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常亮:唱响农机服务“欢乐歌”

2021-10-27 18:44

今日镇江讯  “和农业结缘,是从农机服务开始的,这么多年来,我始终觉得农机才是最能给我回馈的,也是让我能安心从事农业的最大底气。”近日,秋收已在镇江大地热火朝天地展开,在丹阳市延陵镇大吕村,种粮大户常亮更是在农田里唱响了农机服务的“欢乐歌”。

驾驶农机,对不少农机操作手来说是工作,但对常亮来说却是快乐。“我从学校一毕业就从事农机驾驶工作。后来到了丹阳市延陵镇这边,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妻子,在这边定居了。”2000年左右,他买了两台中型拖拉机,用拖挂式的收割机和翻耕机,为周边农户服务。

回忆起当年,常亮眼里满是兴奋。当时,周边有农机的人很少,他这几台农机可是香饽饽,每到收种时节,电话就会响个不停,最忙的时候一天睡不到5个小时,年服务面积超5000亩。“那时候得空了我还会和妻子开着车跨区作业,半年干活半年休息,一年也能挣个十几万,在当时算是高收入了,你看我这家底都是那时候攒下的。”常亮开玩笑地说。

从两台拖拉机到增加更多农机,常亮也开始雇佣农机手,但很快他发现,一年还有不少空闲时间,他开始把目光从农机转向农田。“我和妻子还有岳父商量了下,大家一致同意自己流转土地,种粮。”

说干就干,2006年,常亮一家流转了100亩地,开始了种粮加农机服务的“两条腿”发展模式。“那时候100亩地种的武运粳23,粮价只有几毛钱一斤,但人工和农资价格较低,一年忙下来,还能赚5万多元,也算可以了。”常亮说,田里有收益,农机服务还有一笔收入,一年赚20万不成问题。

随着收入的增加,常亮对农机投入的热情也是与日俱增。2013年,常亮一家成立了丹阳市延陵镇常昊家庭农场,拖拉机、收割机全部来了个以旧换新,马力更大,设备更先进的农机进入他的服务序列,最时兴的粮食烘干机他一次性购买了3台。与此同时,他家的种植面积也不断拓展,最多时达到600多亩,在2013-2015年,高企的粮价也让他觉得干农业劲头十足。

正当常亮踌躇满志,准备继续大干农业时,粮价的接连下滑,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2017-2018年,南粳系列的大米收购价格也只有1.25元每斤,更别说其他的杂交水稻了,价格更是低得不行,那两年地里几乎只能收支持平。”幸好在最困难的那两年,农机服务的收入弥补了土地的囧境,还能让常亮的家庭收入稳定在10多万元。

在坚持两三个“寒冬”后,迎来了粮价的反弹。“2020年初,糯稻价格一度涨至1.9元每斤,亩均纯收入超800元。”从2019年开始,常亮开始有计划地选择性种粮。“现在,我的种粮面积是380多亩,其中150亩是订单种植,另外230亩有一半种植糯稻,另一半种植南粳5055,这些都是市场反馈较好的品种,种着心里有底。”

当下正值秋收,常亮的农机又有了大显身手的舞台。“如今家里有6台大中型拖拉机,3台收割机,3台插秧机,2台无人植保机和5台烘干机,可以说从种到收再到烘干,实现了机械化作业的全程服务,周边农户都喜欢我的农机服务。”常亮表示,未来,他还要进一步完善农机配置,添置更为先进的农机,在农机服务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全媒体记者 周迎  本报通讯员 尤恒)

编辑:解列

143

今日镇江讯  “和农业结缘,是从农机服务开始的,这么多年来,我始终觉得农机才是最能给我回馈的,也是让我能安心从事农业的最大底气。”近日,秋收已在镇江大地热火朝天地展开,在丹阳市延陵镇大吕村,种粮大户常亮更是在农田里唱响了农机服务的“欢乐歌”。

驾驶农机,对不少农机操作手来说是工作,但对常亮来说却是快乐。“我从学校一毕业就从事农机驾驶工作。后来到了丹阳市延陵镇这边,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妻子,在这边定居了。”2000年左右,他买了两台中型拖拉机,用拖挂式的收割机和翻耕机,为周边农户服务。

回忆起当年,常亮眼里满是兴奋。当时,周边有农机的人很少,他这几台农机可是香饽饽,每到收种时节,电话就会响个不停,最忙的时候一天睡不到5个小时,年服务面积超5000亩。“那时候得空了我还会和妻子开着车跨区作业,半年干活半年休息,一年也能挣个十几万,在当时算是高收入了,你看我这家底都是那时候攒下的。”常亮开玩笑地说。

从两台拖拉机到增加更多农机,常亮也开始雇佣农机手,但很快他发现,一年还有不少空闲时间,他开始把目光从农机转向农田。“我和妻子还有岳父商量了下,大家一致同意自己流转土地,种粮。”

说干就干,2006年,常亮一家流转了100亩地,开始了种粮加农机服务的“两条腿”发展模式。“那时候100亩地种的武运粳23,粮价只有几毛钱一斤,但人工和农资价格较低,一年忙下来,还能赚5万多元,也算可以了。”常亮说,田里有收益,农机服务还有一笔收入,一年赚20万不成问题。

随着收入的增加,常亮对农机投入的热情也是与日俱增。2013年,常亮一家成立了丹阳市延陵镇常昊家庭农场,拖拉机、收割机全部来了个以旧换新,马力更大,设备更先进的农机进入他的服务序列,最时兴的粮食烘干机他一次性购买了3台。与此同时,他家的种植面积也不断拓展,最多时达到600多亩,在2013-2015年,高企的粮价也让他觉得干农业劲头十足。

正当常亮踌躇满志,准备继续大干农业时,粮价的接连下滑,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2017-2018年,南粳系列的大米收购价格也只有1.25元每斤,更别说其他的杂交水稻了,价格更是低得不行,那两年地里几乎只能收支持平。”幸好在最困难的那两年,农机服务的收入弥补了土地的囧境,还能让常亮的家庭收入稳定在10多万元。

在坚持两三个“寒冬”后,迎来了粮价的反弹。“2020年初,糯稻价格一度涨至1.9元每斤,亩均纯收入超800元。”从2019年开始,常亮开始有计划地选择性种粮。“现在,我的种粮面积是380多亩,其中150亩是订单种植,另外230亩有一半种植糯稻,另一半种植南粳5055,这些都是市场反馈较好的品种,种着心里有底。”

当下正值秋收,常亮的农机又有了大显身手的舞台。“如今家里有6台大中型拖拉机,3台收割机,3台插秧机,2台无人植保机和5台烘干机,可以说从种到收再到烘干,实现了机械化作业的全程服务,周边农户都喜欢我的农机服务。”常亮表示,未来,他还要进一步完善农机配置,添置更为先进的农机,在农机服务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全媒体记者 周迎  本报通讯员 尤恒)

编辑:解列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