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向难掌握、学习难开展、管理难到位、作用难发挥”,是流动党员管理教育中容易出现的难题。党史学习教育中,江苏各地结合实际深入落实双向共管机制,聚焦重点领域、把握关键环节、坚持多措并举,吸引、帮助流动党员更顺、更深地学党史、悟思想,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全覆盖、无“盲区”。
摸清底数,推动全覆盖、“不掉线”
5月25日,安居集团位于扬州市广陵区的天珺源璟项目工地,一场以“学党史担使命,聚合力促发展”为主题的党史学习教育暨流动党员服务站揭牌仪式,把党史教育课堂办到工地一线。这已是该集团在工地上建立的第四个流动党员服务站。
作为从事建筑行业的国有企业,安居集团在江苏省内外各个工地上都有大量的流动党员。党史学习教育中,集团党委根据流动党员点多、面广、线长,且高度分散、不易集中的特点,对流动党员实行动态管理,在当地工地对流动党员关系进行排查,对新流入的外来务工党员登记造册,做到“六掌握”:掌握新流入外来务工党员基本情况、流入流出时间、家庭情况、原党组织联系方式、现所在单位及从事工作、思想状况,发放流动党员服务证和党徽,推动党员“亮身份”,与党员所属党组织“无缝对接”。
流动党员分布范围广、集中学习难,一向是流动党员管理教育的难题。各地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各施所长、各展其能,揪住难点进行破解。
盐城市大丰区从制度上发力,建立“总线、支线、分线”共管机制,即基层党委抓总线、基层支部牵支线、辅导员拉分线,通过“总线”摸清底数,通过“支线”牵牢责任,通过“分线”精准辅导,确保流动党员党史学习教育有人抓、抓得紧,做到不掉线、不断线。
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流入地,大丰区加强与有关商会、协会、社区沟通,协调成立“流动党员之家”,为流动党员提供相对固定的活动阵地和学习场所,同时强化流动党员外出期间学习管理制度。在支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基层党组织统一活动日、主题党日等关键节点,通过视频直播或发送活动影像资料等形式加强与流动党员的“零距离”沟通,把流动党员纳入到支部日常教育管理中来。
南通市海门区流入党员比较多,按就近原则,该区在流动党员人数比较集中的镇村(社区)、企业,利用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职工书屋、党员活动室等场所设立20多个“红色驿站”,添置辅助设施和材料,方便流动党员随时随地学习。来自山东枣庄的党员周秀梅是“红色驿站”的常客,在学习之余积极参加驿站组织的学习报告会、走访革命老前辈等活动。“通过学习走访,深深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以后我会继续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传统,为身边的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周秀梅说。
科技加持,力促“离家不离学”“务工不误学”
“如何理解‘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为什么必须遵循坚持系统理念的原则?”……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常州市新北区春江街道的流动党员们每天都可以打开手机,从街道微信公众号“微电台”里收听“小江讲故事”“小江学党史”“小江说理论”等三个精品栏目。一个个贴心讲解让党史学习进入流动党员心田。除了“微电台”,该街道还通过微信群分享优秀党史内容,引导群内交流讨论学习感悟、展示学习成果,同时还特别拍摄发布系列微党课,带领流动党员在“追剧”中不断学习提升,被流动党员赞为党史学习教育“三微自助餐”。
充分运用QQ群、微信群等载体开设指尖上的学习平台,实现自助学、点单学、预约学,运用网格科技实现在线学、互动学……江苏各地以技术为助力,让流动党员离家不离学、务工不误学,拉近党组织与流动党员的距离,促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海安市胡集街道西园社区广邀乡土人才、百姓名嘴、社会贤达等成立志愿服务队,定期征集流动党员意见,根据诉求制定直播学习计划,党员可根据个人需求选择课程,安排志愿者进行授课。通过菜单式点课、个性化备课、直播式授课等方式,一次次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直播宣讲活动为流动党员“量身充电”。流动党员王维琴说:“通过这样面对面的直播方式,让我们这些在外照顾小孩的老党员多了一个学习渠道,也更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归属感和党组织的凝聚力。”
金湖县针对湖区渔民党员分散、集中学习难的现状,组织党校老师、机关和镇街党员干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成立党史学习教育送学小分队,走进高邮湖、白马湖湖区渔民住家船,为渔民党员“送学上门”。银涂镇湖滨村利用渔村有声图书馆,统一定制党史学习教育阅读模块,方便广大渔民党员随听随学、随时教育。
部分地区还建立服务队、配备联络员,为流动在外的党员送学上门。泗洪县组建39支“党史送学”志愿者服务队,代表党支部到南京、苏州等流动党员聚集地,为330余名流动党员介绍家乡发展、送去家乡问候、赠送党史书籍等,提升流动党员身份意识。泗阳县卢集镇周岗嘴村党支部副书记、党史学习教育联络员刘培扬,不仅负责给流动党员寄送党史学习书籍,而且还利用微信群、钉钉群等方式,进行点对点督学,确保支部所有流动党员能够按照排定的计划完成学习任务。
入脑入心见行动,服务群众见成效
党史学习教育基础在学、重点在悟、关键在做。各地在通过多种方式让党史入脑入心的同时,更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开展接地气的活动,让学习教育见诸行动。
昆山市采取精准教育管理措施,通过创新方式“找”党员、因地制宜“编”队伍、云端设置“推”服务、实境教学“传”力量,实践活动“派”项目,抓实流动党员党史学习教育,引领流动党员“在党旗下流动、在流动中生辉”。昆山市陆家镇启发广场流动党员陈佃宾回到社区之后,主动认领社区人口普查信息采集员、政策宣传员和社区安全督查员,每天在小区内巡查即时消除安全隐患,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无锡市梁溪区开展“在单位争做先锋示范岗、在社区争当模范志愿者”等活动,带动流动党员联系实际学党史,服务群众见成效。扬名街道梁中社区的流动党员在文明城市建设中,主动到所在社区报到,参与志愿活动。五爱社区建立流动党员志愿服务积分制,年底对优秀流动党员予以表彰。广益街道尤渡社区结合红十字博爱周,广泛发动流动党员开展应急救护知识技能普及和培训等活动,面向居民开展健康义诊等志愿服务80余人次。
劳动力输出大县灌南,常年在外创业就业人员达20多万人,仅在杭州就有2.6万名灌南人,其中有3700多名党员。针对流动党员“娘家”“婆家”都管不到的难题,该县探索出流出地与流入地“共建共管”联动机制。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不久,连云港市专程赴杭州举办送学活动,以“学史强党性”“携手开新局”“为民办实事”为主题,为在杭流动党员赠阅党史书籍、宣讲党课、解读返乡创业就业政策,帮助流动党员及时跟进学、一个不掉队。
“学党史贵在‘学史力行’。”灌南县驻杭州流动党委书记邵中国说,每年年初,连云港驻外流动党组织都会组织党员进行“今年我为家乡做什么”的目标承诺,开展“带回一条致富信息、提出一项发展建议、引办一个发展项目、献出一片帮扶爱心、传教一门科学技术”的“五带回”活动。仅灌南县驻杭州流动党员,近年就引导420多名在杭务工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6500多名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吸引杭州人乃至浙江人到灌南投资兴业。“建党百年之际,我们将更好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用好自身特长服务好‘家乡’和‘他乡’。”邵中国说。
记者 郁 芬
来源:新华报业网
编辑:阿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