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孔国娣:用爱与责任守护孩子的笑脸

2021-06-30 20:58

今日镇江讯 她和生命赛跑,打破医生对她生命只剩一年的论断;她和时间赛跑,从一个喜欢带着孩子们唱歌跳舞的乡村教师迅速蜕变成全国模范教师。她叫孔国娣,是镇江市宜城小学校长。

“我的理想谈不上远大,就想做一名好老师。”从走上讲台的那天起,孔国娣就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努力。1997年,孔国娣正值事业上升期,可是命运却与她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检查报告上‘肿瘤,恶性可疑’几个大字瞬间击碎了我的梦想,我一个人在医院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医生推断,她的生命少则半年,多则一年。手术后,漫长的化疗过程异常痛苦,她每天都对自己说:“挺一挺,冲过去。我要回到校园,继续实现做个好老师的理想!”那一年,她刚满23岁。

在病魔面前,实现“当一名好老师”的梦想何其艰难。“只要有一点力气,我就让家人用自行车推着我到学校看看,哪怕是嗅一嗅教室的味道也好。” 在与病魔的斗争中,孔国娣依旧捡拾着自己的“梦想碎片”,给予她战胜病魔力量的不仅有家人,还有她挚爱的学生们。“下雪的日子里,孩子们步行七、八里路来探望我,这份情谊鼓舞着我,我一定要重新和孩子们在一起,陪伴他们成长!”

三年后,她奇迹般地重新走上了熟悉的讲台,回到了可爱的孩子们中间。回到了她挚爱的校园,孔国娣一心扑在工作上。她主创并推动三山小学开展田歌特色教育“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特”。她牵头编排的节目先后参加了全国、省、市演出二十多场,其中的《丹徒田歌》节目一路拾级而上,获得全国第二届中小学艺术展演一等奖。教育系统组织“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的说课比赛,时任副校长的孔国娣主动请缨。“前前后后准备了一个月的时间,白天工作,晚上准备比赛。常常是晚上改稿子、背稿子,背着背着就睡着了,醒了拿起枕边的稿子再背。”凭着这种“啃硬骨头”的劲头,孔国娣在比赛中一举获得了国家级一等奖。后来,又逐步成长为市骨干教师、市学科带头人,并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

“也曾有机会可以调动工作,到机关工作,但是我还是婉言谢绝了。我的根就在校园里,能每天看到孩子们的笑脸就是最让我感到满足的事。”这些年,孔国娣逐步走上教育管理岗位,先后担任过上党中心小学、高资中心小学的校长。“我感到肩头的责任更重了,要对得起全校千百个家庭的托付!我要带领我的老师们,努力办孩子喜欢、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家门口的好学校。”2017年9月,宜城小学成立之初,教师来自区内外15所学校,学生从省市区二十多所学校转入,磨合的难度非常大。孔国娣几乎每天早上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开学校,耐心听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建议和意见、深入了解老师们的教学风格。“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宜城小学只用了短短的一个半月的时间,就顺利渡过了磨合期。”

一个人可以走得更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作为校长的孔国娣,迅速行动,建立起“孔国娣劳模团队创新工作室”,她全面整合学校资源,鼓励动员学校教师加入劳模团队中,在劳模精神这面旗帜的引领下,全校教师树立“一盘棋”的意识。她积极谋划,给教师们提供各种提高业务素质、展示才能的舞台。学校的教师们总说:“孔校长在精神上引领我们,生活上关心我们,专业上指导我们,她总能传递给我们满满的正能量”。办学3年多时间,宜城小学连续三年考核优秀,一跃成为丹徒地区家长心中热门的学校。

作为一名资深的教育工作者,孔国娣始终没有忘记立志成为一名学生和家长喜爱的好老师的初心。从教29年来,孔国娣每次工作调动最舍不得的就是孩子们。“看着孩子们恋恋不舍的眼神,我深深的知道,金杯银杯,不如孩子的口碑!有了家长和孩子的肯定,我前行的脚步更加坚实!”孔国娣说,她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孜孜以求,超越自我,献寸心于三尺讲台,用我的行动为心中的党旗增光添彩!”(全媒体记者 曹源)

编辑:陈路

41

今日镇江讯 她和生命赛跑,打破医生对她生命只剩一年的论断;她和时间赛跑,从一个喜欢带着孩子们唱歌跳舞的乡村教师迅速蜕变成全国模范教师。她叫孔国娣,是镇江市宜城小学校长。

“我的理想谈不上远大,就想做一名好老师。”从走上讲台的那天起,孔国娣就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努力。1997年,孔国娣正值事业上升期,可是命运却与她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检查报告上‘肿瘤,恶性可疑’几个大字瞬间击碎了我的梦想,我一个人在医院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医生推断,她的生命少则半年,多则一年。手术后,漫长的化疗过程异常痛苦,她每天都对自己说:“挺一挺,冲过去。我要回到校园,继续实现做个好老师的理想!”那一年,她刚满23岁。

在病魔面前,实现“当一名好老师”的梦想何其艰难。“只要有一点力气,我就让家人用自行车推着我到学校看看,哪怕是嗅一嗅教室的味道也好。” 在与病魔的斗争中,孔国娣依旧捡拾着自己的“梦想碎片”,给予她战胜病魔力量的不仅有家人,还有她挚爱的学生们。“下雪的日子里,孩子们步行七、八里路来探望我,这份情谊鼓舞着我,我一定要重新和孩子们在一起,陪伴他们成长!”

三年后,她奇迹般地重新走上了熟悉的讲台,回到了可爱的孩子们中间。回到了她挚爱的校园,孔国娣一心扑在工作上。她主创并推动三山小学开展田歌特色教育“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特”。她牵头编排的节目先后参加了全国、省、市演出二十多场,其中的《丹徒田歌》节目一路拾级而上,获得全国第二届中小学艺术展演一等奖。教育系统组织“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的说课比赛,时任副校长的孔国娣主动请缨。“前前后后准备了一个月的时间,白天工作,晚上准备比赛。常常是晚上改稿子、背稿子,背着背着就睡着了,醒了拿起枕边的稿子再背。”凭着这种“啃硬骨头”的劲头,孔国娣在比赛中一举获得了国家级一等奖。后来,又逐步成长为市骨干教师、市学科带头人,并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

“也曾有机会可以调动工作,到机关工作,但是我还是婉言谢绝了。我的根就在校园里,能每天看到孩子们的笑脸就是最让我感到满足的事。”这些年,孔国娣逐步走上教育管理岗位,先后担任过上党中心小学、高资中心小学的校长。“我感到肩头的责任更重了,要对得起全校千百个家庭的托付!我要带领我的老师们,努力办孩子喜欢、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家门口的好学校。”2017年9月,宜城小学成立之初,教师来自区内外15所学校,学生从省市区二十多所学校转入,磨合的难度非常大。孔国娣几乎每天早上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开学校,耐心听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建议和意见、深入了解老师们的教学风格。“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宜城小学只用了短短的一个半月的时间,就顺利渡过了磨合期。”

一个人可以走得更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作为校长的孔国娣,迅速行动,建立起“孔国娣劳模团队创新工作室”,她全面整合学校资源,鼓励动员学校教师加入劳模团队中,在劳模精神这面旗帜的引领下,全校教师树立“一盘棋”的意识。她积极谋划,给教师们提供各种提高业务素质、展示才能的舞台。学校的教师们总说:“孔校长在精神上引领我们,生活上关心我们,专业上指导我们,她总能传递给我们满满的正能量”。办学3年多时间,宜城小学连续三年考核优秀,一跃成为丹徒地区家长心中热门的学校。

作为一名资深的教育工作者,孔国娣始终没有忘记立志成为一名学生和家长喜爱的好老师的初心。从教29年来,孔国娣每次工作调动最舍不得的就是孩子们。“看着孩子们恋恋不舍的眼神,我深深的知道,金杯银杯,不如孩子的口碑!有了家长和孩子的肯定,我前行的脚步更加坚实!”孔国娣说,她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孜孜以求,超越自我,献寸心于三尺讲台,用我的行动为心中的党旗增光添彩!”(全媒体记者 曹源)

编辑:陈路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