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 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新安旅行团”的母校——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的少先队员们回信精神,让爱党爱国的种子在孩子心中播撒,让党史学习的温度在学生之间传递,在潜移默化中为他们“扣好第一粒扣子”,连日来,丹阳市教育局组织全市学校利用座谈会、家长会、国旗下讲话、主题班队会、学习分享会等不同载体,在教师、学生、家长三个层面覆盖式地开展了回信精神学习教育活动,让党史教育在思想政治课中“开花结果”。
“沉浸式”研学,回信精神融入教学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1935年10月,由14名学生组成的“新安旅行团”,以文艺为武器,宣传抗日救亡。在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关怀指导下,他们历时17年,行程5万余里,足迹遍及全国22个省份,努力为争取抗战胜利、全国解放作贡献。现在,回望这段历史,人们依然会对这群少年满怀景仰之情。
拨开历史的烟云、拂去岁月的尘埃。如何用好这段身边的红色资源,让儿童主动打开党史这本厚重的教科书?日前,丹阳市各学校围绕回信精神做了具体工作部署,以“用实际行动传承回信精神”专题讲座、集体讨论等“沉浸式”研学形式,指导教师要用实际行动将回信精神融入教学,落到实处,用适合的方式引导学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
丹阳市延陵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石广胜向全校教师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组织全体教师集体研学、讨论、座谈,切实将回信精神学深学透。该校教师贡学宝结合自身感悟畅谈了对习总书记回信精神的理解,他说,“总书记的回信精神,就像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有着极大的鼓舞激励作用,这种精神,也为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指明了方向。”
“滴灌式”教育,回信精神融入课堂
如何让回信精神在润物无声中为孩子们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丹阳市各校制定了《学习回信精神工作方案》,围绕回信精神,通过开展“听、说、读、写、唱”五大学习活动,助推回信精神主题学习活动走“新”更走“心”。
丹阳茅山老区的延陵学校、行宫中学、麦溪中学、行宫中学、行宫中心校、云林学校等,围绕习爷爷回信原文,通过师生相互朗读、红领巾广播站诵读、学生抄写、师生写读后感等形式,将回信精神融入课堂,在潜移默化中为他们“扣好第一粒扣子”。
丹阳市后巷实验学校是一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较多的学校,连日来,该校利用国旗下讲话、班会课、广播站等途径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回信我来读、童心说传承”回信朗读活动,针对该校学生分布地域较广的特点,该校开创了方言诵读回信精神的形式,用孩子熟悉的声音穿透孩子成长的心灵。
“进出式”传播 回信精神融入家庭
丹阳市云林中学日前举行的《习总书记的回信精神对农村家庭教育的影响》的家长专题报告会,与以往有所不同,这场报告会不仅仅由校长亲自宣讲,而且这次的报告内容不再针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而是突出强调了家长要在密切家校协同中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红色信念与意志品格。
类似丹阳市云林中学一样,丹阳市各校结合实际,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法,以家长座谈会、家长报告会等形式,将家长请进学校,宣讲传达回信精神;以老师走访、关爱慰问等形式,将回信精神送给家长,让回信精神在家庭教育中“落地生根”。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就是一本厚重的党史教科书。丹阳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文华表示,要确保回信精神落实到每一所学校,传达到每一名教师,落实到每一个家庭,覆盖到每一名学生,全面垒筑起“丹阳红色精神高地”的目标。(通讯员 姜丽 全媒体记者 佘记其)
编辑:缪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