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非遗”传承人黄俊章:将口述《八窍珠》变成百万字书稿

2018-03-05 14:33

今日镇江讯  很多人对非遗传承人的生活状态并不了解,日前,记者走近扬州评话省级“非遗”传承人黄俊章,了解这位75岁的说书艺人的日常,记者发现,贯穿这位老人近年来的生活主线,只有一条,那就是传承。

整理《八窍珠》,入围山花奖

黄老的身份是扬州评话《八窍珠》第六代传人。其自幼随父黄少章学书,上世纪60年代,受时任镇江曲艺团团长、著名扬州评话大师王少堂之子王筱堂邀请,赴镇江发展,为至今唯一能够完整演出《八窍珠》全本的说书人。

评话界有句话:“快《三国》,慢《水浒》,有钱买不到的《八窍珠》”,可见其社会影响之广。扬州评话为镇江市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历史从明末开始,到清代中叶鼎盛,它流传于苏中、苏北和镇江、南京、上海等地区。而《八窍珠》则是黄俊章的三代家传书目,从其祖父、父亲,到现年已经75岁的黄俊章,相继为《八窍珠》的第四代、第五代和第六代传人。

《八窍珠》说的啥?它以明代天启年间的传世珍宝“八窍珠”失而复得为线索,讲述了忠良之后与奸臣乱党之间斗智斗勇的故事,书中上百人物,从官场到民间,身份、地位、方言不尽相同,书中杀赃官、除恶霸、铲叛贼、辅忠良等情节,妙趣横生,引人入胜。

黄老说了一辈子《八窍珠》,但从来没有一个完整本子,全凭的是自小练就的“口传心记”,和自己几十年说书的锤炼精进。从2013年开始,他决定改变《八窍珠》无稿本的现状,为后来的说书人留下可供参考的范本,他与镇江民艺馆合作,在我市“文心书场”连续开讲80小时、40回的全本《八窍珠》,进行录音录像、文稿输入,至2015年整理出百余万字书稿,2016年9月底《八窍珠》上中下三册出版,它不仅是黄老对父亲的一个交代,也是他对自己几十年从艺生涯的一个交代。

今年1月底传来喜讯,这部《八窍珠》入围“第十三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文学作品”。“山花奖”是综合性的全国民间文艺的最高奖项,《八窍珠》的入围标志着我市民间文艺创作水平迈上新台阶。

言传身教,一天没有松懈

前段时间,在一次关于《三国演义》的学会上,记者有幸听过黄老的一场书。台上的黄老,年逾古稀,精神矍铄,止语一拍,全场静默,精气神全在他的指尖眼梢处。观其身形瘦弱,开合间却是英雄豪杰侠义之架势,听其语速缓急有度,转瞬间已是千百年间历史掌故。

现在的黄老,已进入“人书俱老”的境界,他的评书表演之所以获得大家的热捧和好评,说表清晰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其中穿插了一些日常生活的桥段,让整场表演更具真实感,甚至出现了很多电影中才有的“穿越”内容,让观众听来具有很强的代入感和现代感,而这也正是黄老与时俱进的地方。

相对于一部书稿历时三年的艰辛整理,黄老对扬州评话的言传身教却一天也没有松懈,熟悉黄老的人都知道,只要是镇江地界上有利于扬州评话传承的事,他是随叫随到。

2014年,市少年宫特聘黄老担任扬州评话少儿社指导老师。每年的春季、秋季和暑假,一年总共27堂课,每节课一个半小时,到今年已经是第四个年头了,黄老跟开始时一样,尽心尽力地帮助这些小朋友们学习扬州评话艺术,不惜心力培养传承人。

近年来,黄老带领市少年宫的弟子们先后参加了多项文化惠民活动。在“非遗进社区”民俗活动中,小徒弟丰逸凡独挑大梁,为社区居民带来了评话《甘露寺相婿》,获得一致好评;在北固山上,黄老的小徒弟们为天南海北的游客讲说《甘露寺的菩萨》、《武松打虎》等扬州评话经典段落,全国各地游客们来到天下第一江山北固山景区,既可以观赏美景,又可以听书品茗,游客们纷纷给老先生和市少年宫非遗的小传承人喝彩点赞。

每年,黄老还积极参与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经常受邀到校园为孩子们现场表演并作专题讲座。黄老深入浅出地向学生讲解扬州评话的历史溯源、艺术特色、代表人物和传承意义,中间穿插示范怎样表演扬州评话,还让他的学生宋昀键、黄科橙现场示范,让更多学生了解这门艺术。

今年1月,由我市创作的纪录片《止语声声》,在2017第五届“中国·镇江国际纪录片盛典”评选中获“金山最佳短纪录片”大奖,该片主人公就是黄俊章先生,其传承的佳话在更大范围内获得了认同。

文化惠民,每年亲力亲为

曾几何时,扬州评话在镇江有着浓厚氛围,民国最鼎盛时市区有36家书场,比当时的扬州还多,上年纪的人都对扬州评话中的名段如数家珍。如今,随着社会变迁,扬州评话陷入不景气的局面,说书艺人青黄不接,台下听众年逾古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光环似乎显得有些暗淡。

但黄老就是不信这个邪,2016年,黄老首次走进蒋乔街道凤凰家园社区会议中心,连演40场,将40回的全本《八窍珠》一章不落的演了下来,持续表演两个多月,为社区居民奉献“免费文化大餐”,收获好评如潮。

黄老认为,凡事都讲究个“接地气”,评话也不例外,它是一门大众艺术,和贴合听众不无关系,需拉近与观众心理上的距离。扬州评话如想重归大众视野也需依靠“群众路线”,回到寻常巷陌。此次扬州评话走出书场来到社区就是很好的尝试,这能让更多的人近距离了解这门艺术,而非“藏在深闺人不知”。今年,黄老已经与润州区文化部门联系好,再选择一家社区演出全本《八窍珠》,让这门艺术惠及更多家门口的老百姓。

近年来,黄老又有了一个新身份,成为了镇江旅游文化的推荐人。

“距今1700多年前,镇江北固山发生了一件大事!北固山甘露寺相亲,本身是一条美人计,哪知道诸葛亮给了三条锦囊妙计,保证刘备刘皇叔抱得美人归!”从2016年国庆开始,每逢节假日和每周六、周日下午2时,黄老会准时出现在甘露寺“甘露书场”内,开讲为北固山甘露寺“量身定做”的扬州评话《刘备招亲》。

甘露书场的开设,为北固山甘露寺景区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去年,黄老被我市旅游部门邀请到上海豫园进行我市旅游产品的推荐,黄老也是以扬州评话征服了现场一众眼光挑剔的上海人,让他们重新看到镇江旅游的潜力所在。

这样的工作量,对一位年富力强的中年人尚须全力以赴,更何况是一位75岁的老者。在许多人看来,黄老身上全是宝,其对传承更是孜孜以求。真可谓:一枚止语,三代传承;一部评话,七代延续;一位艺人,撑起了扬州评话在镇江的一片天……(全媒体记者 竺捷)图片由黄俊章提供

编辑:陈路

53

今日镇江讯  很多人对非遗传承人的生活状态并不了解,日前,记者走近扬州评话省级“非遗”传承人黄俊章,了解这位75岁的说书艺人的日常,记者发现,贯穿这位老人近年来的生活主线,只有一条,那就是传承。

整理《八窍珠》,入围山花奖

黄老的身份是扬州评话《八窍珠》第六代传人。其自幼随父黄少章学书,上世纪60年代,受时任镇江曲艺团团长、著名扬州评话大师王少堂之子王筱堂邀请,赴镇江发展,为至今唯一能够完整演出《八窍珠》全本的说书人。

评话界有句话:“快《三国》,慢《水浒》,有钱买不到的《八窍珠》”,可见其社会影响之广。扬州评话为镇江市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历史从明末开始,到清代中叶鼎盛,它流传于苏中、苏北和镇江、南京、上海等地区。而《八窍珠》则是黄俊章的三代家传书目,从其祖父、父亲,到现年已经75岁的黄俊章,相继为《八窍珠》的第四代、第五代和第六代传人。

《八窍珠》说的啥?它以明代天启年间的传世珍宝“八窍珠”失而复得为线索,讲述了忠良之后与奸臣乱党之间斗智斗勇的故事,书中上百人物,从官场到民间,身份、地位、方言不尽相同,书中杀赃官、除恶霸、铲叛贼、辅忠良等情节,妙趣横生,引人入胜。

黄老说了一辈子《八窍珠》,但从来没有一个完整本子,全凭的是自小练就的“口传心记”,和自己几十年说书的锤炼精进。从2013年开始,他决定改变《八窍珠》无稿本的现状,为后来的说书人留下可供参考的范本,他与镇江民艺馆合作,在我市“文心书场”连续开讲80小时、40回的全本《八窍珠》,进行录音录像、文稿输入,至2015年整理出百余万字书稿,2016年9月底《八窍珠》上中下三册出版,它不仅是黄老对父亲的一个交代,也是他对自己几十年从艺生涯的一个交代。

今年1月底传来喜讯,这部《八窍珠》入围“第十三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文学作品”。“山花奖”是综合性的全国民间文艺的最高奖项,《八窍珠》的入围标志着我市民间文艺创作水平迈上新台阶。

言传身教,一天没有松懈

前段时间,在一次关于《三国演义》的学会上,记者有幸听过黄老的一场书。台上的黄老,年逾古稀,精神矍铄,止语一拍,全场静默,精气神全在他的指尖眼梢处。观其身形瘦弱,开合间却是英雄豪杰侠义之架势,听其语速缓急有度,转瞬间已是千百年间历史掌故。

现在的黄老,已进入“人书俱老”的境界,他的评书表演之所以获得大家的热捧和好评,说表清晰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其中穿插了一些日常生活的桥段,让整场表演更具真实感,甚至出现了很多电影中才有的“穿越”内容,让观众听来具有很强的代入感和现代感,而这也正是黄老与时俱进的地方。

相对于一部书稿历时三年的艰辛整理,黄老对扬州评话的言传身教却一天也没有松懈,熟悉黄老的人都知道,只要是镇江地界上有利于扬州评话传承的事,他是随叫随到。

2014年,市少年宫特聘黄老担任扬州评话少儿社指导老师。每年的春季、秋季和暑假,一年总共27堂课,每节课一个半小时,到今年已经是第四个年头了,黄老跟开始时一样,尽心尽力地帮助这些小朋友们学习扬州评话艺术,不惜心力培养传承人。

近年来,黄老带领市少年宫的弟子们先后参加了多项文化惠民活动。在“非遗进社区”民俗活动中,小徒弟丰逸凡独挑大梁,为社区居民带来了评话《甘露寺相婿》,获得一致好评;在北固山上,黄老的小徒弟们为天南海北的游客讲说《甘露寺的菩萨》、《武松打虎》等扬州评话经典段落,全国各地游客们来到天下第一江山北固山景区,既可以观赏美景,又可以听书品茗,游客们纷纷给老先生和市少年宫非遗的小传承人喝彩点赞。

每年,黄老还积极参与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经常受邀到校园为孩子们现场表演并作专题讲座。黄老深入浅出地向学生讲解扬州评话的历史溯源、艺术特色、代表人物和传承意义,中间穿插示范怎样表演扬州评话,还让他的学生宋昀键、黄科橙现场示范,让更多学生了解这门艺术。

今年1月,由我市创作的纪录片《止语声声》,在2017第五届“中国·镇江国际纪录片盛典”评选中获“金山最佳短纪录片”大奖,该片主人公就是黄俊章先生,其传承的佳话在更大范围内获得了认同。

文化惠民,每年亲力亲为

曾几何时,扬州评话在镇江有着浓厚氛围,民国最鼎盛时市区有36家书场,比当时的扬州还多,上年纪的人都对扬州评话中的名段如数家珍。如今,随着社会变迁,扬州评话陷入不景气的局面,说书艺人青黄不接,台下听众年逾古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光环似乎显得有些暗淡。

但黄老就是不信这个邪,2016年,黄老首次走进蒋乔街道凤凰家园社区会议中心,连演40场,将40回的全本《八窍珠》一章不落的演了下来,持续表演两个多月,为社区居民奉献“免费文化大餐”,收获好评如潮。

黄老认为,凡事都讲究个“接地气”,评话也不例外,它是一门大众艺术,和贴合听众不无关系,需拉近与观众心理上的距离。扬州评话如想重归大众视野也需依靠“群众路线”,回到寻常巷陌。此次扬州评话走出书场来到社区就是很好的尝试,这能让更多的人近距离了解这门艺术,而非“藏在深闺人不知”。今年,黄老已经与润州区文化部门联系好,再选择一家社区演出全本《八窍珠》,让这门艺术惠及更多家门口的老百姓。

近年来,黄老又有了一个新身份,成为了镇江旅游文化的推荐人。

“距今1700多年前,镇江北固山发生了一件大事!北固山甘露寺相亲,本身是一条美人计,哪知道诸葛亮给了三条锦囊妙计,保证刘备刘皇叔抱得美人归!”从2016年国庆开始,每逢节假日和每周六、周日下午2时,黄老会准时出现在甘露寺“甘露书场”内,开讲为北固山甘露寺“量身定做”的扬州评话《刘备招亲》。

甘露书场的开设,为北固山甘露寺景区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去年,黄老被我市旅游部门邀请到上海豫园进行我市旅游产品的推荐,黄老也是以扬州评话征服了现场一众眼光挑剔的上海人,让他们重新看到镇江旅游的潜力所在。

这样的工作量,对一位年富力强的中年人尚须全力以赴,更何况是一位75岁的老者。在许多人看来,黄老身上全是宝,其对传承更是孜孜以求。真可谓:一枚止语,三代传承;一部评话,七代延续;一位艺人,撑起了扬州评话在镇江的一片天……(全媒体记者 竺捷)图片由黄俊章提供

编辑:陈路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