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25年专心做好一件事——追记句容市科技局干部刘学平

2021-08-25 20:30

今日镇江讯 句容市科技局农村科技和社会发展科原科长刘学平,从事农业农村和社会发展科技工作25年。2021年5月9日,句容市科技局农村科技和社会发展科原科长刘学平刘学平因长期积劳成疾,倒在为农服务的一线,生命定格在58岁。仅“十三五”期间,由刘学平推动促成签订的产学研合作协议有70多项,有力推动了农业科技成果在句容落地转化,近1500名农民因此受益走上致富之路。

“这两串葡萄请带到墓前”

“金科,我是老涂,今天是刘科长“百日”,麻烦你将这两串葡萄带到墓前。”15日凌晨6时许,天上下着雨似乎苍天落泪,后白镇永峰葡萄专业合作社的涂永兵站在科技局工作人员金德仁家楼下,从车上搬出一盒葡萄,里面有一串“巨峰”、一串“阳光玫瑰”葡萄被纸袋层层包裹着。

“刘科长说项目实施结束,要及时做好验收准备,5月他会带着专家组来验收葡萄项目,从未食言的他这次爽约了。”涂永兵说完就背过身去,雨水越下越大,打在了他的脸上,分不清哪是雨水哪是眼泪,“葡萄是早上新采的,放在墓前,就当刘科也参与了项目验收,圆我个心愿!”

当天上午9时许,在百鹤陵公墓,刘学平墓旁的青松翠柏郁郁葱葱。因为疫情影响,得知消息的种植户,虽然不能亲自祭拜刘学平而遗憾,大部分人都是请来者代转,一束束鲜花、葡萄以寄哀思,短短20分钟,刘学平墓前已摆满了鲜花、祭品。

“师傅,我来看您了。”科技局综合科张颖不仅是刘学平的同事,也是他带出来的徒弟之一,对刘学平感情很深,她静静地注视着墓碑上的照片三鞠躬后,转身走向刘学平的爱人蒋姿,躬身抱了抱她,即使没有任何语言,但她们都懂。“刘学平乐观豁达,他说过喜欢身边人都开心,没有悲伤。”

同事眼里的“活地图”

16日,距离刘学平去世已经3个月了,记者在句容市科技局看见,悬挂在墙上的农村科技和社会发展科党员示范岗名单上,刘学平的名字依然保留着,谁都不愿意去改动。

“除了个人物品归还了家属,我们总想保留些痕迹,感觉他还在。”一提起刘学平,同事王斌就忍不住流下眼泪,“抬起头,往刘科长办公桌一看,总感觉他还坐在那。我们都不相信,那个大大咧咧、爱说爱笑的老科长,居然真的不在了。”

“他来科技局25年就专心做好一件事,科技服务农民,一心全都记挂在农民身上,在过去没有大数据的情况下,全句容的农业项目都记在了他的脑袋里。”王斌回忆起刘学平生前事迹,总有说不完的话。在贯彻落实省“送科技下乡 促农民增收”活动中,刘学平全程参与研究布置科技下乡活动事宜,深入各乡镇摸排农户对专家、技术等方面需求情况,广泛征集科技下乡项目。同时,多方协调,邀请到镇江农科所果树研究室原主任糜林研究员,在后白镇举办“砂梨水平棚架优质高效生产技术”培训班,讲授砂梨水平棚架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累计接待群众400余人次,满足了农民群众增强科技致富本领的需求。

“我开车送刘科长去镇江高铁站,他一路上都在交代当下科室工作,包括农业科技项目验收、项目申报等,逐一交代,生怕遗漏什么。”金德仁双眼通红:直到生命终结的那一刻,他心里装着的都是农业科技政策出台和农业科技项目的推进,对于个人和家庭,却没来得及留下一句遗言……

“当他出差了,就好受点了”

“如果当他一直出差,心里就不会那么难过了。”15日,这是蒋姿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还有他的牙刷、毛巾,都还按照他的习惯摆在那里,他喜欢干净。今天过后,也该全部收起来了。

从刘学平生前三里井老家开车前往百鹤陵公墓的路上,蒋姿一直看向窗外,没说一句话,不过20分钟的路程,对她来说,这次“相见”却是天人永隔。

“母亲是外来媳妇,对父亲很依恋。父亲走后,她就把父亲的驾照放在枕头下面,想念时拿出来看看。”女儿刘佳杰哽咽地说,父亲10多岁时就失去了父母,所以从小对我就格外的疼爱,这份爱是他从小对家的渴望,所以,一直希望我能早点成家,却没给我一点压力。如果能见我成家,也许父亲会少个遗憾,也许……

走进刘学平的家,最显眼的是一张全家福。照片上他、妻子和女儿笑容满面。在照片下方的桌子上,整整齐齐摆放着工作笔记。

记者翻开笔记本,上面满满当当地记载着他的工作计划:2017年,浩源生态郭庄厂房搬迁后白;2018年8月,句容厚朴生态新技术;2021年5月,还有35个项目今年验收,7个准备申报镇江的项目要提醒金德仁提前准备……

“刘科虽然走了,但我们会接过接力棒,继续用科技服务农民。”金德仁说。(全媒体记者 庆海 明庭舒 王永全 )

编辑:邓宇

141

今日镇江讯 句容市科技局农村科技和社会发展科原科长刘学平,从事农业农村和社会发展科技工作25年。2021年5月9日,句容市科技局农村科技和社会发展科原科长刘学平刘学平因长期积劳成疾,倒在为农服务的一线,生命定格在58岁。仅“十三五”期间,由刘学平推动促成签订的产学研合作协议有70多项,有力推动了农业科技成果在句容落地转化,近1500名农民因此受益走上致富之路。

“这两串葡萄请带到墓前”

“金科,我是老涂,今天是刘科长“百日”,麻烦你将这两串葡萄带到墓前。”15日凌晨6时许,天上下着雨似乎苍天落泪,后白镇永峰葡萄专业合作社的涂永兵站在科技局工作人员金德仁家楼下,从车上搬出一盒葡萄,里面有一串“巨峰”、一串“阳光玫瑰”葡萄被纸袋层层包裹着。

“刘科长说项目实施结束,要及时做好验收准备,5月他会带着专家组来验收葡萄项目,从未食言的他这次爽约了。”涂永兵说完就背过身去,雨水越下越大,打在了他的脸上,分不清哪是雨水哪是眼泪,“葡萄是早上新采的,放在墓前,就当刘科也参与了项目验收,圆我个心愿!”

当天上午9时许,在百鹤陵公墓,刘学平墓旁的青松翠柏郁郁葱葱。因为疫情影响,得知消息的种植户,虽然不能亲自祭拜刘学平而遗憾,大部分人都是请来者代转,一束束鲜花、葡萄以寄哀思,短短20分钟,刘学平墓前已摆满了鲜花、祭品。

“师傅,我来看您了。”科技局综合科张颖不仅是刘学平的同事,也是他带出来的徒弟之一,对刘学平感情很深,她静静地注视着墓碑上的照片三鞠躬后,转身走向刘学平的爱人蒋姿,躬身抱了抱她,即使没有任何语言,但她们都懂。“刘学平乐观豁达,他说过喜欢身边人都开心,没有悲伤。”

同事眼里的“活地图”

16日,距离刘学平去世已经3个月了,记者在句容市科技局看见,悬挂在墙上的农村科技和社会发展科党员示范岗名单上,刘学平的名字依然保留着,谁都不愿意去改动。

“除了个人物品归还了家属,我们总想保留些痕迹,感觉他还在。”一提起刘学平,同事王斌就忍不住流下眼泪,“抬起头,往刘科长办公桌一看,总感觉他还坐在那。我们都不相信,那个大大咧咧、爱说爱笑的老科长,居然真的不在了。”

“他来科技局25年就专心做好一件事,科技服务农民,一心全都记挂在农民身上,在过去没有大数据的情况下,全句容的农业项目都记在了他的脑袋里。”王斌回忆起刘学平生前事迹,总有说不完的话。在贯彻落实省“送科技下乡 促农民增收”活动中,刘学平全程参与研究布置科技下乡活动事宜,深入各乡镇摸排农户对专家、技术等方面需求情况,广泛征集科技下乡项目。同时,多方协调,邀请到镇江农科所果树研究室原主任糜林研究员,在后白镇举办“砂梨水平棚架优质高效生产技术”培训班,讲授砂梨水平棚架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累计接待群众400余人次,满足了农民群众增强科技致富本领的需求。

“我开车送刘科长去镇江高铁站,他一路上都在交代当下科室工作,包括农业科技项目验收、项目申报等,逐一交代,生怕遗漏什么。”金德仁双眼通红:直到生命终结的那一刻,他心里装着的都是农业科技政策出台和农业科技项目的推进,对于个人和家庭,却没来得及留下一句遗言……

“当他出差了,就好受点了”

“如果当他一直出差,心里就不会那么难过了。”15日,这是蒋姿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还有他的牙刷、毛巾,都还按照他的习惯摆在那里,他喜欢干净。今天过后,也该全部收起来了。

从刘学平生前三里井老家开车前往百鹤陵公墓的路上,蒋姿一直看向窗外,没说一句话,不过20分钟的路程,对她来说,这次“相见”却是天人永隔。

“母亲是外来媳妇,对父亲很依恋。父亲走后,她就把父亲的驾照放在枕头下面,想念时拿出来看看。”女儿刘佳杰哽咽地说,父亲10多岁时就失去了父母,所以从小对我就格外的疼爱,这份爱是他从小对家的渴望,所以,一直希望我能早点成家,却没给我一点压力。如果能见我成家,也许父亲会少个遗憾,也许……

走进刘学平的家,最显眼的是一张全家福。照片上他、妻子和女儿笑容满面。在照片下方的桌子上,整整齐齐摆放着工作笔记。

记者翻开笔记本,上面满满当当地记载着他的工作计划:2017年,浩源生态郭庄厂房搬迁后白;2018年8月,句容厚朴生态新技术;2021年5月,还有35个项目今年验收,7个准备申报镇江的项目要提醒金德仁提前准备……

“刘科虽然走了,但我们会接过接力棒,继续用科技服务农民。”金德仁说。(全媒体记者 庆海 明庭舒 王永全 )

编辑:邓宇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