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门大街和南门外大街,是镇江南北走向的一条古街道。它一头连着铁瓮城,一头连着朱方城,串起两旁的寻常巷陌,形成一张纵横交错的网络。沿着这条古街上溯历史,也可以管窥古城镇江城市发展的脉络。
1983年镇江市地名委员会编的《江苏省镇江市地名录》介绍,南门大街南至南门桥,北到中山路,南北走向,长880米,宽3米。分为三段:从南门桥至正东路,称为柴米街;从正东路至吴先生巷,称为崇道观;吴先生巷至五条街(中山路),称南街。因此街正对南城门,清末民初,统称为南门大街。
南门大街的繁荣,主要得力于江南运河在镇江市区走向的变迁。构筑铁瓮城后,东吴将秦始皇构筑的“丹徒水道”西引北上,经北固山下注入长江,其走向是从今天的南水桥入城,经范公桥、网巾桥、第一楼街、千秋桥往北入江。南朝齐明帝萧鸾再次开挖新河道,这就是沿用至今的从南水桥往西、穿过城南到京口闸的河道,称为“大京口河”。河道的变迁,带动了镇江城向南往西的扩展,南门大街的兴起与繁荣就是城市往南发展的结果。
过去南门大街是沟通南北城乡的主要街道,是商业繁忙的闹市区,有“三条龙”之称,即清晨农民担柴进城,称为草龙;中午前后农民推米投牙(即米行),称为米龙;傍晚前后酒肆、居民持桶往运河挑水,称为水龙。最能说明南门大街商业繁荣的,是今天与它相连的一条条寻常巷陌,从南到北有棒槌营、酒海街、油炭巷(后演变为尤唐巷)、箍桶巷(后演变为古通巷)、簸箕巷、花巷、磨盘巷、草巷、梳儿巷、松花巷等,它们分布在“京口河”和“大京口河”河畔,货物经运河运往南北各地,一条街巷就是一种商品的集散交易中心。
张家巷今天已经十分普通、安静、寻常的这些巷道,背后蕴藏着的却是我们这座城市的往日故事。比如与南门大街相连的下河头,因地处关河的下游而得名。唐宋时,这里茶馆酒楼客栈林立,它的西北有南朝刘裕帝故居所在的寿邱山,东北有著名的梦溪园、藏春坞,上岸即到南门大街闹市区,是个既方便又有山有水有故事的好地方,每当春秋时节,文人雅士、商贾达人都会来此歇脚、品茶、饮酒、吟诗、休闲。下河头旁的酒海街,在唐宋时是运河旁的酒库集中地,以后一步步演变成酒类储藏、交易的专业街道,后来酒类交易消失了,但街巷却延续了下来。“酒海”二字,活脱脱地说出了它往日的热闹。
又比如今天连接南门大街与梦溪路的棒槌营,唐宋时期是军营,后来演变为镇江丝绸的加工场所,它与南门大街北段的梳儿巷一起,是镇江丝绸业千年繁荣的活化石。镇江的“江绸”唐代以来就是贡品,并被销往波斯、阿拉伯等地,这在唐代《润州类集》和宋代《嘉定镇江志》有记载,也为今天考古所佐证。《江苏省志·蚕桑丝绸志》也介绍:“江苏绸类丝织品著名的有南京宁绸,丹阳阳绸,镇江江绸,吴江盛绸、绉绸等。”“镇江的江绸,又名冲宁绸,颜色有花、素两种,每匹长4丈余,宽2.2尺。清廷每遇庆典,均派员来镇江采办,以备赏赐。宣统二年(1910年),镇江的‘文明绸’获南洋劝业会奖状。”棒槌是捶丝必不可少的工具,“梳栉”是丝绸织机的核心部件,这两条巷子就是这些部件专业化的生产交易中心。传统的镇江丝绸业虽然在近代资本主义的冲击下消失了,但棒槌营、梳儿巷使我们有了历史的记忆。
尤唐巷最能反映镇江人文情怀的,是南门大街南端只有几十米长的尤唐巷。历史上的尤唐巷叫油炭巷,是销售食用油和柴炭的地方。光绪《丹徒县志》记载:相传这里原住尤、唐两家,尤家要大兴土木,建造房屋,唐家提出要让三尺滴水地,因此两家起了争端。当时,尤家为京官,唐家为地方官。尤家的子弟即给在京做官的老子写信,想借势压一压唐家,不料尤家的老人家复信只写了四句话:“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尤家接信后,主动让地三尺。唐家深为感动,在建房时,也同样效仿尤家让地三尺。于是,人们把这条巷子改名为“尤唐巷”,给我们这座城市的烟火生活注入了浓浓的人情味。
在南门大街的历史深处,不仅有镇江先民的寻常生活,还有金戈铁马的家国情怀。1204年,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说:“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这里的“寻常巷陌”,说的就是如今的梳儿巷。位于梳儿巷内的寿邱山,是宋武帝刘裕(小名寄奴)的故宅,刘裕创立南朝以后,为让子孙后代不忘祖先当年经历,把年轻时使用过的农具全部集中起来,在故居里陈列展览,并起了个美丽的名字叫“丹徒宫”。宋代大科学家沈括晚年居住在梦溪巷,写成了科技巨著《梦溪笔谈》,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称为“11世纪古代科技的坐标”。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做镇江知府时,见梦溪园前的运河上是一座竹搭的小桥,常有小孩因此落水,很不安全,于是捐出俸银建桥。人们知道知府清廉,直接捐钱会遭拒绝,便买来石料运到现场相助。两年后新桥建好,大家把它命名为清风桥,后来辛弃疾任镇江知府时把它改名为范公桥。桥建好了,石料还在不断送来,于是范仲淹让人将石料保管起来备用,后来保管石料的这地方成了巷子,人们便把它命名为石头巷。范公桥、石头巷展示的是以范仲淹为代表的古代先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仁爱之心、天下胸怀。
与南门大街相连的小巷,还有许多是以名人故居命名的。如东西走向,连接南门大街与贺家弄的靳家巷,是明武宗朱厚照时的大学士(即宰相)靳贵居住的地方,他告老还乡后死在家中,明武宗亲到府上致奠。他命随行官员写祭文,写了几篇都不满意,于是亲自动手写了一篇:“朕居东宫,先生为傅;朕登大宝,先生为辅;朕今南巡,先生已矣。呜呼哀哉!”区区28字,概括了靳贵不凡的一生。
靳家巷南侧的张家巷,是清朝名相、文华殿大学士张玉书故宅所在地。张玉书为官50年,是康熙最信任的助手,任过刑部、兵部、吏部尚书,最后官至宰相。他随侍康熙外巡时染病殉职,康熙帝极为伤心,亲写挽联挽诗和碑文悼念他。张玉书为清朝国家统一繁荣作出过杰出贡献,他主持的许多大型文化工程,被后代称为“盛世之音”,其中主编的《康熙字典》《佩文韵府》,至今仍是重要工具书。谁能想到,如今只有几户人家,行将消失的小巷,却是康熙大帝曾经注目的地方。
1985年前后,南门大街拓宽改造,改造后全长1200米,路宽18米。后又对横跨古运河、连接南门大街与南门外大街的国家文保单位——虎踞桥(即南门桥)进行修复性保护,对南门外大街拓宽南延。南延后的南门外大街通向岗子下,岗子下是春秋著名古城“朱方”的所在地。“朱方”既是古吴国唯一见录于史籍的县名,也是中国军事史上著名的“朱方之战”的发生地。拓宽改造后的南门大街与南门外大街连为一体,既延续了这里的千年繁华,又把铁瓮城、朱方城串联起来,使得今天的南门大街成为古城镇江最有乡愁味的一条老街道。(张大华)
编辑:缪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