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 “实在是太感谢你们!如果不是你们投资700多万元帮我们村建设高标准农田,今年我们将有近一半的水稻面积受灾,现在是一分地都没有被淹!”8月17日上午,丹阳市珥陵镇新庄村党委书记虞福贵代表全村4000多名村民,将一面写有:“铺就高效农田路,情系三农解百忧”的锦旗送到了丹阳市农业农村局副书记、副局长、市扶贫办主任聂晴的手中,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新庄村地处茅山老区、因地势低洼而被称作是“锅底村”。作为是一个纯农业村,村集体经济薄弱,满打满算一年收入81万元,在全镇10个村里排名倒数。由于村里的土质是沙土,沟渠容易坍塌,水系杂草丛生,排水不畅,年年都有农田被淹。“1991年大水时,我们村的水深比高灶台还高,许多农户的灶台被水浸泡都倒塌了!”说起不堪回首的往事,虞福贵连连摇头。
“如果仅靠我们村集体的力量,就是十几年不吃不喝,也凑不出这么多钱来搞高标准农田建设!”令虞福贵没想到的是,在珥陵镇党委政府的全力争取下,丹阳市农业农村局将新庄村的5500亩耕地列入了省和镇江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不用村里掏一分钱,新建衬砌渠道近18公里,暗渠2公里多;新建和改造泵站3座,大大提升了排灌能力,让水流得进来,也能排得出去;另外新建田间机桥118座,让各种大型农机设备都能下田作业,还将村里的砂石路、烂泥路全部进行了硬化,让村民的“行路难”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
从去年10月份动工建设,到今年4月份建成,并通过镇江市级验收。没想到新庄村当年就受益颇丰:“在24小时内降雨达100毫米就属于特大暴雨,在今年7月27-28日,丹阳降雨量达196毫米,如果是换作往年,新庄村将有近一半的稻田都会受灾,但是自从搞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后,这个村没有一分地受灾,平均每亩地还可以增产100斤以上。”珥陵镇党委副书记束红益介绍道。
建设高标准农田,既能方便村民的日常出行、农田生产作业、庄稼丰收,同时也保证旱期实现对农田的灌溉,使基本农田筋强骨壮,提高农田耕种作业效率,增强抗灾能力,为农业增产增收提供有力支撑,真正做到藏粮于地,让饭碗更牢地端在自己手中。据了解,“十三五”期间,丹阳市农田建设项目投入各类资金2.22亿元,新建高标准农田面积近8万亩。新建硬化渠道162多公里,新建或改建农用电灌站15座,新建桥涵闸4277座,埋设管道近20公里,新建砼道路36公里多,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31.23万公斤。截至2020年末,丹阳市已建成高标准农田57万多亩,占耕地面积的74.3%,名列镇江第一。
聂晴表示:“助力乡村振兴,高标准农田建设踩准了三农工作的节拍。‘十四五’期间,丹阳还将再新建高标准农田2.5万亩左右,并确保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全覆盖,不断夯实粮食安全保障基础,全力书写新时期农田建设的高质量答卷。”(张辉 眭小花)
编辑:何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