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城市停车属于“老大难”,惟其“老大难”也一直是热点。近年来随着私家车保有量不断攀升,我市持续发力、多措并举缓解停车难题,加之城市框架不断拉大,新建楼盘日益增多,老旧小区改造一新,行车导航和停车系统越来越先进……在新发展阶段、新条件背景下,镇江的停车现状到底如何?“老大难”得到多大程度破解?对此本报记者进行调查采访,推出一组报道。
出门几件事,停车是大事。今天的镇江,“那边好停车吗”,依然是不少开车人挂在嘴边的日常用语。
原因主要还是车太多。截至今年5月,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77.6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60.5万辆。具体到镇江市区,私人汽车保有量为27万辆。而在镇江主城区(京口、润州、镇江高新区),私人汽车也已达到15.5万辆。
这是快速增长的结果。2011年底,我市机动车保有量为24.26万辆。其时,市区停车难就已是难题。如今10年不到,汽车保有量增加逾3倍。停车位的增长是否做到了同步?供需矛盾有没有得到缓解?
“‘停车难’是我们一直致力解决的难题,可谓持续发力、多措并举。”市公共停车管理处相关负责人洪涛介绍,近些年来我市充分挖掘停车资源、完善停车设施的努力,几乎一日未曾停歇。特别从2018年开始,我市利用老小区改造整治、道路出新、闲置地块盘活、项目建设等契机,全力实施“停车便利化工程”。
资料图
这是3年来取得的成绩:2018年全市新增停车泊位10658个,其中主城区新增3647个;2019年全市新增停车泊位11070个,其中主城区新增3836个,2020年全市新增停车泊位11806个,其中主城区新增4448个。
截至今年5月,全市停车泊位已达到427020个。这其中,镇江市区的停车泊位达到247077个,主城区的停车泊位共125023个。主城区的道路临停泊位共有6266个,其中实际收费泊位为2631个。据此测算,以私家车最密集也活动最多的主城区来说,私人汽车与停车位的比例已近1:0.8。
这样的比例停车到底难不难?记者走访发现,大多数开车人都表示,城市停车依然是难题。只是“停车难”不是时时难、处处难,而是有时难、有些地方难。比如早晚高峰的学校周围、节假日的商场景区、用餐时段的饭店,以及市区的老旧小区、一些办公条件较差的单位。
洪涛介绍,就全市而言,镇江的机动车与停车位的比例已达1:0.55,在中小城市中并不算低。但相较发达国家平均1:1.3的车位比,仍有较大差距。近3年,我市每年新增停车泊位1万个以上,有效缓解停车的供需矛盾。但是,城市停车难呈现出的一种“结构性矛盾”,并非只是以增加停车位来解决。
他分析,目前镇江的停车难主要集中在城市核心区,这里没有条件无限增设停车位。为此,规范停车管理、提高停车泊位周转率等,就显得十分重要。
交警部门从另一个角度审视了停车难。市交警支队政治处副主任纪军认为,停车难容易诱发乱停车,乱停车又加剧了停车难。对此,解决城市停车难要“疏堵结合”,在严管严查的同时,深挖停车资源,尽可能为市民增加停车供给。“规范市民的停车行为,是增加停车供给、提升停车服务的基础。”
按照这一思路,近年我市也是多方协作发力。
老旧小区是停车难的重点区域。我市交警部门联合住建、城管等部门,对老旧小区周边地块进行重新规划,开辟专用停车场,并对老旧小区内部进行改造,增设部分停车泊位,“我们在石马湾路、京口路设置夜间限时停车泊位55个,规定周一到周五19时至次日7时;周六、周日及国家法定节假日全天,对于停放在夜间限时停车泊位内的小型车辆予以免费。”
上下学高峰,“不开车不方便,开车没地方停”一直令家长困扰。对此,交警部门创新采取限时专用临时停车泊位的措施,在镇江实验小学、恒顺实验小学、镇江实验学校等学校周边的道路上,施划专供学生家长在上下学时间段内即停即走的停车位。而节假日期间,在各景区周边,交警部门也根据停车场饱和情况,梯次开放部分路段供游客免费停车。
在城市土地利用呈现混合化、综合化的趋势下,整合停车资源,让车位的设置和使用率最大化,也是解决停车难的良方。为此,我市已出台《关于镇江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场错时对外开放的通知》,采取“先试点,再推进”的形式加以实施。“目前,中医院停车场和市三中地下停车场已对外开放,白天实行计时收费,夜间实行包月优惠。”洪涛认为,通过多方持续发力,停车难一定能越来越缓解。(全媒体记者 曾海蓉)
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