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 发
华翔
■摘要
国家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还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即三四线城市迎来了一条可以逆袭的现实道路。但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更需要长期耕耘、专注专精、做深做细。一个形象的比喻,需要“扫地僧”精神。
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开市,81家上市公司集体敲钟。北交所开市的意义,不仅仅是第三家证券交易所这么简单。经济学家吴晓求清楚地提示:“北交所是资本市场为适应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转型而设立的,具有服务中小企业,特别是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需求的特殊使命。”
而国家政策信号的强烈,也不仅体现在北交所开市,还体现在“北交所速度”。从宣布设立到制度框架确立、业务规则出炉,首次、二次全网测试顺利收官,直至实现开市,75天完成,这是中国资本市场,乃至全球资本市场中从提出设立到正式开市最快的交易所。经济学家张奥平评论:“北交所速度”的背后,充分体现出了中国特色资本市场此轮注册制改革的全面性与效率,以及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急迫性。
于国家而言,进入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转型,如何推动中国产业升级,走一条科技进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道路,成为关键。其中,培育更多的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毫无疑问成为着眼未来的一项巨大工程。对于我们的城市而言,国家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还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即三四线城市迎来了一条可以逆袭的现实道路。毋庸多言,当前中国经济已进入增速换挡阶段,存量经济时代悄然到来。在此新态势下,一如过去三十年曾经发生在美国、日本、韩国等国的故事,人口、资金和资源向国内一二线城市汇集是一种普遍规律。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两极分化的马太效应在近年来的城市发展态势上反映得淋漓尽致。就像中小企业发展越来越呈现出一条清晰的发展路径,即创新发展,从国内领先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到国际领先的制造业单项冠军,最终成长为主业突出、综合实力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领航企业。“专精特新”的概念与路径,于三四线城市或曰中小城市发展,具备同样的意义。近年来所谓长三角最黑的黑马城市湖州,不就是如此吗?而培育“专精特新”创新型中小企业,更是陷入内卷化招商困局的三四线城市现实可行的突破路径。
有媒体评论:北交所的设立,从根本意义上补足了中国资本市场无法为中小企业服务这一功能性缺失,也彻底打破了资本市场只能帮助大利润企业融资发展的市场惯性认知。于中小企业,这是一个重大机遇;于“马太效应”趋势下的三四线城市,同样如是。
事实上,已然有城市瞄准了这个重大机遇。《徐州日报》报道,“为抢抓上市机遇,用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资本支持新平台政策红利,推动徐州中小企业加快专精特新发展,江苏徐州经充分调研,出台全市已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北交所上市预估名单、全市非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北交所上市预估名单。”这其中,包括26家的已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以及91家为符合北交所上市最低财务指标要求的非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但无疑,这是一条与招商引资求发展相比,更为低调沉潜的发展之路。招商引资,引进大项目,就像“平地一声雷”,带动大建设,促进大发展,表现亮眼,成绩突出;但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更需要长期耕耘、专注专精、做深做细。一个形象的比喻,需要“扫地僧”精神。而这,恰有一篇文章,来自“秦朔朋友圈”,其名即为《宁波“扫地僧”,为中国制造扫出了怎样一条路?》
一度沉默了很久的宁波,近年来重迎高光时刻。在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的背景下,工信部从2016年开始发布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名录,截至目前发布了5次,在总计596家冠军中,宁波有45家,领先深圳(27家)、北京(26家)、上海和杭州(均为20家),位居各城市第一。除了单项冠军,工信部还从2019年开始发布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迄今发布了3批,共计4762家,宁波有182家,在所有城市中位居第三,仅次于直辖市的上海(262家)和北京(257家)。“秦朔朋友圈”的文章则如是评论宁波在中国制造业的独特地位——不求最大,但求最强;不知不觉,不可或缺。而来自宁波的消息,其雄心更烈:去年7月,宁波正式宣布打造“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并提出具体目标——力争到2022年,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数量实现翻一番,攻克关键核心技术100项以上,年均开发重点新产品1000项以上,培育打造若干条重点产业链;到2025年,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数量达到130家,细分领域的标志性产业链达到若干条,单项冠军企业对制造业增长贡献度达到40%以上。与此相映的是,在《2020年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报告》中,宁波全国排名第十;在“2020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宁波重回一线城市序列;而2021年上半年经济数据,宁波GDP增量高达1153.4亿元。
还有两则新闻。一为北交所开市,首批企业,江苏有12家,位居全国第一,包括苏州4家、南通3家、常州2家、泰州1家、连云港1家、南京1家。二是11月17日,《2021长三角41城市创新生态指数报告》发布,镇江排名并不弱——所有城市中第12名。
来源:镇江日报
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