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自力更生 发愤图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综述

2021-07-22 08:46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7月21日电 题:自力更生 发愤图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综述

新华社记者赵文君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旧中国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努力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我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物质基础。

矢志践行初心使命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举。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千疮百孔的国民经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党执政后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

银元之战、米棉之战、稳定物价、统一全国财经工作、土地制度改革、封建婚姻制度改革……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用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的信心照亮前行的路,开始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土地改革彻底消灭了在我国延续几千年的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耕者有其田”成为现实。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分期分批开展土改。到1952年底,全国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获得约7亿亩土地。

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定了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政治制度,指明了为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继续奋斗的正确道路。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都已确立。至此,中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在党的带领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是一件有着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激发起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空前激情和冲天干劲。

筚路蓝缕奠基立业

武汉东部的长江之滨,坐落着我国首座钢铁博物馆——武钢博物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一块约40公斤的铁锭。1958年9月,武钢一号高炉投产,第一炉铁水铸成的这块铁锭,凝结着一段在废墟上起步的奋进史,见证了共和国钢铁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辉煌历程。

1953年,中国开始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工业化的道路上迈开大步前进,这是中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目标,是改变中国落后状态而走向富强的关键所在。

自力更生、发愤图强。这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社会主义制度一经确立,就以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有力推进了国家工业化,让新中国的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

1952年,新中国制造的第一台“八一”号蒸汽机车下线投用;1953年,第一代汽油机研制成功填补国内空白;1954年,新中国制造的第一架飞机在南昌首飞成功;1956年,第一批国产“解放”牌载重汽车下线,结束了中国不能批量制造汽车的历史……过去没有的基础工业一个个建立起来,一大批工矿企业兴办起来。

跨越时空、历久弥新。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在党的领导下,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接连涌现,体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而不断走向富强的中坚力量。

铁人王进喜喊出了“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言壮语。以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石油工人,为了早日甩掉中国“贫油”的帽子,以“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决心,建起了我国最大的石油基地——大庆油田。

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科学家,把青春和生命奉献给新中国国防事业。“两弹一星”研制成功,是中华民族为之自豪的伟大成就。

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压迫制度被消灭,新中国确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战胜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颠覆破坏和武装挑衅,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创造辉煌开辟未来

在河南林州市博物馆,收藏着一件国家二级文物——红旗渠劳模任羊成用的除险铁钩。钩面撞击险石时留下的痕迹,镌刻着一段不朽传奇。

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一炮炮炸、一钎钎凿,硬生生在太行绝壁上“抠”出一条千里长渠——红旗渠。用近10年时间,削平1250座山头,开凿211个隧洞,让长达1500多公里的人工天河,穿梭于崇山峻岭之间,林县人民将“顽强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之旗插在了太行山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中国的发展成就是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的,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顽强拼搏、接力奋斗创造的。”

以初心聚民心,以使命汇众力。百年党史,印证着中国共产党和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的光荣历史。

在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中,我们党把解放妇女、发展教育、改善国民健康、生活保障等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集中优势力量积极应对社会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从最薄弱的民生环节入手,以务实的民生政策赢得了民心。

从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到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改变一穷二白的国家面貌;从矢志改革开放,实现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在团结带领人民拼搏奋斗的每一个历史时期、每一个发展阶段,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来源:新华社

编辑:阿奎

68

新华社北京7月21日电 题:自力更生 发愤图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综述

新华社记者赵文君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旧中国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努力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我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物质基础。

矢志践行初心使命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举。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千疮百孔的国民经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党执政后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

银元之战、米棉之战、稳定物价、统一全国财经工作、土地制度改革、封建婚姻制度改革……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用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的信心照亮前行的路,开始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土地改革彻底消灭了在我国延续几千年的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耕者有其田”成为现实。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分期分批开展土改。到1952年底,全国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获得约7亿亩土地。

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定了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政治制度,指明了为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继续奋斗的正确道路。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都已确立。至此,中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在党的带领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是一件有着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激发起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空前激情和冲天干劲。

筚路蓝缕奠基立业

武汉东部的长江之滨,坐落着我国首座钢铁博物馆——武钢博物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一块约40公斤的铁锭。1958年9月,武钢一号高炉投产,第一炉铁水铸成的这块铁锭,凝结着一段在废墟上起步的奋进史,见证了共和国钢铁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辉煌历程。

1953年,中国开始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工业化的道路上迈开大步前进,这是中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目标,是改变中国落后状态而走向富强的关键所在。

自力更生、发愤图强。这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社会主义制度一经确立,就以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有力推进了国家工业化,让新中国的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

1952年,新中国制造的第一台“八一”号蒸汽机车下线投用;1953年,第一代汽油机研制成功填补国内空白;1954年,新中国制造的第一架飞机在南昌首飞成功;1956年,第一批国产“解放”牌载重汽车下线,结束了中国不能批量制造汽车的历史……过去没有的基础工业一个个建立起来,一大批工矿企业兴办起来。

跨越时空、历久弥新。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在党的领导下,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接连涌现,体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而不断走向富强的中坚力量。

铁人王进喜喊出了“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言壮语。以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石油工人,为了早日甩掉中国“贫油”的帽子,以“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决心,建起了我国最大的石油基地——大庆油田。

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科学家,把青春和生命奉献给新中国国防事业。“两弹一星”研制成功,是中华民族为之自豪的伟大成就。

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压迫制度被消灭,新中国确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战胜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颠覆破坏和武装挑衅,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创造辉煌开辟未来

在河南林州市博物馆,收藏着一件国家二级文物——红旗渠劳模任羊成用的除险铁钩。钩面撞击险石时留下的痕迹,镌刻着一段不朽传奇。

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一炮炮炸、一钎钎凿,硬生生在太行绝壁上“抠”出一条千里长渠——红旗渠。用近10年时间,削平1250座山头,开凿211个隧洞,让长达1500多公里的人工天河,穿梭于崇山峻岭之间,林县人民将“顽强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之旗插在了太行山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中国的发展成就是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的,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顽强拼搏、接力奋斗创造的。”

以初心聚民心,以使命汇众力。百年党史,印证着中国共产党和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的光荣历史。

在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中,我们党把解放妇女、发展教育、改善国民健康、生活保障等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集中优势力量积极应对社会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从最薄弱的民生环节入手,以务实的民生政策赢得了民心。

从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到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改变一穷二白的国家面貌;从矢志改革开放,实现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在团结带领人民拼搏奋斗的每一个历史时期、每一个发展阶段,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来源:新华社

编辑:阿奎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