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翔
■摘要
深圳创新模式的真相,一是市场化的进程成为深圳创新的原动力,二是将创新从科研活动转变为经济活动,三是制度创新优于技术实现,四是在开放的环境中学习创新,五是需求导向的创新路径。
长三角一体化中科技创新的发展路径,要从思想和制度层面进行创新,寻找区域共同需求和共同利益,做到“四个打破”,同时“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区域竞合日趋激烈的长三角,作为‘皇冠明珠’的明星县市们如何保持自己江湖地位的同时,实现新的突破?科技创新几乎是这些县域强者们必争的‘赛道’。”这是澎湃新闻近日一则报道的开篇语,讲的是长三角县域城市的新一轮竞争。
其实,何止是县市,又何止是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已然被认为是这个时代推动国家、区域和地方城市发展的关键抓手。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篇名为《深圳科技局原副局长:大家没读懂的深圳创新路径》的文章近期在朋友圈刷屏,也就能够理解了。
科技创新路径,人们有一个普遍的认知——成果转化模式,即国家把创新资源投入到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实验室里,形成一些以专利等知识产权为表现形式的成果,然后通过向产业推销技术实现技术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这种模式,也恰是我国历来在科技创新上的资源配置和政策设计的逻辑框架。但文章的开篇即说:“但这不是深圳创新模式的真相。”
那深圳创新的密码是什么?
“在实现改革开放两大目标的过程中锻造出了不一样的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具体有五:一是市场化的进程成为深圳创新的原动力。因为,消除阻碍创新的制度因素要比技术实现本身重要得多。二是将创新从科研活动转变为经济活动。来自于高度行政化科研系统的专家掌握了创新的话语权、资源配置权、创新活动的评价权,事实上形成了所谓科技、经济两张皮的问题。而深圳因为不存在一个游离于经济系统之外的科研系统,资源配置和政策设计都围绕市场主体进行,企业很自然地成为创新的主体,企业家成为创新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科研成为创新的一个配合的环节而不是支配的环节。三是制度创新优于技术实现。路径则是“对市场经济的规则存有敬畏之心,对按照经济规律组织创新有深刻的认识,采用问题导向的方式不断为高科技产业发展提供新的政策设计、体制机制解决方案。”四是在开放的环境中学习创新。一方面是在国际交流中学到了组织管理创新的知识;另一方面是深圳技术公司深度地融入了国际产业生态,成为全球高科技供应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五是需求导向的创新路径。深圳因为没有传统的科研系统存在,创新被作为经济活动安排在企业中进行,自然而然地走上了市场驱动、需求导向的创新路径。
似乎是对照组。近日,由无锡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南风窗杂志社联合主办的一场研讨活动,谈的是在长三角一体化议题中科技创新的现实意义和发展路径,指出“在当下,长三角一体化是中国科技发展的必由之路,科创也是长三角一体化的新阶段与新动力”,个中颇多内容仿佛就是在另一个维度呼应“大家没读懂的深圳创新路径”。
比如“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当前的痛点是什么”,是政府在推进一体化的过程中暴露的主体问题。以政府为一体化主体,或局限于封闭的地方视野,怀着人才、资本等要素“肥水流入外人田”的担忧心理;或从“占便宜”的角度出发,只希望借助其他地区的力量解决自己的城市痛点,却不肯使出真本事为他地排忧解难。因此,要从思想和制度层面进行创新,寻找区域共同需求和共同利益,做到“四个打破”——打破地区间基础设施“断头”壁垒;打破公共服务部门对生产要素的垄断;打破地区产业间连接程度低下的局面;打破高校间无序竞争态势。
再有“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政府和高校作为创新驱动的主体都容易陷入低质重复和无序竞争的孤立化发展桎梏。制造业企业寻求协同效应的特性,天然使其倾向于打通人才链、产业链、资源链的上下游,推动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基层自发产生、上层配合规划的模式现在看来可能比以政府顶层设计为主导的自上而下式推进更为适用。因此,通过“解绑挂帅”,政府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发挥企业等社会组织的力量打破区域障碍、进行要素协调,可能是接下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一种新路径。
已然挺清楚了,科技创新的赛道上怎么跑?两组报道或能够给我们提供部分答案。
最后,再补充一句,无锡的那场研讨活动,还有如是建议:中型城市,因为没有“大城市病”,反而拥有最具活力的城市效率,适宜发展为“科技产业中心”,通过将自身产业与龙头城市科研力量紧密捆绑,做好产业配套衔接。
来源:镇江日报
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