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 “2021年,戴庄村越光有机再生稻头季收割、开镰!”8月7日,随着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的一声令下,两台轻盈小巧的收获机驶入我市句容戴庄南庄自然村的稻田,在田间灵活敏捷地前行转弯。
这两台价值30万元的新农机,全名叫作“4LZ-6.0低碾压率再生稻联合收割机”,是江苏大学捐赠给戴庄村、为越光有机再生稻量身订制的新农机,这也是今年以来,戴庄村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取得的最新成果。
“您看它,履带变窄了,只有35厘米,割副加宽到了2.8米,保证了小身型、低碾压、高产量。”收割机研发者、江苏大学农业工程学院李耀明教授介绍,他们根据戴庄越光稻硬地收割、留茬高度的实际情况,今年又改进了农机,进一步加宽割副、缩窄履带,让机器的嘴更“宽”、脚更“细”、身更“轻”,“这样就保证了碾压率仅有25%,比传统机型碾压率降低了一半,增产效果更好。”
今年3月,江苏大学党史学习教育的课堂搬到了句容戴庄的田间地头,学校郑重向戴庄承诺捐赠2台低碾压率再生稻联合收割机用于越光稻收割,并组建亚夫智能农机创新服务团队,实时跟踪服务。
江苏大学党委书记袁寿其表示:立足于学校农机特色,他们把帮助戴庄解决收获难题,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又一次生动实践。学校和戴庄深入开展校地共建,在“我为群众办实事”中检验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效,用科技创新成果帮助农民丰收、助力乡村振兴。7日,江苏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实践基地也在戴庄村挂牌。
戴庄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姚伟超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戴庄村按照上级部署要求,一级抓一级,层次抓落实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不断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效转化为戴庄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亚夫精神也是党史学习的一部分,戴庄村作为亚夫精神的发源地,更要弘扬好亚夫精神,把为民办实事的成果写在乡村大地上。作为村党委书记的他今年领办了“乡村医疗互助”项目,帮助农民减轻医疗费用的负担;村里两位副书记结合“白沙特色田园”项目修缮乡村道路,确保了村民的生命安全;句容农商行还给戴庄“整村授信”,对合作社普通农户全面建档并给予利率优惠,对戴庄农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持。通过为民办实事,戴庄村让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效真正延伸到基层,为人民服务。
巧结对子,共谋乡村振兴。据了解,戴庄村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注重实效”的原则,近年来和包括江苏大学,江苏农业科技大学、扬州大学在内的多家学校企业共建活动平台、分享工作资源、交流工作经验、解决实际问题,达到“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目标。
“特别是江苏大学一直和我们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交流。”姚伟超还介绍说,“当我们遇到了技术上难题的时候,江苏大学的党员干部们会急我们所急想我们所想,如我们收割有机稻的收割机,往年收割机的履带比较宽,会损失一部分的稻谷,同时也会减少再生稻的产量,这对于农民也是一部分收入的损失;由于我们的有机稻种植较早,成熟的时候刚好是夏季,经常会遇到台风,所以水稻的倒伏现象也经常出现,收割倒伏的水稻比较困难。遇到的这些难题,经过和江苏大学的交流后,他们积极进行技术上的探索,与生产企业共同合作,改良了往年收割机存在的问题,新的收割机已经下田开始收割,产量明显增加。这就是党建引领下的校地共建,提高了学校的创新发展能力,也解决了乡村农业发展的困境。”
隆隆收割声中,金黄的稻谷被低碾压率再生稻联合收割机吞进肚中,田埂边的拖拉机正等待着卸粮,一吞一吐间也预示着戴庄今年又迎来了一个丰收年。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时代楷模赵亚夫老人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他透露:有了这样的收获帮手,明年戴庄将把越光稻种植面积从500亩提升到1000亩,将用三到五年时间,在句容发展越光有机稻15000亩。而未来,以戴庄为代表的全市乡村将和农业发展相关的学校进一步加强党建共建,校地共学共践,为未来农业的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大力量。(栾继业 陈甜甜)
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