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做“一带一路”向西开放的前沿

2021-06-02 14:42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5月18日,“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圆桌会议暨后疫情时代国际商事法律服务保障研讨会在西安举行。这是西安国家级“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的首场高端圆桌会议,也是陕西统筹人才、学术和“一带一路”新起点等要素,打造通道和平台优势,深入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创新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新作为、新谋划。

从曾经偏居西部内陆到跃居“一带一路”向西开放的前沿,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的开放发展之路正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区域经济治理因地制宜、统筹对内对外开放两个大局、协调发展的局部缩影。

轻关易道 加快开放

最新数据显示,仅2021年前4个月,陕西外贸进出口额已达1371亿元人民币;而1978年的这一数据,全年仅有0.12亿美元。陕西这个“不沿江不靠海不沿边”的内陆省份,积极呼应和融入“海陆内外联通,东西双向互进”的国家再开放战略和新时代新发展格局的担当,也是陕西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

开放不足曾是制约陕西发展的根本“短板”。为此,陕西省立足“一带一路”倡议,首先从加快融入国内大循环入手。围绕“堵点”“难点”,轻关易道,精准施策。着力畅通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动的渠道,推动各项支持措施直接惠及市场主体,做强做优做活做多市场主体,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以“一件事一次办”等为抓手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数据显示,围绕补足短板优化营商环境,“十三五”期间,陕西出台专项政策多达40余项。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法务支撑,国家级“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围绕“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旨在提供诉讼、仲裁、调解三位一体的国际商事法律服务保障体系。目前,西北首个知识产权法庭已办理案件2869件;陕西自贸区仲裁院、陕西自贸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机构已经入驻;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法律服务委员会西安中心、“一带一路”律师联盟西安中心、西安“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争端解决中心等正在加紧筹备之中。

为凸显生产要素国际吸引力,陕西发挥产业门类全、科教资源丰富等比较优势,聚力打造了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合作平台项目,提高商品服务的国际竞争力,依靠高水平的自立自强,不断扩大国际合作和国际贸易的份额。“十三五”以来,紧扣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陕西深度参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精准引进高端科技创新人才,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联盟等一批高水平的国际科技合作平台上,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关系。目前,拥有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4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09个;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6家,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42家,省级引智示范基地40家。组建了空天动力研究院、国家智能制造研究院、国家分子医学转化科学中心等创新大平台;西安获批全国首批硬科技示范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密织通道 搭建平台

以通道建设催生平台优势,是陕西发挥全国交通枢纽、向西开放前沿的区位优势,以开放创新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又一发力点。2020年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被纳入国家示范工程,全年开行“长安号”3720列,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均居全国第一。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副主任苏国峰表示,全力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是国家促进内陆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倡议、融入全国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和平台。

目前,西安国际港务区已整合了铁路、公路、航空、海运资源,将来自“一带一路”沿线45个国家、地区和国内29个省份的货物在西安港集散分拨,中欧班列长安号已成为中国制造向西走出国门、丝路沿线国家特色产品进入中国的“使者”。苏国峰表示,下一步,将实现班列+产业、班列+贸易、班列+金融、班列+人文交流,以高水平开放倒逼深层次改革,推动对外开放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向规则制度型转变。围绕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将加快国际物流中心、产业转移中心、人文交流中心、金融服务中心、贸易中心建设,将西安港打造成为内陆第一大港,为陕西西安经济增长开辟新空间。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陕西以密织通道,物畅其流为目标,新建成铁路、高速公路里程均逾千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在全国排名第十二位;高速铁路通车里程在全国排名第九位。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排名由全国第八位升至第七位,其中国际(地区)旅客量增速居全国十大机场首位;全年货邮吞吐量排名全国第十三位,增幅位居全国十大机场首位。在全国物流的版图上,以“两纵五横三枢纽”骨架网为支撑的陕西大枢纽地位其势已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张 毅)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编辑:阿奎

46

5月18日,“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圆桌会议暨后疫情时代国际商事法律服务保障研讨会在西安举行。这是西安国家级“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的首场高端圆桌会议,也是陕西统筹人才、学术和“一带一路”新起点等要素,打造通道和平台优势,深入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创新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新作为、新谋划。

从曾经偏居西部内陆到跃居“一带一路”向西开放的前沿,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的开放发展之路正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区域经济治理因地制宜、统筹对内对外开放两个大局、协调发展的局部缩影。

轻关易道 加快开放

最新数据显示,仅2021年前4个月,陕西外贸进出口额已达1371亿元人民币;而1978年的这一数据,全年仅有0.12亿美元。陕西这个“不沿江不靠海不沿边”的内陆省份,积极呼应和融入“海陆内外联通,东西双向互进”的国家再开放战略和新时代新发展格局的担当,也是陕西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

开放不足曾是制约陕西发展的根本“短板”。为此,陕西省立足“一带一路”倡议,首先从加快融入国内大循环入手。围绕“堵点”“难点”,轻关易道,精准施策。着力畅通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动的渠道,推动各项支持措施直接惠及市场主体,做强做优做活做多市场主体,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以“一件事一次办”等为抓手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数据显示,围绕补足短板优化营商环境,“十三五”期间,陕西出台专项政策多达40余项。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法务支撑,国家级“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围绕“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旨在提供诉讼、仲裁、调解三位一体的国际商事法律服务保障体系。目前,西北首个知识产权法庭已办理案件2869件;陕西自贸区仲裁院、陕西自贸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机构已经入驻;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法律服务委员会西安中心、“一带一路”律师联盟西安中心、西安“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争端解决中心等正在加紧筹备之中。

为凸显生产要素国际吸引力,陕西发挥产业门类全、科教资源丰富等比较优势,聚力打造了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合作平台项目,提高商品服务的国际竞争力,依靠高水平的自立自强,不断扩大国际合作和国际贸易的份额。“十三五”以来,紧扣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陕西深度参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精准引进高端科技创新人才,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联盟等一批高水平的国际科技合作平台上,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关系。目前,拥有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4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09个;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6家,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42家,省级引智示范基地40家。组建了空天动力研究院、国家智能制造研究院、国家分子医学转化科学中心等创新大平台;西安获批全国首批硬科技示范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密织通道 搭建平台

以通道建设催生平台优势,是陕西发挥全国交通枢纽、向西开放前沿的区位优势,以开放创新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又一发力点。2020年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被纳入国家示范工程,全年开行“长安号”3720列,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均居全国第一。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副主任苏国峰表示,全力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是国家促进内陆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倡议、融入全国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和平台。

目前,西安国际港务区已整合了铁路、公路、航空、海运资源,将来自“一带一路”沿线45个国家、地区和国内29个省份的货物在西安港集散分拨,中欧班列长安号已成为中国制造向西走出国门、丝路沿线国家特色产品进入中国的“使者”。苏国峰表示,下一步,将实现班列+产业、班列+贸易、班列+金融、班列+人文交流,以高水平开放倒逼深层次改革,推动对外开放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向规则制度型转变。围绕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将加快国际物流中心、产业转移中心、人文交流中心、金融服务中心、贸易中心建设,将西安港打造成为内陆第一大港,为陕西西安经济增长开辟新空间。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陕西以密织通道,物畅其流为目标,新建成铁路、高速公路里程均逾千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在全国排名第十二位;高速铁路通车里程在全国排名第九位。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排名由全国第八位升至第七位,其中国际(地区)旅客量增速居全国十大机场首位;全年货邮吞吐量排名全国第十三位,增幅位居全国十大机场首位。在全国物流的版图上,以“两纵五横三枢纽”骨架网为支撑的陕西大枢纽地位其势已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张 毅)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编辑:阿奎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