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让党徽在一线工作闪闪发光——记花山湾社区卫生服务站主任杨凌

2021-06-07 17:20

今日镇江讯  自今年3月份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开展以来,京口区花山湾社区卫生服务站主任杨凌主动放弃双休日、节假日休息时间,一方面深入辖区每个社区进行接种宣传,为居民普及疫苗接种相关知识,引导鼓励居民应种尽种;另一方面全身心投入到接种工作,积极参与构筑免疫屏障,参加了盲人专场接种、晚间加班接种等“战役”,确保了接种工作有序、高质进行,实现了让党徽在抗疫一线闪闪发光的誓言。

杨凌

我是共产党员,理应冲锋在前

“我是党员,应该服从命令听指挥。”这是2020年1月23号晚,全国先进工作者杨凌发给丈夫龚峰强的微信,只短短几个字,就表现出杨凌斩钉截铁的信念。

其实,这已是杨凌第三次答应丈夫和孩子放假陪他们出去旅游了。但就在临行前,突然接到疫情防控通知,她毅然选择留了下来。“不能商量吗?”丈夫尝试地问,孩子在一旁没有做声,只是眼巴巴地看着她,希望她能回心转意。然而,杨凌没有犹豫,转过身去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

当时,杨凌第一时间向党组织递交了请战书。从去年除夕夜开始,杨凌就带领她的团队投入到紧张的工作当中。服务站由10名金花组成,她们冒着雨,穿梭于社区的每一个角落,按照民警提供的湖北来镇人员名单, 挨家挨户上门进行调查。杨凌团队还和他们互加了微信,每天通过微信指导他们平安度过医学观察期。就这样,杨凌和她的团队在加班加点、四处奔波、忙忙碌碌中度过了一个特殊的新春佳节。

杨凌和志愿者儿子一起参加抗疫的故事,更是在社区被传为美谈。去年正月二十三,是杨凌的儿子龚逍遥21岁生日。这天,心疼母亲夜以继日地工作,有心替母亲工作、让母亲多休息一会的龚逍遥,要求一起去社区做“流调”。杨凌被“缠”了很长时间后,只好带着儿子一起去了。杨凌带着儿子爬了一栋楼又一栋楼,满负荷地投入工作,两个人都累得气喘吁吁。经过紧张的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当天的“流调”工作。

杨凌在抗疫一线

我是团队长,必须担当作为

杨凌统一安排服务站的3个家庭医师团队和3个社区居委会无缝隙对接,在社区干部、派出所民警的协助下,以健康管理的网格为单元,对疫情开展联防联控、严防死守,切实当好居民的“健康守门人”。

在具体过程中,杨凌始终冲锋在最前面、战斗在最前沿。杨凌和团队按照民警提供的武汉来镇人员名单,分成3个小分队,冒着雨,挨家挨户上门排查,一直忙到很晚。第二天,杨凌一大早就接到了上级发来的武汉来镇人员名单,当意识到当天是大年初一时,杨凌犹豫了一下,最后决定,大过年的,又下着雨,就不惊动大家了,任务不算太多,自己一个人可以完成。

在微信工作群匆匆发过祝福信息后,杨凌便开始了一天的紧张工作。她骑着电动车一个小区、一个小区地跑,一栋楼接着一栋楼的上门。尽管是寒冬,但她额头上全是汗。里面的棉毛衫是湿了干、干了又湿。晚上,当杨凌终于把所有的任务都完成,把汇总表发到工作群里后,大家才知道,原来今天有那么多的任务,为了大家的欢乐,杨主任一整天都在忙碌着。

杨凌上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除此之外,为了确保居家隔离人员和社区特殊居民的日常生活,杨凌和她的团队,白天在社区一线防控,晚上还要奔波于超市、菜场,为他们采购生活必需品。出现特殊情况,她就把自己家里的东西拿了给他们送去。有一天,杨凌突然接到市民江先生的电话,当时江先生正在居家隔离,江先生反映,儿子是高三学生,在家上网课,需要打印复习资料,家里的打印纸用完了,非常着急。

这时的杨凌,忙完一天的工作刚刚到家,但想到孩子没有学习材料会很着急,为了让他们安心在家隔离,她放下刚刚端起的饭碗,立即从自己家拿了打印纸给他们送去。

我是家庭医生,就要守护居民健康

患者向杨凌赠送锦旗

杨凌还是“杨凌家庭医生工作室”的团队长。她和团队时时刻刻都关注着服务对象的情况,并一如既往地为他们提供优质服务、为他们排忧解难。

杨凌上门为患者服务

杨凌为签约居民上门服务

家住花山湾7区的王阿姨,因为脊柱肿瘤造成双下肢截瘫和尿潴留,需要长期保留导尿,每个月都要换导尿管。疫情期间,王阿姨不敢外出,更不敢去医院,她发了愁,十分着急,于是发信息给杨凌。杨凌接到信息后,立即为王阿姨做了周密的“特殊安排”,由家庭医生团队成员丁春芳负责为她按时更换导尿管。杨凌还帮王阿姨的降糖药做了调整,直至她的血糖平稳为止。

家住花山湾7区的孤寡老人张杰,疫情期间突然发病。得到消息后,杨凌第一时间带着护士王燕上门为他看病、送药,并把自己的电话给老人留下。杨凌每天一早上班前,先跑到老人家去看看,她还为老人送去了鸡蛋、蔬菜、牛奶等食品。老人感激地说:“有了家庭医生,日子过得真踏实,杨主任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今年90岁的何阶平老人,疫情期间突发心脏病,又没有找到急救的药。这时已是傍晚时分,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电话突然响了,是杨凌打来的。得悉何老的情况后,杨凌顾不上喝一口水,急忙收拾出诊箱,冒雨赶到何老家里。经过一番急救,老人的症状缓解了。之后几天,杨凌天天上门,帮助老人慢慢恢复到常态。为表感谢,老人特意买了两罐奶粉送给杨凌,被她婉言谢绝了。(通讯员 梅永生 全媒体记者 黄昕彤)

编辑:缪小兵

32

今日镇江讯  自今年3月份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开展以来,京口区花山湾社区卫生服务站主任杨凌主动放弃双休日、节假日休息时间,一方面深入辖区每个社区进行接种宣传,为居民普及疫苗接种相关知识,引导鼓励居民应种尽种;另一方面全身心投入到接种工作,积极参与构筑免疫屏障,参加了盲人专场接种、晚间加班接种等“战役”,确保了接种工作有序、高质进行,实现了让党徽在抗疫一线闪闪发光的誓言。

杨凌

我是共产党员,理应冲锋在前

“我是党员,应该服从命令听指挥。”这是2020年1月23号晚,全国先进工作者杨凌发给丈夫龚峰强的微信,只短短几个字,就表现出杨凌斩钉截铁的信念。

其实,这已是杨凌第三次答应丈夫和孩子放假陪他们出去旅游了。但就在临行前,突然接到疫情防控通知,她毅然选择留了下来。“不能商量吗?”丈夫尝试地问,孩子在一旁没有做声,只是眼巴巴地看着她,希望她能回心转意。然而,杨凌没有犹豫,转过身去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

当时,杨凌第一时间向党组织递交了请战书。从去年除夕夜开始,杨凌就带领她的团队投入到紧张的工作当中。服务站由10名金花组成,她们冒着雨,穿梭于社区的每一个角落,按照民警提供的湖北来镇人员名单, 挨家挨户上门进行调查。杨凌团队还和他们互加了微信,每天通过微信指导他们平安度过医学观察期。就这样,杨凌和她的团队在加班加点、四处奔波、忙忙碌碌中度过了一个特殊的新春佳节。

杨凌和志愿者儿子一起参加抗疫的故事,更是在社区被传为美谈。去年正月二十三,是杨凌的儿子龚逍遥21岁生日。这天,心疼母亲夜以继日地工作,有心替母亲工作、让母亲多休息一会的龚逍遥,要求一起去社区做“流调”。杨凌被“缠”了很长时间后,只好带着儿子一起去了。杨凌带着儿子爬了一栋楼又一栋楼,满负荷地投入工作,两个人都累得气喘吁吁。经过紧张的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当天的“流调”工作。

杨凌在抗疫一线

我是团队长,必须担当作为

杨凌统一安排服务站的3个家庭医师团队和3个社区居委会无缝隙对接,在社区干部、派出所民警的协助下,以健康管理的网格为单元,对疫情开展联防联控、严防死守,切实当好居民的“健康守门人”。

在具体过程中,杨凌始终冲锋在最前面、战斗在最前沿。杨凌和团队按照民警提供的武汉来镇人员名单,分成3个小分队,冒着雨,挨家挨户上门排查,一直忙到很晚。第二天,杨凌一大早就接到了上级发来的武汉来镇人员名单,当意识到当天是大年初一时,杨凌犹豫了一下,最后决定,大过年的,又下着雨,就不惊动大家了,任务不算太多,自己一个人可以完成。

在微信工作群匆匆发过祝福信息后,杨凌便开始了一天的紧张工作。她骑着电动车一个小区、一个小区地跑,一栋楼接着一栋楼的上门。尽管是寒冬,但她额头上全是汗。里面的棉毛衫是湿了干、干了又湿。晚上,当杨凌终于把所有的任务都完成,把汇总表发到工作群里后,大家才知道,原来今天有那么多的任务,为了大家的欢乐,杨主任一整天都在忙碌着。

杨凌上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除此之外,为了确保居家隔离人员和社区特殊居民的日常生活,杨凌和她的团队,白天在社区一线防控,晚上还要奔波于超市、菜场,为他们采购生活必需品。出现特殊情况,她就把自己家里的东西拿了给他们送去。有一天,杨凌突然接到市民江先生的电话,当时江先生正在居家隔离,江先生反映,儿子是高三学生,在家上网课,需要打印复习资料,家里的打印纸用完了,非常着急。

这时的杨凌,忙完一天的工作刚刚到家,但想到孩子没有学习材料会很着急,为了让他们安心在家隔离,她放下刚刚端起的饭碗,立即从自己家拿了打印纸给他们送去。

我是家庭医生,就要守护居民健康

患者向杨凌赠送锦旗

杨凌还是“杨凌家庭医生工作室”的团队长。她和团队时时刻刻都关注着服务对象的情况,并一如既往地为他们提供优质服务、为他们排忧解难。

杨凌上门为患者服务

杨凌为签约居民上门服务

家住花山湾7区的王阿姨,因为脊柱肿瘤造成双下肢截瘫和尿潴留,需要长期保留导尿,每个月都要换导尿管。疫情期间,王阿姨不敢外出,更不敢去医院,她发了愁,十分着急,于是发信息给杨凌。杨凌接到信息后,立即为王阿姨做了周密的“特殊安排”,由家庭医生团队成员丁春芳负责为她按时更换导尿管。杨凌还帮王阿姨的降糖药做了调整,直至她的血糖平稳为止。

家住花山湾7区的孤寡老人张杰,疫情期间突然发病。得到消息后,杨凌第一时间带着护士王燕上门为他看病、送药,并把自己的电话给老人留下。杨凌每天一早上班前,先跑到老人家去看看,她还为老人送去了鸡蛋、蔬菜、牛奶等食品。老人感激地说:“有了家庭医生,日子过得真踏实,杨主任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今年90岁的何阶平老人,疫情期间突发心脏病,又没有找到急救的药。这时已是傍晚时分,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电话突然响了,是杨凌打来的。得悉何老的情况后,杨凌顾不上喝一口水,急忙收拾出诊箱,冒雨赶到何老家里。经过一番急救,老人的症状缓解了。之后几天,杨凌天天上门,帮助老人慢慢恢复到常态。为表感谢,老人特意买了两罐奶粉送给杨凌,被她婉言谢绝了。(通讯员 梅永生 全媒体记者 黄昕彤)

编辑:缪小兵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