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无云境九洲,最团圆夜是中秋。”伴着桂花的清香,伴着皎洁的月光,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
中秋源远流长,文化血脉相连。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至明清时,已成为与元旦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2006年,中秋节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于2008年正式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作为文化基因的纽带,家国情怀的相承,中秋佳节也承载着深厚的故乡情、家国情。
最好的中秋,是团圆的味道。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佳节话亲情。中国的节日,向来和家有关,有团圆有关,中秋节更是直接被称为“团圆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月”“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秋是诗意、唯美的,在这个生活节奏加快的时代,因为工作与求学的需要而无法也家人团圆时,我们对古人笔下的中秋诗词或许更有了深深的共鸣。
习俗因传承而深入人心,文化因庚续而繁荣兴盛。连日来,各地热烈庆中秋,气氛已浓烈:在云南昆明,大街小巷花团锦簇,上百万株花卉和造型烘托出浓厚的节日氛围;在浙江宁波九龙湖镇,来自德国、巴基斯坦、俄罗斯的国际友人跟着当地居民学习做月饼、画牡丹;在江苏镇江桓王亭公园广场,举办了一场“非遗”主题的中秋活动……神州万里,寰宇内外,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浓浓的中秋味。
在这个最富团圆气象的佳节,家国情怀更激荡人心。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网友们热情喊着“欢迎航天员回家过中秋”;9月19日晚,河南卫视《中秋奇妙游》成功出圈,由家到国,串联起中国人向往的每一种团圆;9月17日以来,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60名学生一直在一线轮岗开展防疫工作……科技成果呱呱坠地、传统文化时尚表达、青年一代勇于担当,见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复兴的铿锵脚步。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从嫦娥奔月的传说,到人造卫星“嫦娥”绕月飞行,科技不仅拉近了地球与星辰的距离,更深深地影响我们的生活;今年9月21日晚20时,《2020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秋晚会》将首次在海外同步播出,让海外受众也能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所经历的时代跨越,正体现在无数家庭的生活变迁之中;家庭的兴旺日盛,也映照出国家的蒸蒸日上。
“人若思念便思念,终会相见。”一轮圆月照家国,无论欢聚一堂,还是明月寄相思,且让我们在一轮圆月下,共许家国团圆的心愿,凝聚起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编辑:缪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