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高专作为一所本地高校,从高处着眼强机制,从小处着手办实事,一方面聚焦学生诉求,打造“管家式”服务模式;一方面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发挥专业和人才优势。如今,学校形成了“123N”的常态化工作机制,“我为群众办实事”在镇江高专也成为一种工作常态。
“123N”常态化工作机制,“1”指1个实施方案——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实施方案;“2”是2个办事主体——校领导、中层正职干部;“3”是3个征集渠道——520服务平台、教代会党代会提案建议、问卷调研;“N”指N个实施督查考核途径,如党委会专题研究、校长办公会推进实施、分管领导牵头落实、校主要领导专项督查、校督查组定期督查、师生满意度反馈、纳入年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赋分等。
学校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试金石和助推器,制定了《实施方案》,全校处级以上干部领办难题64项,机关党员干部申报“高质量服务师生”专项19项,成立“学亚夫、做亚夫”先锋团队3支,着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师生的烦心事。截至目前,38个项目已经办结,19项“高质量服务师生”专项全部通过中期检查,先锋团队在全市基层社区开展活动20多次,赢得了师生的认可和社区居民的赞誉。
解学生急难愁盼 激活一体化育人功能
“老师,学校能不能开设专门的训练课,让我们减减肥啊?”2020年秋学期,有学生建议学校为体胖学生开设训练课,学校体育部立刻研究决定开设减脂班,BMI指数超过28的同学均可报名参加。为了保障减脂健身班工作有序进行,校内外专家协同推进,制定科学运动方案,通过有氧耐力练习、辅助力量练习、饮食营养控制和心理健康干预等方法,专门配备班主任帮助同学们减重。修满一学期减脂课,不仅可以减脂、健身,还能得到3倍于体育课的学分。
“每到饭点,食堂都很拥堵,可以点餐送上门吗?”有学生反映食堂就餐拥堵,后勤部门接单后,两周内通过美团平台开通线上学生食堂点餐服务,学生通过美团平台点餐,配送员将食堂快餐送到指定地点。点餐服务开通3个月,月订单数从300单增长至5013单,月消费金额由4107元增长到66354元,大大缓解了高峰时段食堂就餐拥堵,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和青睐。
针对学生反映党史学习效果欠佳的实际,校党委专题研究,决定将“中国精神”作为党史学习的必修课,计入学分,培训师资团队,组织编写《中国精神学习读本》,建设资源库,筹建VR实训室,线上线下结合立体式推进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
在镇江高专看来,学生的事无小事。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诉求,着眼学生关心什么,聚焦学生需要什么,立足帮助学生解决什么,以最快速度解决并回复学生诉求中的急难愁盼事,激活一体化育人功能。
解乡村振兴所需所盼
提升乡村建设水平
针对乡村建设中的农产品销售、乡村旅游规划、美丽乡村建设、村办企业安全生产中的难点痛点,学校组织专业团队,发挥专业和人才优势,诚解乡村振兴所需所盼,努力提升乡村建设水平。
学校组建了“学亚夫、做亚夫”先锋团队——丹徒区曲阳村农村电商培训及乡村美化团队。团队帮助曲阳村的农副产品包装礼盒、宣传单页进行了设计,派出电商团队到曲阳村帮助拍摄瓜果视频,提高果农电商销售业绩;还对村里的文化墙进行设计绘制,为63名老党员拍摄党员个人形象照。
镇江高专师生还在谷阳镇槐荫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为村中心广场墙绘,针对其“董永与七仙女故事发源地”的七夕文化标签,量身订制文创产品设计服务,策划七夕活动方案,提升旅游文化产业的规划设计水平。
为增强服务能力,提升乡村建设水平,镇江高专教师积极开发课程并上线供农民朋友学习。《农产品包装》《农产品电商品牌策划》等6个课程项目成功入选江苏省乡村振兴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更加厚实了学校助力乡村振兴的自信。(古瑾)
■ 记者感言
随着党史学习教育的不断推进,镇江高专解难题已逐渐进入收尾阶段,但服务师生、助力地方发展永远在路上。
高校是读书育人的地方,一桩桩为民办实事的过程,也正是一堂堂最接地气的“思政课”。相信这种针对性强、“走新”又“走心”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必将凝聚起全体教职工的信念,浸润滋养广大青年学子的心田。
古瑾
来源:京江晚报
图片由镇江高专提供
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