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张冬瑞:回家种田,是个好选择!

2021-10-20 18:17

今日镇江讯  “当初,我是不愿意回来种田的,实在拗不过父亲,只能回家。现在想想,这或许是我做出的最好选择。”近日,看着稻田里愈发金黄的稻谷,丹阳市云阳镇辰豪家庭农场的张冬瑞心里格外高兴,又是一年丰收时,收获在望,他很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

2012年前,张冬瑞与种田可以说仅有“面缘”。父亲自他小时候就开始承包土地种田,看着父亲劳碌的身影,张冬瑞觉得自己不太适合干这行,所以他选择了外出做小生意。2012年,在父亲的强烈要求下,27岁的他回到了老家,跟着父亲种田。

“那时候我是有些抗拒的,特别是头一年,吃了特别大的辛苦,我曾一度想要放弃。”回忆起刚刚种田的岁月,张冬瑞有些唏嘘。记忆最深处,那个大夏天在田里插秧、除草、施肥的身影,身上的皮肤晒得一层一层地掉,现在想来,让他觉得当时能熬过来,真是佩服自己。

父亲手把手教,张冬瑞也沉下心来学,渐渐他从一个连秧苗和杂草都分不清的门外汉,蜕变成一个“老把式”。“在父亲的指导下,什么时候要施肥,如何看病虫害,针对不同的杂草怎么化除,这些种田的基本知识,逐渐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成为我自己的种田经验。”2017年,“出师”的张冬瑞在父亲流转土地的基础上,又流转了300多亩地,将种粮面积扩展至500亩,开始书写属于他的“种粮人生”。

随着机械化对农业的不断倾斜,张冬瑞敏锐地发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开始给自家农场添置更多的专业机械,从大型拖拉机到高速插秧机,从高地隙自走式植保机到无人机,几年间,他成为“小有规模”的农机大户。“以前种田面积小,施肥、打药什么都是亲力亲为,那真是辛苦。现在面积大了,光靠人力肯定不行,借助机械的力量,省心又省力。”

正当张冬瑞准备大展拳脚时,天气却给他开了个玩笑。“2018年,小麦赤霉病十分严重,加上收麦时又遇到下雨,麦子品质不好,产量也低,收购价格只有每公斤0.6元,损失了50多万元。”不过,张冬瑞并没有被这次挫折吓退,反而是迎难而上,憋着劲要把粮食种得更好。

近几年,粮价走出了从下滑到止跌再到波动的不稳定曲线。为了稳住农场的经营局面,张冬瑞及时改变思路,从过去单纯卖粮改为进行大米加工,通过稻米销售,争取更大的利润空间。“2020年,我上马了一条粳米加工线,把生产出的优质稻米南粳系列加工成大米销售,价格每公斤5元至8元不等。”张冬瑞说,加工线可以实现日产大米30吨,从2020年底至今,已实现大米销售400吨左右,主要销往附近超市、食堂和居民。

如今,靠着土地,张冬瑞正在继续书写属于他的勤劳致富故事。“现在,农场有5台大马力拖拉机,四台高速插秧机,三台收割机,一台高地隙自走式植保机和两台无人机。每年光农机服务就能赚到10万元,这还没算种粮卖米的钱。”张冬瑞感叹,当初心中的不愿意,早已化为如今的“欢喜”,这个选择让他“甘之如饴”。下一步,他还要选出更好品种,用更好技术,种出更好吃的大米,让自家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全媒体记者  周迎  本报通讯员  尤恒)

编辑:解列




210

今日镇江讯  “当初,我是不愿意回来种田的,实在拗不过父亲,只能回家。现在想想,这或许是我做出的最好选择。”近日,看着稻田里愈发金黄的稻谷,丹阳市云阳镇辰豪家庭农场的张冬瑞心里格外高兴,又是一年丰收时,收获在望,他很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

2012年前,张冬瑞与种田可以说仅有“面缘”。父亲自他小时候就开始承包土地种田,看着父亲劳碌的身影,张冬瑞觉得自己不太适合干这行,所以他选择了外出做小生意。2012年,在父亲的强烈要求下,27岁的他回到了老家,跟着父亲种田。

“那时候我是有些抗拒的,特别是头一年,吃了特别大的辛苦,我曾一度想要放弃。”回忆起刚刚种田的岁月,张冬瑞有些唏嘘。记忆最深处,那个大夏天在田里插秧、除草、施肥的身影,身上的皮肤晒得一层一层地掉,现在想来,让他觉得当时能熬过来,真是佩服自己。

父亲手把手教,张冬瑞也沉下心来学,渐渐他从一个连秧苗和杂草都分不清的门外汉,蜕变成一个“老把式”。“在父亲的指导下,什么时候要施肥,如何看病虫害,针对不同的杂草怎么化除,这些种田的基本知识,逐渐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成为我自己的种田经验。”2017年,“出师”的张冬瑞在父亲流转土地的基础上,又流转了300多亩地,将种粮面积扩展至500亩,开始书写属于他的“种粮人生”。

随着机械化对农业的不断倾斜,张冬瑞敏锐地发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开始给自家农场添置更多的专业机械,从大型拖拉机到高速插秧机,从高地隙自走式植保机到无人机,几年间,他成为“小有规模”的农机大户。“以前种田面积小,施肥、打药什么都是亲力亲为,那真是辛苦。现在面积大了,光靠人力肯定不行,借助机械的力量,省心又省力。”

正当张冬瑞准备大展拳脚时,天气却给他开了个玩笑。“2018年,小麦赤霉病十分严重,加上收麦时又遇到下雨,麦子品质不好,产量也低,收购价格只有每公斤0.6元,损失了50多万元。”不过,张冬瑞并没有被这次挫折吓退,反而是迎难而上,憋着劲要把粮食种得更好。

近几年,粮价走出了从下滑到止跌再到波动的不稳定曲线。为了稳住农场的经营局面,张冬瑞及时改变思路,从过去单纯卖粮改为进行大米加工,通过稻米销售,争取更大的利润空间。“2020年,我上马了一条粳米加工线,把生产出的优质稻米南粳系列加工成大米销售,价格每公斤5元至8元不等。”张冬瑞说,加工线可以实现日产大米30吨,从2020年底至今,已实现大米销售400吨左右,主要销往附近超市、食堂和居民。

如今,靠着土地,张冬瑞正在继续书写属于他的勤劳致富故事。“现在,农场有5台大马力拖拉机,四台高速插秧机,三台收割机,一台高地隙自走式植保机和两台无人机。每年光农机服务就能赚到10万元,这还没算种粮卖米的钱。”张冬瑞感叹,当初心中的不愿意,早已化为如今的“欢喜”,这个选择让他“甘之如饴”。下一步,他还要选出更好品种,用更好技术,种出更好吃的大米,让自家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全媒体记者  周迎  本报通讯员  尤恒)

编辑:解列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