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窦永敏:与梨为伴 奋斗人生

2021-08-25 17:52

今日镇江讯 在句容的农场主圈子里,说起砂梨种植哪家好,大多数人立马会想到窦永敏。这个占地50亩的小布梨家庭农场的负责人,用近20年的汗水,书写了与梨为伴,奋斗人生的甜蜜故事。

在和种梨发生交集之前,窦永敏是粮食战线的工作人员。本以为一辈子就和收粮卖粮打交道的他,却在38岁的当口遭遇了“下岗”风潮。在面临人生的重新选择时,他与梨结缘,打开了新的奋斗之门。

2003年,失业半年的窦永敏一直在思考该干什么,也在句容周边转悠过,期间,他被全国劳模方继生、杨修林的故事吸引,决定在农业上干出样子。

干农业谁都可以,但选择什么方向,怎样科学地去干,就得有专家指点。在市农科院已故果树专家糜林的指点下,他将创业目标放在了梨产业上。“当时,糜林主任引进了‘三水’梨,这是日本的三个砂梨品种,按照成熟时间的先后,分别是‘新水’‘幸水’‘丰水’,具有肉质细嫩爽口,风味浓甜似蜜,汁水特多的特点,很受消费者欢迎。同时,糜主任也是这三个品种的主要引进者,由他指点,我相信一定能成功。”

流转土地,平整坡地,挖掘池塘,正值年轻力壮的窦永敏在创业路上走得格外有劲。“根据糜主任的建议,我没有盲目求大,而是选择30亩这个适中的面积,加上资金有限,这个面积也在我能承受的范围内。”窦永敏回忆道,搭建水平棚架,买苗,施肥,当一株株树苗完好栽种进园后,心里无比踏实,也有些期待。“梨树要3年时间才能挂果,这期间每亩要投5000多元成本,对我不是个小数字,我很期待3年后会给我什么惊喜。”

寒来暑往,三个春秋冬夏,在糜林的精心指导下,窦永敏的梨子种得格外顺利,即便面对自然灾害,依旧是稳稳当当的度过,没有受到严重损失。

2005年,梨子上市,也让窦永敏坐了一趟过山车。“当时,本地市场是大都是几毛钱一斤的砀山梨,我也不知道自己的梨能卖多少钱。通过送品尝,做试吃,我种植的砂梨口感得到消费者的认可,逐渐打开了市场,梨子卖出了一盒50元的高价,销售火爆。” 窦永敏得意的说,当时一季就赚了7.5万元,亩均效益2500元,这可比外出打工挣的多多了。

路子走对了,剩下的就是如何走得更好。在糜林的指导下,窦永敏的梨子种得越发仔细,有机肥压树、绿色理念管理,梨园的生态越来越好,园子里散养的鸡都显得特别有活力。“2007年,看着效益这么好,也在糜林主任的支持下,我把种植面积扩大至50亩,并增加了翠冠和秋月这两个新品种。”窦永敏告诉记者,“三水”梨的销售,从7月中下旬到只9月初就结束了,但有了最早熟的“翠冠”和最晚熟的“秋月”后,果园的销售周期从7月初一直可以拉长到中秋。

面积的增大,伴随的是销售模式的转变。“过去,我的销售是以单位团购为主,到2013年开始,销售主体逐渐向企业老板和个人消费者转变,这两年,更多的是以微信朋友圈中老客带新客的模式销售,回头客越来越多。”按理说,回头客越来越多,效益也会越来越好。但窦永敏给记者算了笔“账”,梨子的销售价格多年未变,2021年才从50元一盒涨至60元一盒,同时,梨园每年要雇佣4-5名长期工人,人均工资3万余元,忙的时候还得雇临时工,加上农资价格的上涨,效益真是逐年下滑。

虽然钱包没有以前鼓了,但对梨的热爱,窦永敏却从未动摇。“我靠着种梨实现了致富奔小康,十几年的陪伴,早已感情深厚,我要做的,是将这个产业打造的更好。”2020年,窦永敏成为全省首批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今年8月,赵亚夫也来到果园,指导他筹备打造后白砂梨专业合作社,引导当地梨产业从找政府向找市场转变,统一质量标准,抱团走市场,这就是他未来的奋斗目标。(全媒体记者 周迎)

编辑:缪小兵

85

今日镇江讯 在句容的农场主圈子里,说起砂梨种植哪家好,大多数人立马会想到窦永敏。这个占地50亩的小布梨家庭农场的负责人,用近20年的汗水,书写了与梨为伴,奋斗人生的甜蜜故事。

在和种梨发生交集之前,窦永敏是粮食战线的工作人员。本以为一辈子就和收粮卖粮打交道的他,却在38岁的当口遭遇了“下岗”风潮。在面临人生的重新选择时,他与梨结缘,打开了新的奋斗之门。

2003年,失业半年的窦永敏一直在思考该干什么,也在句容周边转悠过,期间,他被全国劳模方继生、杨修林的故事吸引,决定在农业上干出样子。

干农业谁都可以,但选择什么方向,怎样科学地去干,就得有专家指点。在市农科院已故果树专家糜林的指点下,他将创业目标放在了梨产业上。“当时,糜林主任引进了‘三水’梨,这是日本的三个砂梨品种,按照成熟时间的先后,分别是‘新水’‘幸水’‘丰水’,具有肉质细嫩爽口,风味浓甜似蜜,汁水特多的特点,很受消费者欢迎。同时,糜主任也是这三个品种的主要引进者,由他指点,我相信一定能成功。”

流转土地,平整坡地,挖掘池塘,正值年轻力壮的窦永敏在创业路上走得格外有劲。“根据糜主任的建议,我没有盲目求大,而是选择30亩这个适中的面积,加上资金有限,这个面积也在我能承受的范围内。”窦永敏回忆道,搭建水平棚架,买苗,施肥,当一株株树苗完好栽种进园后,心里无比踏实,也有些期待。“梨树要3年时间才能挂果,这期间每亩要投5000多元成本,对我不是个小数字,我很期待3年后会给我什么惊喜。”

寒来暑往,三个春秋冬夏,在糜林的精心指导下,窦永敏的梨子种得格外顺利,即便面对自然灾害,依旧是稳稳当当的度过,没有受到严重损失。

2005年,梨子上市,也让窦永敏坐了一趟过山车。“当时,本地市场是大都是几毛钱一斤的砀山梨,我也不知道自己的梨能卖多少钱。通过送品尝,做试吃,我种植的砂梨口感得到消费者的认可,逐渐打开了市场,梨子卖出了一盒50元的高价,销售火爆。” 窦永敏得意的说,当时一季就赚了7.5万元,亩均效益2500元,这可比外出打工挣的多多了。

路子走对了,剩下的就是如何走得更好。在糜林的指导下,窦永敏的梨子种得越发仔细,有机肥压树、绿色理念管理,梨园的生态越来越好,园子里散养的鸡都显得特别有活力。“2007年,看着效益这么好,也在糜林主任的支持下,我把种植面积扩大至50亩,并增加了翠冠和秋月这两个新品种。”窦永敏告诉记者,“三水”梨的销售,从7月中下旬到只9月初就结束了,但有了最早熟的“翠冠”和最晚熟的“秋月”后,果园的销售周期从7月初一直可以拉长到中秋。

面积的增大,伴随的是销售模式的转变。“过去,我的销售是以单位团购为主,到2013年开始,销售主体逐渐向企业老板和个人消费者转变,这两年,更多的是以微信朋友圈中老客带新客的模式销售,回头客越来越多。”按理说,回头客越来越多,效益也会越来越好。但窦永敏给记者算了笔“账”,梨子的销售价格多年未变,2021年才从50元一盒涨至60元一盒,同时,梨园每年要雇佣4-5名长期工人,人均工资3万余元,忙的时候还得雇临时工,加上农资价格的上涨,效益真是逐年下滑。

虽然钱包没有以前鼓了,但对梨的热爱,窦永敏却从未动摇。“我靠着种梨实现了致富奔小康,十几年的陪伴,早已感情深厚,我要做的,是将这个产业打造的更好。”2020年,窦永敏成为全省首批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今年8月,赵亚夫也来到果园,指导他筹备打造后白砂梨专业合作社,引导当地梨产业从找政府向找市场转变,统一质量标准,抱团走市场,这就是他未来的奋斗目标。(全媒体记者 周迎)

编辑:缪小兵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