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国多地淡水鱼价格上涨幅度较大,鲫鱼价格翻倍,鳜鱼价格一度比肩牛肉,网友们调侃:“这是咸鱼要翻身了呀!”……江苏一直享有“鱼米之乡”的美誉,难道鱼不够吃了?此番鱼价飙升原因何在?价格还会再涨吗?
鳜鱼变“贵鱼”,淡水鱼价格“跳涨”
“从来没有哪一年,淡水鱼像今年这样价格飙升。”在南京众彩农副产品物流批发中心,记者看到,多家水产商铺的淡水鱼都处于基本售罄状态,做了十多年淡水鱼批发生意的淮安人刘闯告诉记者:“从年初开始,几乎所有鱼类都在涨价,四大家鱼中的花鲢往年正常批发价为七八块钱一斤,现在要卖十二三块钱一斤;草鱼去年同期只卖8块钱,已经涨到12块钱一斤,前两天能卖到15块钱一斤。鲫鱼从去年的七八块钱一斤涨到现在的14块一斤。”
在特种水产区,江苏本地产的昂刺鱼从每斤15元涨到18元,而鳜鱼更成为“贵鱼”——从每斤30元一度涨到70元,比牛肉还贵。
特种水产批发行老板乔妹一边统计着当天鳜鱼的销售情况,一边感叹淡水鱼价格普遍上涨带来的批发转售压力,“目前靠着一些饭店、企业食堂和农贸市场的摊贩等进货出货渠道,一天批发三四百斤鳜鱼,还勉强能维持得住,如果继续涨价就不好说了。”
“价格上去了,鱼不好卖了,今年的淡水鱼生意难做!”记者走访多家菜场水产区,鱼贩们都这么说。在南京市建邺区南湖菜市场,水产老板卢小鸽直言,价格涨了一倍,进货减少一半。“往年多的时候每天进货400斤左右,现在不好卖,最多只敢要200斤。”
从全省来看,各地淡水鱼价格上涨已有“燎原”之势。在常州,不少农贸市场水产区售卖的当季淡水鱼类进货价同样普遍上涨,甚至部分鱼类出现了“断货”的情况。
多重原因,撬动价格杠杆
记者多方了解到,我省市面上流通的淡水鱼除了本地产之外,主要来自湖北(以武汉为主)、安徽、浙江、广东、山东等地。此次淡水鱼价格轮番“跳涨”,其背后究竟又有哪些具体原因呢?
“从国内国际大环境来看,疫情、十年禁捕、环保因素、海洋进入休渔期等都对淡水鱼市场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水产系主任刘文斌教授表示,此次淡水鱼价格上涨是多重原因叠加的结果,从供给方面来看,今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正式开始为期十年的全面禁捕,涉及的区域正是国内主要的淡水鱼产地,鱼类供给的数量和种类应声下降;受各地环保政策影响,江河湖泊尤其是饮用水源地网箱养鱼不被允许,养鱼面积锐减;受此前国内疫情影响,不少餐厅酒店对淡水鱼需求减少,加上近期养殖鱼类病害发生率较高,使得上游养殖户因担心风险而减少鱼苗投放;从需求来看,三文鱼、冷冻鱼等国外水产品暂停进口,而出于对冷链食品潜在健康风险的考虑,随着疫情向好,本土的淡水鱼产品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
“水产品属于市场调节价,价格完全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刘文斌认为,鱼类养殖销售也有季节性,每年四五月份,淡水鱼会有小幅上涨,直到10月份集中上市后才会回落。如果从纵向看,物价指数也在上涨,而淡水鱼价格近20年来几乎没动,鱼价也到了该上调的时候。
“当水温处于25℃左右,鱼的觅食欲望最为强烈,生长速度最快,因此到了夏天鱼类增重最快的季节,养鱼户一般不愿意起鱼出塘销售。”昆山周市镇新型职业农民、水产养殖大户朱德胜,今年养殖了300亩加州鲈鱼,塘口价比往年涨了25%-30%,“往年一斤鲈鱼15元左右,今年八两到一斤的鲈鱼17-18元。”朱德胜喜悦之余,也注意到养殖成本上涨了不少,“今年鲈鱼亩产量在3000到3500斤,套养花白鲢亩产量300斤,白鲢塘口价在三块五到四块,花鲢七块五到八块,比往年高20%-30%,但投入的成本,人工、饲料比往年涨了10%左右。养殖纯利润在15%-20%。” 朱德胜表示,商品鱼主要靠自然塘口,发病率增加进一步造成了市场短缺,“鲈鱼的皮肤病,就需要定期用维生素等生物制剂增强体质,鱼饲料价格涨得厉害,鱼价自然也就水涨船高。”
高效“精”养,让鱼米之乡吃鱼不愁
江苏水网密布,湖泊众多,在环保的前提下,科学捕捞将促进渔业稳产高效。
“去年10月1日退捕前,以前不值钱的太湖花鲢、白鲢也成了抢手货。”省太湖渔管办副主任吴林坤说,这三五年内,太湖渔业捕捞产量都在7万吨左右,包括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四大家鱼,鲤鱼、鲫鱼、鳊鱼、太湖三白等。如今,太湖水域收回渔业生产捕捞权,停止捕捞作业,太湖沿岸4市15区(县、市)的49个专业渔村(社区),5370条渔船上的1万多名渔民告别几十年的捕捞生涯。
“退捕不意味不捕,是改无序捕捞为有增殖、有配额的捕捞,更有效地保护好鱼虾资源。” 吴林坤告诉记者,科学捕捞可以带出鱼生长所转化的氮磷等富营养物质,还可以腾出水体空间,“目前渔管办已经到恢复捕捞的千岛湖、查干湖考察学习,未来将制定新的捕捞政策,利用科学捕捞方式对太湖水产有组织地捕捞,实现环保与稳产高效的结合。”
捕捞只是淡水鱼市场的一个补充。虽然太湖湖区退捕,但沿湖现代渔业园,未来仍将持续为市场提供丰富的“太湖水产”。苏州市吴中区临湖镇太湖现代农业示范园渔业基地,目前每个池塘养殖白鱼达5000公斤,生长周期也从常规的两到三年缩短到了一年。苏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张茂友表示,未来将沿太湖周边打造“太湖三白”的优质水产品。
南京海聚水产品批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徐永良告诉记者,“从市场来看,养殖鱼一直都是主流。”江苏渔业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很多市场上的江鲜都是养殖的,通过溯源管理,食用养殖鱼比野生鱼更安全。”
作为鱼米之乡,江苏发展渔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如何通过科学扩大养殖,让江苏人民吃上鱼、吃好鱼?
盐城市是渔业资源大市,去年盐城市水产品总产量、渔业经济总产值等指标均位居全省第一。盐城市海洋与渔业局渔业处处长汤亚高告诉记者,盐城水产品总产量120万吨,占全省24%,是外供“大户”,在短期稳产保供方面,目前正在缩短淡水鱼养殖周期,尽快上市,“过去养到3-5斤,现在2-3斤就上市了。”
从长远来看,盐城将进一步推进生态养殖、促进水产养殖转型升级,积极打造向海经济,“通过生态养殖,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和品质,目前我们增加了鮰鱼、加州鲈鱼等经济鱼类,以及调节水质的花白鲢鱼。实施模式创新,发展塑料网箱等不破坏土壤耕作层的科学养殖方式;建设规模渔业产业带,探索开展深水抗风浪网箱、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渔场建设。”汤亚高说,长江流域重点水域10年禁捕,为沿海渔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过去鱼塘养殖造成了塘水污染,现在环保的限制,既是挑战,也是一次难得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健康生态养殖的机会。”昆山市农业农村局局长于德山说,昆山全市6万亩水产养殖面积,70%是虾蟹,只有30%是鱼及其他品种,养殖鱼还满足不了当地居民需要,但特色优质水产品可以外供,“现在我们阳澄湖生态高效渔业产业园3万亩,整个园区都是湿地,我们建立了三级循环系统,实现渔业园区生态大循环,生态环境改变了,水质达标,最终,好水才能养得出好水产。”
“让老百姓吃上好的水产品,是我们渔业从业者的一个根本性任务。”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所水产室副主任王宣朋说,各地渔业管理和科研单位应积极推动渔业种质资源调查,因地制宜开发好各地名优土著品种,丰富老百姓餐桌;各水产推广部门也需要加大新品种的开发与引进力度,积极推广良种、良法、良药以提高水产品质量;渔业科研单位也需联合攻关,聚焦水产种业,解决“卡脖子”问题,多方合力做好引种、育种、优质苗种繁育等一系列工作,保障供给。
来源:交汇点
编辑:缪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