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你知道吗?镇江曾经有个中药材培植场!

2021-10-21 18:14

今日镇江讯 如果没有对镇江东片区很了解的老人告诉你,你可能很难想象,桃花坞到东门外象山园艺场这一带,尤其是桃花坞,上世纪50年代是纯粹的农村,除了少量的山间平地外,曾经都是黄土山丘,坟地遍野。这一片区域,曾经是镇江市区唯一的中药材培植场。

培植场原址示意图    李韧手绘

据今年79岁的原镇江药材培植场技术骨干李韧回忆,1958年,镇江市药材公司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展中药材生产问题的指示》和就地生产就地供应的方针,在东门外征用土地300余亩,于当年10月建立镇江药材培植场,首任厂长张立伦。

当年的镇江药材培植场是“三个山头一洼地”。三个山头像品字形排列。东面一个山头叫地藏山(即现船艇学校至原京砚山小学地块),面积约100亩,培植场场部就设在地藏山南面山脚下。地藏山上主要种植有杜仲、黄柏、山栀等木本类药材。为了防止人偷盗,乌骨鸡厂房就设在场部旁边。

员工骑着马(拖拉马车用的)遛马

西面一个山头叫鹰窝山(即原镇江武警支队所在地),面积约100亩,山上种植了白芍、牡丹、红花、黄菊花、南沙参、桔梗、射干、茅苍术等草本类药材。

培植场员工在鹰窝山坡树下合影

北面一个山头叫马场山,面积约120亩,是动物类药材马鹿、蝎子、蜜蜂和蛤蚧等动物的厂房。如今的镇江市中医院所在地就是当年的鹿房所在地。

中间一洼平地叫石马湾,因地下挖出两匹约1.5米高的大石马而得名,面积约8亩。那里有着培植场驯化野生药材、引种外地药材,用来做实验的温房和花房。在地理上,整个培植场东边有凌家湾,南面邻颜家门,西边是笪家山,北边接着花山湾。

当年培植场员工,有从丹徒农村招聘来的10多个农民壮劳力、公私合营中富余的10多个人和下放知青总共30多个人。82岁的俞恒仁和83岁的卢圣喜就是从丹徒农村招来的壮劳力。“我们是第一批到培植场的,当时全是荒山,满山都是无主坟。我们全凭双手,扛锹开荒,每天风雨无阻,挖了一年多,边开荒,边种药材。“

在场部办公室门口操场上,员工驾驶手扶拖拉机

“我们首个获得野生转家种成功的品种是太子参。”李韧说,当初的太子参苗是全场职工到句容宝华山等地采挖回来的。为了引种成功,他们干劲十足,经常要集体去凤凰岭、京口闸等地挑猪粪。几十个人,挑着担子,哼着号子,排成一条龙,颇为壮观。“那时候也不知道什么脏不脏的,开沟下基肥,大家都是直接用手抓,一个坑一个坑地放。”经过多年的努力,从1964年开始太子参实现量产。1966年,药材培植场将太子参家种技术扩展到丹徒全县,同时还扩到金坛、溧阳、丹阳、高淳、溧水等县,到1976年,太子参种植面积达2193.8亩,收购商品1329公担(1公担相当于100公斤),满足了市场供应。

他们还整理出20多种药材栽培技术,培育出如白术、红花、白芍、板蓝根、玄胡等种苗10余种,主要有40万株菊花苗和2000多斤太子参苗,并将引种试种成功的品种,向镇江地区内37个药材场(队)推广种植。

说起黄菊花,培植场的老员工都是一脸陶醉的幸福,“每年鹰窝山、地藏山山坡上,上百亩菊花盛开,成片的金黄,真是镇江一景,一点都不逊于现在的公园景点。”黄菊花采摘容易,加工却很辛苦。据1961年到培植场的程健康回忆,每次采摘完的菊花,都要借用康复医院、原精神病医院(现四院)等大医院的煤烘房进行加工。一呆便是几个小时,既要添煤,又要翻菊花。往往外面下霜,出屋添煤冻得直哆嗦,回屋内又热得汗直淌,浑身湿透。每当摘草红花的时候,天天得早起,趁着晨露,草红花刺软的时候去采摘。也许是摘红花的时候被刺扎怕了,程健康边说边下意识地搓了一下手。

培植场员工在田间劳动休息时留影

“我们培育的乌骨鸡,毛雪白,爪子全黑,冠子通红,特别好看。培育出来的乌骨鸡送到镇江中药厂加工成乌鸡白凤丸,在全国都很出名,还出口呢。”曾经的饲养员王薇娟很自豪地说。当时小鸡都是她孵出来的。她说,乌骨鸡的饲养很讲究,都有专门的营养配方。“我最高兴的事,就是拾蛋,一次能拾一铅桶。乌骨鸡全身都是宝,它的蛋跟鸽子蛋一样大,小孩子惊厥吃它很有用。乌骨鸡刚下的热蛋,用来熨眼睛可以明目。”

1979年,知青返城。药材种植场知青均返回市里,进了工厂。接着,农民工也返回农村成家,仅留下8人当生产骨干。直至1986年1月,药材培植场并入江苏省中药学校,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药材种植及所处的桃花坞地区由市政府统筹规划进入全面发展,彻底由农村转变为城市。

前不久,原药材培植场的一部分老人聚到了一起。当年最小的姑娘王薇娟也有76岁了。聊起在培植场那些苦中作乐的岁月,他们唏嘘感慨又回忆满满。当年他们栽下的杜仲早已长成大树,默默地生长在船艇学院院墙的一角,无人问津,鲜少有人知道它居然是一味常用药材。但药材培植场以及他们垦荒为镇江中药事业作出过的贡献却早已载入档案,留在城市发展变迁的历史记忆中了。

培植场老员工聚会座谈

(全媒体记者 贺莺)

编辑:陈路

182

今日镇江讯 如果没有对镇江东片区很了解的老人告诉你,你可能很难想象,桃花坞到东门外象山园艺场这一带,尤其是桃花坞,上世纪50年代是纯粹的农村,除了少量的山间平地外,曾经都是黄土山丘,坟地遍野。这一片区域,曾经是镇江市区唯一的中药材培植场。

培植场原址示意图    李韧手绘

据今年79岁的原镇江药材培植场技术骨干李韧回忆,1958年,镇江市药材公司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展中药材生产问题的指示》和就地生产就地供应的方针,在东门外征用土地300余亩,于当年10月建立镇江药材培植场,首任厂长张立伦。

当年的镇江药材培植场是“三个山头一洼地”。三个山头像品字形排列。东面一个山头叫地藏山(即现船艇学校至原京砚山小学地块),面积约100亩,培植场场部就设在地藏山南面山脚下。地藏山上主要种植有杜仲、黄柏、山栀等木本类药材。为了防止人偷盗,乌骨鸡厂房就设在场部旁边。

员工骑着马(拖拉马车用的)遛马

西面一个山头叫鹰窝山(即原镇江武警支队所在地),面积约100亩,山上种植了白芍、牡丹、红花、黄菊花、南沙参、桔梗、射干、茅苍术等草本类药材。

培植场员工在鹰窝山坡树下合影

北面一个山头叫马场山,面积约120亩,是动物类药材马鹿、蝎子、蜜蜂和蛤蚧等动物的厂房。如今的镇江市中医院所在地就是当年的鹿房所在地。

中间一洼平地叫石马湾,因地下挖出两匹约1.5米高的大石马而得名,面积约8亩。那里有着培植场驯化野生药材、引种外地药材,用来做实验的温房和花房。在地理上,整个培植场东边有凌家湾,南面邻颜家门,西边是笪家山,北边接着花山湾。

当年培植场员工,有从丹徒农村招聘来的10多个农民壮劳力、公私合营中富余的10多个人和下放知青总共30多个人。82岁的俞恒仁和83岁的卢圣喜就是从丹徒农村招来的壮劳力。“我们是第一批到培植场的,当时全是荒山,满山都是无主坟。我们全凭双手,扛锹开荒,每天风雨无阻,挖了一年多,边开荒,边种药材。“

在场部办公室门口操场上,员工驾驶手扶拖拉机

“我们首个获得野生转家种成功的品种是太子参。”李韧说,当初的太子参苗是全场职工到句容宝华山等地采挖回来的。为了引种成功,他们干劲十足,经常要集体去凤凰岭、京口闸等地挑猪粪。几十个人,挑着担子,哼着号子,排成一条龙,颇为壮观。“那时候也不知道什么脏不脏的,开沟下基肥,大家都是直接用手抓,一个坑一个坑地放。”经过多年的努力,从1964年开始太子参实现量产。1966年,药材培植场将太子参家种技术扩展到丹徒全县,同时还扩到金坛、溧阳、丹阳、高淳、溧水等县,到1976年,太子参种植面积达2193.8亩,收购商品1329公担(1公担相当于100公斤),满足了市场供应。

他们还整理出20多种药材栽培技术,培育出如白术、红花、白芍、板蓝根、玄胡等种苗10余种,主要有40万株菊花苗和2000多斤太子参苗,并将引种试种成功的品种,向镇江地区内37个药材场(队)推广种植。

说起黄菊花,培植场的老员工都是一脸陶醉的幸福,“每年鹰窝山、地藏山山坡上,上百亩菊花盛开,成片的金黄,真是镇江一景,一点都不逊于现在的公园景点。”黄菊花采摘容易,加工却很辛苦。据1961年到培植场的程健康回忆,每次采摘完的菊花,都要借用康复医院、原精神病医院(现四院)等大医院的煤烘房进行加工。一呆便是几个小时,既要添煤,又要翻菊花。往往外面下霜,出屋添煤冻得直哆嗦,回屋内又热得汗直淌,浑身湿透。每当摘草红花的时候,天天得早起,趁着晨露,草红花刺软的时候去采摘。也许是摘红花的时候被刺扎怕了,程健康边说边下意识地搓了一下手。

培植场员工在田间劳动休息时留影

“我们培育的乌骨鸡,毛雪白,爪子全黑,冠子通红,特别好看。培育出来的乌骨鸡送到镇江中药厂加工成乌鸡白凤丸,在全国都很出名,还出口呢。”曾经的饲养员王薇娟很自豪地说。当时小鸡都是她孵出来的。她说,乌骨鸡的饲养很讲究,都有专门的营养配方。“我最高兴的事,就是拾蛋,一次能拾一铅桶。乌骨鸡全身都是宝,它的蛋跟鸽子蛋一样大,小孩子惊厥吃它很有用。乌骨鸡刚下的热蛋,用来熨眼睛可以明目。”

1979年,知青返城。药材种植场知青均返回市里,进了工厂。接着,农民工也返回农村成家,仅留下8人当生产骨干。直至1986年1月,药材培植场并入江苏省中药学校,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药材种植及所处的桃花坞地区由市政府统筹规划进入全面发展,彻底由农村转变为城市。

前不久,原药材培植场的一部分老人聚到了一起。当年最小的姑娘王薇娟也有76岁了。聊起在培植场那些苦中作乐的岁月,他们唏嘘感慨又回忆满满。当年他们栽下的杜仲早已长成大树,默默地生长在船艇学院院墙的一角,无人问津,鲜少有人知道它居然是一味常用药材。但药材培植场以及他们垦荒为镇江中药事业作出过的贡献却早已载入档案,留在城市发展变迁的历史记忆中了。

培植场老员工聚会座谈

(全媒体记者 贺莺)

编辑:陈路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