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 “亲爱的同学啊,70多年了,我还是很想念你们。”近日,一位抗美援朝老战士及其家属向京江晚报求助,想找到老战士参加抗美援朝前,一起在原镇江军分区教导大队(镇江公学)学习的同学。
记者见到柳和春时,他躺在市一人医老年科病床上治疗,他的床头,放着一个老闹钟和一本相册,打开相册,正是70多年前,年轻的柳和春和原镇江军分区同学们的大合影,黑白的照片上是一张张青春的面孔,后来,有些人将生命留在了战场上。
1933年出生的柳和春今年88岁,1949年9月,在原镇江中学读完初中的他前往位于四摆渡的原镇江军分区报名参军,经过一年的军事培训,1950年底进入朝鲜,在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七师34团四连任文化教员。
柳和春回忆,抗美援朝时哪里需要志愿军就去哪里,他干得最多的工作是修铁路和公路,“我们经常正修着路,天上美军的飞机就来轰炸,等轰炸结束,我们立即出来接着修,那时铁路没有掩体,非常危险,但大家都没顾自己安危,就想赶快修路。”柳和春说,上甘岭、长津湖等著名战役,他曾参加过外围辅助战役,打退敌人占领高地。
1953年柳和春回国、1956年9月复员回原籍镇江,先后在镇江润州区金山街道办事处、原市交通局、原长途汽车客运站、江天集团工作过,由于抗美援朝时右眼受伤没有及时治疗近乎失明,加上在一线战斗工作,晚年他身体出现多种疾病,今年2月18日住进市一人医。
柳和春的儿子柳正说,父亲因年老疾病很多事忘了,但他听父亲经常念叨在战场上的战友和军分区的同学,“他的很多战友和同学都牺牲或去世了,父亲格外想念他们,他经常让我把同学的照片拿到病床旁给他看。”柳正说,2003年父亲的同学们聚过会,当时大家还印制了通讯录,但由于老年人没有手机,留的都是家里座机,很多都已打不通,有些人搬家去世,去通讯录上的地址也找不到人,“很多同学晚年都在镇江,现在却见不到面,太可惜了。”
柳和春说,当时班里有60人,大部分人年龄比他大,同学们对他都很照顾,他们一起学习社会发展史、军事理论等知识,虽然只同窗一年,但情意深重,他希望找到当年的同学,不留遗憾。病床上,柳和春记得一些同学的姓名,有卞云、陈汝丰、殷寿宽等。
市民如有柳和春同学、四摆渡原蚕种场附近原镇江军分区教导大队相关资料或者知晓情况的,请与晚报帮你忙联系。(图/文 全媒体记者 张驰川)
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