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大思政课照进田间地头 知行合一青年笃志奋斗

2021-06-21 17:19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6月21日电 (记者 曾繁华)“‘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今年两会期间,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

最鲜活的大思政课为什么不在书本之中?“00后”怎样看待思政课?能发“弹幕”的思政课又是什么样子的?

6月18日,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办的“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启动仪式,为上好大思政课提供了诸多真知灼见与鲜活案例。

火与种:学习榜样红色传承 不忘初心强国担当

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是一代一代中华儿女创造和积淀出来的,也需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从北大红楼到嘉兴红船,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红色基因在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中接续传承。”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央网信办主任、国家网信办主任庄荣文在启动仪式上表示,当代中国青年是生逢盛世、肩负重任的“强国一代”。“强国一代”,首先就是信仰要强、价值观要强,这就需要不断加强对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

大思政课,正是接续传承红色基因的载体之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付丽莎,讲述了学生王楠的故事。

王楠读初一那年,神舟七号首次实现太空行走。她从新闻中得知,当时翟志刚出舱时,飞船响起了火灾警报。三位航天员抢先把国旗带出舱外,跳过了原计划中先取回舱外实验装置的步骤,提前在太空展示国旗。航天员们说:“如果真回不来了,就把这舞动国旗的画面,当作我们的永别吧。”

王楠大受触动,从此将航天人视作榜样。高考填志愿时,她把6个平行志愿的首选专业全部写成“测控”,就是为了离航天事业近一点。如今,硕士毕业的王楠如愿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航天工作者。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北航常常把航天系统的诸多总设计师邀请回来做讲座。“天边”不如“身边”,“身教”胜于“言传”。在付丽莎看来,让那些远在“天边”的人物榜样,走到学生“身边”,走进学生心里,便可能播下一颗又一颗的种子,未来便能开出照亮中国航天璀璨星空的花朵——这,就是大思政课的意义之一;这,就是传承。

这种传承超越时空,无关生死。

启动仪式前一天,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参加启动仪式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透露:发射前两天,他送乘组到发射场,和航天员一起去了东风烈士陵园缅怀先烈。

杨利伟告诉现场观众,陵园烈士的平均年龄不过二十几岁,“我想,正是有了他们的默默奉献,才有了今天我们航天员遨游太空。”

“去年2月,武汉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我在中国青年网上看到武汉第六中学学生写的《中国震撼》这本书的读后感,感到非常高兴。”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讲述了自己与两个中学生的因缘际会,他为孩子们从小矢志报国而欣慰,“孩子们说‘没有那些奋战在一线的勇士们,就没有我们静好的学习时光,就没有国家的稳定。我更明白了学习的意义。因为我想成为他们那样对社会有用的人。’”

他在看到读后感的当天晚上就给孩子们写了回信,并在启动仪式现场夸赞受邀前来的两位中学生代表“好样的”。

大思政课,正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与学:社会大课堂 励志最鲜活

讲好大思政课,意义重大。然而,“上好思政课,真是太难了。”回忆起当年学生对思政课不感兴趣的往事,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培永至今心绪难平。

一段难忘的经历,给了他最重要的启发。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大马院。一位同学问总书记:“您学习马克思主义有什么好的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从自己当年被父亲要求写读书笔记开始,谈到了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谈到了坚持做到一物不知,深以为耻。

“实际上,总书记正是给我们上了一堂很好的思政课。”陈培永说,“他没有直接告诉同学们‘要如何做’,但同学们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这不正是思政课铸魂育人、立德树人最好的打开方式吗?”

在他看来,思政小课堂离不开社会大课堂。启动仪式上,他介绍北大田间地头的大思政课时,谈起了一次经历。

2019年6月,陈培永带着不同学院的50多名学生,到山东开展思政实践课。在红嫂革命纪念馆,听到“沂蒙大姐”李桂芳用门板架设人桥,支援孟良崮战役的感人故事时,平时嘻嘻哈哈的“00后”们掉下了眼泪,自己也被学生们的情绪深深触动。

“最鲜活的思政课,不是干巴巴的书本,而是亿万中国人写在祖国大地上的青春华章。”他说。

最鲜活的大思政课,“到课率”“抬头率”自不必说,关乎学生真听真信真做的“点头率”也特别重要——对团中央青年讲师团成员、思政教师岳松而言,这还不算完。

“我还有第四个数据指标——弹幕率。”岳松说,“弹幕就是个探针,能探测出思政课选题的角度、课题的热度,和大家的态度。弹幕可以给课程提供很多优化帮助。”

那边弹幕互动欢乐多,这边问卷调查够硬核。据中国青年报党委书记张坤介绍,今年6月,中国青年报社面向全国238所高校2270名大学生发起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大学生高度认可思政课的原因包括:思政课让我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有助于我的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的提高,让我了解党的相关理论与历史等;网络思政“因受地域、时间限制较少”等原因受到大学生好评。

“基于网络社交媒体平台进行的党史故事创作,对大思政课而言,也可以是一种丰富细节、增加趣味的补益。”微博党史故事创作达人@温伯陵 对中国青年网记者表示,喜欢看故事是人的天性,尤其是跌宕起伏和激动人心的奋斗故事。先辈和当代党员的真实细节故事,描述了他们努力奋斗的过程,让他们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出现在读者面前,从而让党史故事和读者产生情感共鸣,实现寓教于乐、寓教于情。

大学之外,中学的思政教育同样不能忽视。

“中学生就是未来的大学生,且正处于‘叛逆期’‘三观’形成期,我觉得,思政教育对于他们而言,更需要的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参加启动仪式的陈莹兼顾武汉六中教务管理与语文教学,她对中国青年网记者表示,很希望高校能将优质思政课以合适的方式,下沉到中学去。

为了青年学子树立远大理想,不论大学中学,老师们都尽心竭力希望能为学生们带来有趣有料的大思政课。

“思政课教的是人,赢的是心。”陈培永说。

“种种尝试,只为学生笃立鸿鹄之志!” 岳松深有同感。

知与行:畅饮真理醍醐灌顶 脚踏实地奋斗前进

“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

五年前,北大女生樊静蓉现场听到习近平总书记这句勉励时,直感“醍醐灌顶”,也因此有了走出书斋、走向广阔天地的勇气。

后来,她以“重庆市渝北区玉峰山镇玉峰村党委书记助理”的身份,出现在了18日的启动仪式上。

“我决定了,到实践中去激扬自己的理想!到最贴近人民和泥土的地方来践行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这个学得一口流利重庆话的云南女孩说到做到,如今带着村民做大做强了集体经济。“跟党走,才能把日子过好”,已经成了村里一句响亮的口号。

“从乡村回到校园,我想,我可以自信地说一句:我走出去了,我尝试了,我没有辜负北大在我心中播下的马克思主义的火种!”樊静蓉动情地说。

同为北大女生,宋玺也选择了“走出去”,只不过采取了一种颇富戏剧性的方式——大三下学期,这位运动型校园歌手、飒爽的电台主播,瞒着家人报名参军了。

“我想当兵,去尝试一种讲纪律、担责任的生活。”宋玺说。

有人说这孩子疑似迟来的“青春期叛逆”,宋玺大不以为然。在她看来,参军报国“是用‘自讨苦吃’的方式,去寻找缺失的价值和意义。”她说:“个人成长依托民族命运,人生价值汇入时代洪流,这是北大的精神,更是北大的传统。”

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并体现到了北大思政课的教学设置上。2019年起,北大开设了思政实践课程,引导学生在革命老区、抗疫前线、改革前线感受爱国主义精神建设和发展,不断增强“四个自信”。目前,北大有2200多名本科生扎根基层一线,将青春的奋斗篇章写到了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思政课的魅力,不仅在于课堂上“畅饮真理”的酣畅,更在于习得“真理”后眼中有光望远方、脚下沾泥扎基层的知行合一。

宋玺退伍返校后,登上了学校的思政课讲台。她会坦言训练的伤痛,更推崇保家卫国的荣光。宋玺的学妹——曾写下《感谢贫穷》的王心仪,正是听了她的思政课后,立下了参军志向。如今,王心仪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海军战士。

就这样,一朵云推动着另一朵云,找到了心中的天空。

苗与圃:青年成才谱华章 奋斗路上不孤单

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奋斗路上,青年永不孤单。

早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便强调:“全党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他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信任青年、热情关心青年、严格要求青年,为青年驰骋思想打开更浩瀚的天空,为青年实践创新搭建更广阔的舞台,为青年塑造人生提供更丰富的机会,为青年建功立业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开展这次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就是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推动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网络新课堂结合起来,引导广大青年赓续红色血脉,担当时代使命,用青春书写新时代的精彩华章,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央网信办主任、国家网信办主任庄荣文表示,希望此次活动注重思想引领,唱响网上青春主旋律;注重价值涵养,激发网上青春正能量;注重守正创新,塑造网上青春话语态;注重增信释疑,当好网上青春方向标。

“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善用‘大思政课’的重要要求,对新时代加强青年思想政治引领再次发出动员令。共青团责无旁贷,我们将突出团的特色,努力发挥作用。”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贺军科表示,要推出更多符合青年接受习惯的新媒体产品,广泛组织线上线下交流活动,不断丰富线下实践活动,以本次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的启动为契机,引领青少年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我们共同上了一堂聚焦‘育新人’、突出‘网特色’、汇聚‘年轻态’、传递‘正能量’的‘大思政课’,令人耳目一新。”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翁铁慧表示,当代大学生是自带网络基因的一代,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关键课程,必须与互联网深度融合。要坚持学用结合、内外结合、专兼结合、统分结合。大思政课一定要与社会实践和现实生活相结合。必须积极而又充分地调动各方面资源支持思政课建设。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邱水平表示,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和指引下,北京大学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探索并形成了具有北大特色的思政育人体系。思政课之大,不仅需要传统的课堂教育,也要积极适应时代发展,运用新技术开展“云上思政”。面向未来,要积极顺应“互联网+”教育时代潮流,充分利用“云上思政”的新契机,改革创新思政教育育人模式,引领广大青年扎根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从今天起,中央网信办传播局将与各承办、协办单位一起组织策划系列活动,在七一建党百年、十一国庆节、毕业季、招生季、就业季、开学季等时间节点接续展开。” 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牛一兵表示,活动将推出新媒体产品;形成“大思政课”网上宣传机制;打造“云思政”网上宣传平台;举办主题研讨,让“青春理想”在网络空间构筑家园,让“青春梦想”在屏间指尖激荡心灵。

“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由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北京大学主办,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教育部社科司、中国青年报社承办,中国青年网、新浪微博协办。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部门有关单位负责同志,部分地方网信办负责同志,全国部分重点高校负责同志,中央重点新闻网站、重点理论网站、教育系统网站负责同志,主要商业网站平台负责人,以及教师学生代表150余人参加启动仪式。

来源: 中国青年网

编辑:阿奎

50

中国青年网北京6月21日电 (记者 曾繁华)“‘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今年两会期间,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

最鲜活的大思政课为什么不在书本之中?“00后”怎样看待思政课?能发“弹幕”的思政课又是什么样子的?

6月18日,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办的“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启动仪式,为上好大思政课提供了诸多真知灼见与鲜活案例。

火与种:学习榜样红色传承 不忘初心强国担当

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是一代一代中华儿女创造和积淀出来的,也需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从北大红楼到嘉兴红船,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红色基因在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中接续传承。”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央网信办主任、国家网信办主任庄荣文在启动仪式上表示,当代中国青年是生逢盛世、肩负重任的“强国一代”。“强国一代”,首先就是信仰要强、价值观要强,这就需要不断加强对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

大思政课,正是接续传承红色基因的载体之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付丽莎,讲述了学生王楠的故事。

王楠读初一那年,神舟七号首次实现太空行走。她从新闻中得知,当时翟志刚出舱时,飞船响起了火灾警报。三位航天员抢先把国旗带出舱外,跳过了原计划中先取回舱外实验装置的步骤,提前在太空展示国旗。航天员们说:“如果真回不来了,就把这舞动国旗的画面,当作我们的永别吧。”

王楠大受触动,从此将航天人视作榜样。高考填志愿时,她把6个平行志愿的首选专业全部写成“测控”,就是为了离航天事业近一点。如今,硕士毕业的王楠如愿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航天工作者。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北航常常把航天系统的诸多总设计师邀请回来做讲座。“天边”不如“身边”,“身教”胜于“言传”。在付丽莎看来,让那些远在“天边”的人物榜样,走到学生“身边”,走进学生心里,便可能播下一颗又一颗的种子,未来便能开出照亮中国航天璀璨星空的花朵——这,就是大思政课的意义之一;这,就是传承。

这种传承超越时空,无关生死。

启动仪式前一天,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参加启动仪式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透露:发射前两天,他送乘组到发射场,和航天员一起去了东风烈士陵园缅怀先烈。

杨利伟告诉现场观众,陵园烈士的平均年龄不过二十几岁,“我想,正是有了他们的默默奉献,才有了今天我们航天员遨游太空。”

“去年2月,武汉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我在中国青年网上看到武汉第六中学学生写的《中国震撼》这本书的读后感,感到非常高兴。”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讲述了自己与两个中学生的因缘际会,他为孩子们从小矢志报国而欣慰,“孩子们说‘没有那些奋战在一线的勇士们,就没有我们静好的学习时光,就没有国家的稳定。我更明白了学习的意义。因为我想成为他们那样对社会有用的人。’”

他在看到读后感的当天晚上就给孩子们写了回信,并在启动仪式现场夸赞受邀前来的两位中学生代表“好样的”。

大思政课,正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与学:社会大课堂 励志最鲜活

讲好大思政课,意义重大。然而,“上好思政课,真是太难了。”回忆起当年学生对思政课不感兴趣的往事,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培永至今心绪难平。

一段难忘的经历,给了他最重要的启发。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大马院。一位同学问总书记:“您学习马克思主义有什么好的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从自己当年被父亲要求写读书笔记开始,谈到了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谈到了坚持做到一物不知,深以为耻。

“实际上,总书记正是给我们上了一堂很好的思政课。”陈培永说,“他没有直接告诉同学们‘要如何做’,但同学们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这不正是思政课铸魂育人、立德树人最好的打开方式吗?”

在他看来,思政小课堂离不开社会大课堂。启动仪式上,他介绍北大田间地头的大思政课时,谈起了一次经历。

2019年6月,陈培永带着不同学院的50多名学生,到山东开展思政实践课。在红嫂革命纪念馆,听到“沂蒙大姐”李桂芳用门板架设人桥,支援孟良崮战役的感人故事时,平时嘻嘻哈哈的“00后”们掉下了眼泪,自己也被学生们的情绪深深触动。

“最鲜活的思政课,不是干巴巴的书本,而是亿万中国人写在祖国大地上的青春华章。”他说。

最鲜活的大思政课,“到课率”“抬头率”自不必说,关乎学生真听真信真做的“点头率”也特别重要——对团中央青年讲师团成员、思政教师岳松而言,这还不算完。

“我还有第四个数据指标——弹幕率。”岳松说,“弹幕就是个探针,能探测出思政课选题的角度、课题的热度,和大家的态度。弹幕可以给课程提供很多优化帮助。”

那边弹幕互动欢乐多,这边问卷调查够硬核。据中国青年报党委书记张坤介绍,今年6月,中国青年报社面向全国238所高校2270名大学生发起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大学生高度认可思政课的原因包括:思政课让我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有助于我的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的提高,让我了解党的相关理论与历史等;网络思政“因受地域、时间限制较少”等原因受到大学生好评。

“基于网络社交媒体平台进行的党史故事创作,对大思政课而言,也可以是一种丰富细节、增加趣味的补益。”微博党史故事创作达人@温伯陵 对中国青年网记者表示,喜欢看故事是人的天性,尤其是跌宕起伏和激动人心的奋斗故事。先辈和当代党员的真实细节故事,描述了他们努力奋斗的过程,让他们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出现在读者面前,从而让党史故事和读者产生情感共鸣,实现寓教于乐、寓教于情。

大学之外,中学的思政教育同样不能忽视。

“中学生就是未来的大学生,且正处于‘叛逆期’‘三观’形成期,我觉得,思政教育对于他们而言,更需要的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参加启动仪式的陈莹兼顾武汉六中教务管理与语文教学,她对中国青年网记者表示,很希望高校能将优质思政课以合适的方式,下沉到中学去。

为了青年学子树立远大理想,不论大学中学,老师们都尽心竭力希望能为学生们带来有趣有料的大思政课。

“思政课教的是人,赢的是心。”陈培永说。

“种种尝试,只为学生笃立鸿鹄之志!” 岳松深有同感。

知与行:畅饮真理醍醐灌顶 脚踏实地奋斗前进

“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

五年前,北大女生樊静蓉现场听到习近平总书记这句勉励时,直感“醍醐灌顶”,也因此有了走出书斋、走向广阔天地的勇气。

后来,她以“重庆市渝北区玉峰山镇玉峰村党委书记助理”的身份,出现在了18日的启动仪式上。

“我决定了,到实践中去激扬自己的理想!到最贴近人民和泥土的地方来践行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这个学得一口流利重庆话的云南女孩说到做到,如今带着村民做大做强了集体经济。“跟党走,才能把日子过好”,已经成了村里一句响亮的口号。

“从乡村回到校园,我想,我可以自信地说一句:我走出去了,我尝试了,我没有辜负北大在我心中播下的马克思主义的火种!”樊静蓉动情地说。

同为北大女生,宋玺也选择了“走出去”,只不过采取了一种颇富戏剧性的方式——大三下学期,这位运动型校园歌手、飒爽的电台主播,瞒着家人报名参军了。

“我想当兵,去尝试一种讲纪律、担责任的生活。”宋玺说。

有人说这孩子疑似迟来的“青春期叛逆”,宋玺大不以为然。在她看来,参军报国“是用‘自讨苦吃’的方式,去寻找缺失的价值和意义。”她说:“个人成长依托民族命运,人生价值汇入时代洪流,这是北大的精神,更是北大的传统。”

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并体现到了北大思政课的教学设置上。2019年起,北大开设了思政实践课程,引导学生在革命老区、抗疫前线、改革前线感受爱国主义精神建设和发展,不断增强“四个自信”。目前,北大有2200多名本科生扎根基层一线,将青春的奋斗篇章写到了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思政课的魅力,不仅在于课堂上“畅饮真理”的酣畅,更在于习得“真理”后眼中有光望远方、脚下沾泥扎基层的知行合一。

宋玺退伍返校后,登上了学校的思政课讲台。她会坦言训练的伤痛,更推崇保家卫国的荣光。宋玺的学妹——曾写下《感谢贫穷》的王心仪,正是听了她的思政课后,立下了参军志向。如今,王心仪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海军战士。

就这样,一朵云推动着另一朵云,找到了心中的天空。

苗与圃:青年成才谱华章 奋斗路上不孤单

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奋斗路上,青年永不孤单。

早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便强调:“全党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他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信任青年、热情关心青年、严格要求青年,为青年驰骋思想打开更浩瀚的天空,为青年实践创新搭建更广阔的舞台,为青年塑造人生提供更丰富的机会,为青年建功立业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开展这次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就是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推动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网络新课堂结合起来,引导广大青年赓续红色血脉,担当时代使命,用青春书写新时代的精彩华章,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央网信办主任、国家网信办主任庄荣文表示,希望此次活动注重思想引领,唱响网上青春主旋律;注重价值涵养,激发网上青春正能量;注重守正创新,塑造网上青春话语态;注重增信释疑,当好网上青春方向标。

“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善用‘大思政课’的重要要求,对新时代加强青年思想政治引领再次发出动员令。共青团责无旁贷,我们将突出团的特色,努力发挥作用。”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贺军科表示,要推出更多符合青年接受习惯的新媒体产品,广泛组织线上线下交流活动,不断丰富线下实践活动,以本次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的启动为契机,引领青少年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我们共同上了一堂聚焦‘育新人’、突出‘网特色’、汇聚‘年轻态’、传递‘正能量’的‘大思政课’,令人耳目一新。”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翁铁慧表示,当代大学生是自带网络基因的一代,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关键课程,必须与互联网深度融合。要坚持学用结合、内外结合、专兼结合、统分结合。大思政课一定要与社会实践和现实生活相结合。必须积极而又充分地调动各方面资源支持思政课建设。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邱水平表示,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和指引下,北京大学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探索并形成了具有北大特色的思政育人体系。思政课之大,不仅需要传统的课堂教育,也要积极适应时代发展,运用新技术开展“云上思政”。面向未来,要积极顺应“互联网+”教育时代潮流,充分利用“云上思政”的新契机,改革创新思政教育育人模式,引领广大青年扎根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从今天起,中央网信办传播局将与各承办、协办单位一起组织策划系列活动,在七一建党百年、十一国庆节、毕业季、招生季、就业季、开学季等时间节点接续展开。” 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牛一兵表示,活动将推出新媒体产品;形成“大思政课”网上宣传机制;打造“云思政”网上宣传平台;举办主题研讨,让“青春理想”在网络空间构筑家园,让“青春梦想”在屏间指尖激荡心灵。

“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由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北京大学主办,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教育部社科司、中国青年报社承办,中国青年网、新浪微博协办。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部门有关单位负责同志,部分地方网信办负责同志,全国部分重点高校负责同志,中央重点新闻网站、重点理论网站、教育系统网站负责同志,主要商业网站平台负责人,以及教师学生代表150余人参加启动仪式。

来源: 中国青年网

编辑:阿奎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