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六问亚洲象北移 专家预计象群回家时间大约在冬季

2021-06-19 18:09 人民日报客户端  

“大象到哪儿了?”近两个月来,不少人早起第一件事,便是关注云南北移大象的最新消息。这场罕见的野生亚洲象远距离迁移活动,不仅引发了国内“云追象”的热潮,也吸引了众多国际媒体的关注。

在“全民观象”的背后,“象群北移正常吗”“象群因何离‘家’”“如何劝返”“怎样保护”等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一路跟随大象探寻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一问:这次象群北移正常吗?

“了解大象的人应该清楚,无论是亚洲象还是非洲象,都有长距离迁移的特性。”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亚洲象研究中心主任陈飞看来,迁移有助于象群寻找新的觅食地、资源和栖息地,利于象群种群间的基因流动及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维持生存。

事实上,从国际上看,亚洲象远距离迁移确实是普遍现象。此前就曾有印度的亚洲象迁移到孟加拉国、尼泊尔和不丹等国,甚至抵达远在东南亚的缅甸。结合历史研究发现,国内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养片区的亚洲象也一直存在迁移扩散的习性。统计数据显示,1995年至今,已先后有30多头亚洲象向北扩散至普洱市思茅区。亚洲象分布区域也由20世纪90年代的云南2个州市、3个县区、14个乡镇,到2020年底扩大到3个州市、12个县市区、55个乡镇。

“本次象群行走距离比以前更远,故而吸引了更多人关注。”陈飞认为,此次象群北移较为特别,应该结合物种本身特性,以更为理性的态度来看待。

二问:象群北移是否是因为保护区遭受破坏?

此次象群走出保护区向北迁移,有人猜测原因是保护区遭受了破坏。但专家介绍,无论是当前越来越多野象走出保护区的大趋势,还是此次象群北移,都不能得出保护区受到破坏的结论,相反却印证了保护区保护措施得到严格执行。

云南省林草局动植物处副处长杨华表示,随着保护力度的加大,亚洲象种群数量不断增长,近30年间,我国野生亚洲象种群数量由150头左右增长至300头左右。

而与此同时,由于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保护区内的森林郁闭度大幅度提高。统计数据显示,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覆盖率,由上世纪80年代的88%提高到现在的95%以上。森林郁闭度的提高,导致亚洲象主要食物野芭蕉、棕叶芦等林下植物逐步减少,逐渐演替为野象不可食用的木本植物。

亚洲象的可食植物日益减少,致使象群逐步走出保护区,来到农田村寨取食,易取食的高能量农作物让亚洲象的食性随之改变。而近年来人们的保护意识逐渐加强,亚洲象对人的惧怕感减少。多重因素的叠加,导致了象群频繁走出保护区、沿着农田向外迁移的现象。

三问:如何引导北移象群?

“亚洲象作为一种巨兽,在受到惊吓后,极有可能对人类发动攻击。从保护人的生命角度来说,眼下最要紧的是防控象群进入人口密集区域,尽可能避免人象冲突。”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教授陈明勇介绍,之前采取的处理方式都是柔性措施,目的是希望象群能够自行返回。

为最大程度避免人象冲突、保证人象安全,多个无人机监测小队24小时监测象群方位,掌握象群迁徙实况;工作人员曾多次成功利用投食等方式,引导象群避开城镇、人口密集区;在象群接近人口聚集地时,当地及时利用广播、微信等渠道,提前对民众进行预警和疏散。

早在象群还在普洱市墨江县时,当地曾通过设置电子脉冲式围栏、物理阻拦、食物诱导等方式,使北移象群未进入墨江县通关镇。为确保电子脉冲式围栏不会对野象造成伤害,安装调试后,陈飞还自己测试了一次。

陈明勇表示,由于目前雨季野外食物相对丰富、田间玉米成熟,投食诱导已不怎么起作用。北移象群曾持续在玉溪市易门县十街乡活动多日。

四问:象群未来比较理想的迁移方向在哪儿?

多位专家提出,云南元江以北地区温度、植被食源、海拔等因素并不适合亚洲象长期生存,亚洲象可能面临不适应气候突然变化、患病概率增加、健康状况难以保障的风险。同时距离原栖息地太远,这个象群将难以与其他象群进行基因交流,近亲繁殖、种群结构不稳定等因素会导致该族群逐步退化,乃至家族小种群灭亡。

不过,陈飞提出,目前希望象群南返至原栖息地只是人类的主观意愿,哪个地方有食物、哪个地方适合生存,象群很可能就会将其作为栖息地。因此有观点认为,如果未来象群在南返途中寻找到适合长期生存的栖息地,也可对其进行就地保护。

此前,在进入昆明市晋宁区一段时间后,象群突然停止北移,并朝西南方向移动,持续在玉溪市易门县十街乡活动。据云南北移亚洲象安全防范工作省级指挥部最新消息,6月17日晚,北移象群经过跋涉,离开易门县域,在晚9点48分进入峨山县大龙潭乡。

专家研判认为,由于雨季河流涨水,小象无法渡过红河,象群南返时间至少在雨季过后。

“预计象群回家时间大约在冬季。”陈明勇表示,目前还在努力引导象群向南迁移,让象群逐渐找到合适的栖息地,或者回到普洱、西双版纳原栖息地。

五问:如何减少人象冲突?

象群频繁走出保护区盗食农作物,人象活动空间重叠度提高,如何缓解人象矛盾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短期而言,解决人象冲突的总体原则为“盯紧象、管好人、理好赔”。目前,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已覆盖云南全省,这次北移象群肇事的公众责任保险定损赔付工作也已启动。

此前,亚洲象栖息地西双版纳、普洱市等地,对减少人象冲突也进行了一定的探索。结合无人机监测、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探索开发了亚洲象监测预警手机APP应用平台;在亚洲象活动频繁的区域种植千亩食物源基地,并适度建设野外硝塘;使用电子围栏对村寨进行物理隔断,以实现人象分离。

陈明勇认为,长远来看,减少人象冲突的关键还是尽可能减少人象混居。对于亚洲象肇事严重区域内的重点村落和零星散居户,当地可进行适当搬迁安置;同时推进亚洲象栖息地及食物源基地建设,避免野生象无序扩散。

“中国应立足当下,率先建立一个在高速发展的21世纪保护大象、解决人象冲突的新模式。”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大型兽类多样性与保护研究组研究员堪珀斯•阿瑟斯•何塞•阿荷穆萨说。这位国际著名大象保护专家认为,如果中国能成功解决好“人象冲突”,未来中国经验可引领世界。

六问:未来采取何种方式保护亚洲象?

近期的“全民观象”,让亚洲象保护这一议题走到公众面前。目前,亚洲象的主要分布区域已建立了11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50.98万公顷。

为进一步加强亚洲象保护管理工作,2019年12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亚洲象研究中心在昆明成立。与此同时,多个亚洲象保护的国际合作项目也在同步推进,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老挝北部三省签订合作协议,形成总长约220千米、面积近133平方千米的5个联合保护区域。

云南持续实施亚洲象栖息地恢复改造试点,2019年编制了《亚洲象栖息地生境保护与恢复实施方案》,截至2020年,已完成修复面积600余公顷。

“未来要多从满足亚洲象需求角度开展保护工作。”陈明勇建议,可以在野生亚洲象传统活动区域开展栖息地建设。应加快推进《自然保护区条例》修订,消除在保护区内实施林木疏伐、计划烧除等修复改造措施的法律障碍,从而增加保护区内野象食物供给。同时,积极推进以亚洲象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通过生态补偿等措施,增加亚洲象的生态迁移廊道。

专家提出,平衡亚洲象物种栖息需求和当地民众生存发展需求的关键,在于转变发展方式。未来应调整当地以种植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变就业方式,适度发展生态旅游等第三产业,降低人象利益冲突及双方活动空间重叠度,实现人象和谐。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何冰

42

“大象到哪儿了?”近两个月来,不少人早起第一件事,便是关注云南北移大象的最新消息。这场罕见的野生亚洲象远距离迁移活动,不仅引发了国内“云追象”的热潮,也吸引了众多国际媒体的关注。

在“全民观象”的背后,“象群北移正常吗”“象群因何离‘家’”“如何劝返”“怎样保护”等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一路跟随大象探寻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一问:这次象群北移正常吗?

“了解大象的人应该清楚,无论是亚洲象还是非洲象,都有长距离迁移的特性。”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亚洲象研究中心主任陈飞看来,迁移有助于象群寻找新的觅食地、资源和栖息地,利于象群种群间的基因流动及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维持生存。

事实上,从国际上看,亚洲象远距离迁移确实是普遍现象。此前就曾有印度的亚洲象迁移到孟加拉国、尼泊尔和不丹等国,甚至抵达远在东南亚的缅甸。结合历史研究发现,国内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养片区的亚洲象也一直存在迁移扩散的习性。统计数据显示,1995年至今,已先后有30多头亚洲象向北扩散至普洱市思茅区。亚洲象分布区域也由20世纪90年代的云南2个州市、3个县区、14个乡镇,到2020年底扩大到3个州市、12个县市区、55个乡镇。

“本次象群行走距离比以前更远,故而吸引了更多人关注。”陈飞认为,此次象群北移较为特别,应该结合物种本身特性,以更为理性的态度来看待。

二问:象群北移是否是因为保护区遭受破坏?

此次象群走出保护区向北迁移,有人猜测原因是保护区遭受了破坏。但专家介绍,无论是当前越来越多野象走出保护区的大趋势,还是此次象群北移,都不能得出保护区受到破坏的结论,相反却印证了保护区保护措施得到严格执行。

云南省林草局动植物处副处长杨华表示,随着保护力度的加大,亚洲象种群数量不断增长,近30年间,我国野生亚洲象种群数量由150头左右增长至300头左右。

而与此同时,由于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保护区内的森林郁闭度大幅度提高。统计数据显示,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覆盖率,由上世纪80年代的88%提高到现在的95%以上。森林郁闭度的提高,导致亚洲象主要食物野芭蕉、棕叶芦等林下植物逐步减少,逐渐演替为野象不可食用的木本植物。

亚洲象的可食植物日益减少,致使象群逐步走出保护区,来到农田村寨取食,易取食的高能量农作物让亚洲象的食性随之改变。而近年来人们的保护意识逐渐加强,亚洲象对人的惧怕感减少。多重因素的叠加,导致了象群频繁走出保护区、沿着农田向外迁移的现象。

三问:如何引导北移象群?

“亚洲象作为一种巨兽,在受到惊吓后,极有可能对人类发动攻击。从保护人的生命角度来说,眼下最要紧的是防控象群进入人口密集区域,尽可能避免人象冲突。”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教授陈明勇介绍,之前采取的处理方式都是柔性措施,目的是希望象群能够自行返回。

为最大程度避免人象冲突、保证人象安全,多个无人机监测小队24小时监测象群方位,掌握象群迁徙实况;工作人员曾多次成功利用投食等方式,引导象群避开城镇、人口密集区;在象群接近人口聚集地时,当地及时利用广播、微信等渠道,提前对民众进行预警和疏散。

早在象群还在普洱市墨江县时,当地曾通过设置电子脉冲式围栏、物理阻拦、食物诱导等方式,使北移象群未进入墨江县通关镇。为确保电子脉冲式围栏不会对野象造成伤害,安装调试后,陈飞还自己测试了一次。

陈明勇表示,由于目前雨季野外食物相对丰富、田间玉米成熟,投食诱导已不怎么起作用。北移象群曾持续在玉溪市易门县十街乡活动多日。

四问:象群未来比较理想的迁移方向在哪儿?

多位专家提出,云南元江以北地区温度、植被食源、海拔等因素并不适合亚洲象长期生存,亚洲象可能面临不适应气候突然变化、患病概率增加、健康状况难以保障的风险。同时距离原栖息地太远,这个象群将难以与其他象群进行基因交流,近亲繁殖、种群结构不稳定等因素会导致该族群逐步退化,乃至家族小种群灭亡。

不过,陈飞提出,目前希望象群南返至原栖息地只是人类的主观意愿,哪个地方有食物、哪个地方适合生存,象群很可能就会将其作为栖息地。因此有观点认为,如果未来象群在南返途中寻找到适合长期生存的栖息地,也可对其进行就地保护。

此前,在进入昆明市晋宁区一段时间后,象群突然停止北移,并朝西南方向移动,持续在玉溪市易门县十街乡活动。据云南北移亚洲象安全防范工作省级指挥部最新消息,6月17日晚,北移象群经过跋涉,离开易门县域,在晚9点48分进入峨山县大龙潭乡。

专家研判认为,由于雨季河流涨水,小象无法渡过红河,象群南返时间至少在雨季过后。

“预计象群回家时间大约在冬季。”陈明勇表示,目前还在努力引导象群向南迁移,让象群逐渐找到合适的栖息地,或者回到普洱、西双版纳原栖息地。

五问:如何减少人象冲突?

象群频繁走出保护区盗食农作物,人象活动空间重叠度提高,如何缓解人象矛盾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短期而言,解决人象冲突的总体原则为“盯紧象、管好人、理好赔”。目前,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已覆盖云南全省,这次北移象群肇事的公众责任保险定损赔付工作也已启动。

此前,亚洲象栖息地西双版纳、普洱市等地,对减少人象冲突也进行了一定的探索。结合无人机监测、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探索开发了亚洲象监测预警手机APP应用平台;在亚洲象活动频繁的区域种植千亩食物源基地,并适度建设野外硝塘;使用电子围栏对村寨进行物理隔断,以实现人象分离。

陈明勇认为,长远来看,减少人象冲突的关键还是尽可能减少人象混居。对于亚洲象肇事严重区域内的重点村落和零星散居户,当地可进行适当搬迁安置;同时推进亚洲象栖息地及食物源基地建设,避免野生象无序扩散。

“中国应立足当下,率先建立一个在高速发展的21世纪保护大象、解决人象冲突的新模式。”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大型兽类多样性与保护研究组研究员堪珀斯•阿瑟斯•何塞•阿荷穆萨说。这位国际著名大象保护专家认为,如果中国能成功解决好“人象冲突”,未来中国经验可引领世界。

六问:未来采取何种方式保护亚洲象?

近期的“全民观象”,让亚洲象保护这一议题走到公众面前。目前,亚洲象的主要分布区域已建立了11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50.98万公顷。

为进一步加强亚洲象保护管理工作,2019年12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亚洲象研究中心在昆明成立。与此同时,多个亚洲象保护的国际合作项目也在同步推进,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老挝北部三省签订合作协议,形成总长约220千米、面积近133平方千米的5个联合保护区域。

云南持续实施亚洲象栖息地恢复改造试点,2019年编制了《亚洲象栖息地生境保护与恢复实施方案》,截至2020年,已完成修复面积600余公顷。

“未来要多从满足亚洲象需求角度开展保护工作。”陈明勇建议,可以在野生亚洲象传统活动区域开展栖息地建设。应加快推进《自然保护区条例》修订,消除在保护区内实施林木疏伐、计划烧除等修复改造措施的法律障碍,从而增加保护区内野象食物供给。同时,积极推进以亚洲象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通过生态补偿等措施,增加亚洲象的生态迁移廊道。

专家提出,平衡亚洲象物种栖息需求和当地民众生存发展需求的关键,在于转变发展方式。未来应调整当地以种植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变就业方式,适度发展生态旅游等第三产业,降低人象利益冲突及双方活动空间重叠度,实现人象和谐。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何冰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