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 我市对绿色低碳转型和发展道路的探索,经历了从试点到示范、从理念到实践、从制度到风尚的过程,正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南山北部景区 文雯 摄
尤其是当现代化新镇江建设,遇上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绿色低碳发展的“镇江实践”被赋予了新要求、新内涵。激情奔跑的镇江,该如何书写新答卷?市第八次党代会上,镇江果断“亮剑”——打好紧抓“双碳”落地关键战,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
指向高质量发展
“党代会报告中,多次强调了绿色低碳发展,以及‘双碳’目标下,我们镇江应该做出什么样的努力。”市党代表、市发改委主任谈沁磊直言,新时代、新目标赋予了绿色低碳发展更高的要求、更深的内涵,正在紧锣密鼓推进的第五届国际低碳(镇江)大会就有体现,这次大会将以产业、能源、科技为主题,凸显绿色低碳发展的重点。
“实施碳达峰碳中和并非限制发展,而是指向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党代表们一致认为,我们既要态度坚决又步子稳妥地实施“砸笼换绿”“腾笼换鸟”,蹄疾步稳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
对此,谈沁磊说,我市聚力产业强市战略,聚焦“四群八链”,是高质量发展、科学发展,“一方面要引入优质项目,同时要将高耗能的项目、结构偏重的产业,进行低碳化的改造和创新。”
事实上,“镇江实践”已经给出了答案。“十三五”期间,我市累计实施绿色化改造项目229个,年节能量70万吨标准煤。特别是用能方面,涌现了镇江燃气热电联产项目等一批“经典项目”。
投资87亿元建设镇江燃气热电联产项目,作为我市东南片区集中供热的主力热源点、清洁热源点,实现了对周边小锅炉和小热电分散供热替代,每年可减少排放烟尘254吨、二氧化硫588.5吨、氮氧化物1502吨。目前镇江东部能源中心热电联产项目也已开工建设,全市35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已经全部关停。
丹阳界牌农民集中居住区 封疆江 摄
统筹兼顾聚焦转型
能源转型是实现“双碳”目标、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一环。过去五年,我市强力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持续优化能源供给结构。不过,也如报告分析:“在绿色发展实践中,镇江作出了积极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但仍面临着巨大压力”,并有相关监测显示,能源占我市碳排放总量的50%以上。
对此,党代表们直面问题、直击痛点,结合报告中的作战图补充解读。
谈沁磊认为,能源结构优化对推动绿色低碳进一步发展,实现“双碳”目标,影响重大。“特别是随着一批新能源项目的推进,将起到直观的作用。”
以正在建设的句容抽水蓄能电站为例。作为示范项目,预计“十四五”期间建成投产,电站总装机容量135万千瓦,投产后将为江苏电网提供清洁电能,节约受电区电力系统的燃煤消耗量约14万吨,每年可以节约系统燃料费约1.2亿元,减少排放二氧化碳34.9万吨。
“大有大的样子”的丹阳,已经展现出绿色低碳发展大局中的“丹阳担当”。市党代表、丹阳市经发局局长冷文华说,近年来,丹阳坚持绿色低碳发展,通过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企业能耗线上监控等方式,探索绿色路径,“目前,我们正在对企业进行能耗‘双控’政策宣传,加强工作指导,帮助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流程再造等方式节能降耗、减污降碳,促进转型升级。”
科技赋能深度参与
打好紧抓“双碳”落地关键战,根本出路在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
“打好紧抓‘双碳’落地关键战”中,无论是减污降碳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园区循环化改造、企业绿色化转型,还是有序推广低碳建筑、低碳交通,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等,也都需要科技的‘深度参与’。”市党代表、市科技局局长肖敬东认为,科技赋能将激发绿色低碳发展的新动能。
值得一提的是,“十三五”期间,我市低碳技术领域立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72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江苏省科学技术奖17项,并且建成索普化工、华电句容电厂等碳捕集封存利用项目。其中,华电句容电厂于2019年建成投运烟气碳捕集项目,年捕集二氧化碳能力1万吨,实际已捕集约1100吨、全部以干冰形式外销回用,同时对烟气污染物如SOx、烟尘也能够在碳捕集预处理过程中实现减排。
碳达峰碳中和是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一场全方位、系统性变革,将贯穿现代化建设全过程。报告同时提出,提升全社会低碳意识,加强植树造林,普及低碳生活,让每一名镇江人都成为绿色低碳发展的参与者、推动者、受益者。对此,不少代表呼吁“全民参与”“扛起每个人的责任”。
正如市党代表、市住建局局长宇文家胜所言,“城市建设特别需要全体老百姓共同参与,这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只有共同参与,才能实现‘创新创业福地,山水花园名城’的城市建设目标。”(全媒体记者 朱婕)
编辑:缪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