忘了我啦”,小美女马上跟着补充“还有姐姐”。姐姐每说一句,妹妹就照着重复一句。田芷睿告诉田英,在一张“那么多人穿着防护服”的图片里,“我一眼就认出了你,因为你是那一群人中最矮的一个!”妹妹随之附和姐姐:“对。”

这段开心一刻的家庭“视频聚会”,是田英在前线期间“少之又少”、五口人全部凑齐的难得一次。

【明日请看《第五章 两边,几多牵挂》之第35节】

编辑:缪小兵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