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转折之城颜日新——贵州遵义革命老区采访记

2021-05-21 15:07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近年来,贵州省大力弘扬红色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发展全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尤其是遵义这座转折之城近年来弘扬长征精神,统筹文旅、工业和生态等方面融合发展,取得了显著进步。

刺槐见证信念长青

遵义市红花岗区子尹路96号,一年到头,熙熙攘攘,游人如织。

这是遵义会议召开之地。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这座灰白相间、中西合璧的二层砖木小楼里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遵义会议会址和遵义会议陈列馆时强调,“我们要运用好遵义会议历史经验,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陈列馆,每一个地方都看得非常仔细,还不断了解情况。”遵义会议纪念馆副馆长王志力告诉记者。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赴贵州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时再次指出,“遵义会议的鲜明特点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确立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创造性地制定和实施符合中国革命特点的战略策略。这在今天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遵义会议会址旁,一棵刺槐树枝繁叶茂。历经86年风雨,曾经的小树已长成傲然挺立的大树。它不仅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更目睹着遵义日新月异的变迁。

党的十八大以来,遵义实现城乡巨变,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87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92.22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彻底撕掉了绝对贫困的标签。到2020年底,该市的高速公路、国省干线通车里程分别达1279公里和4500公里,100%的建制村通油路、通客运。

在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共产党员黄大发带领200多名村民,历时30余年,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硬生生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长9400米的“生命渠”,结束了当地长期缺水的历史。

在赤水市元厚镇,中央红军一渡赤水的主要渡口,七旬老人肖义伍从1985年开始义务宣讲红色故事,如今每年的听众达万余人。

“遵义人民以实际行动告慰了长眠于这片土地的英灵。”遵义市委书记魏树旺说,遵义会议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也始终是遵义人民战胜困难、走向胜利的精神力量。

马灯照亮光明路

车辆驶入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苟坝村时,巨型马灯雕塑映入眼帘。记者注意到,苟坝村道路两旁的路灯也是马灯形状,马灯已经深深融入了当地人的生活。殊不知,小小的马灯背后,竟藏着一个“步步惊心”的故事。

1935年3月中旬,中共中央负责人在苟坝新房子(今播州区枫香镇苟坝村四合村民组)召开会议,讨论是否进攻打鼓新场问题。在激烈争论了一天之后,毛泽东怀着对中国革命安危和红军前途命运的强烈责任感、使命感,深夜毅然提起马灯,走过一条田间小路,去说服周恩来,最终撤销了原计划第二天进攻打鼓新场的作战命令,使红军避免了一场劫难。马灯照亮的这条“小道”,不仅是光明之路,更是真理之路。

紧挨苟坝村的枫香镇花茂村,屋舍俨然,欣欣向荣,是远近闻名的小康村。花茂曾叫“荒茅田”。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到该村视察时,勉励干部群众“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贫困并不可怕,只要有信心、有决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近年来,花茂村将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融为一体,打造“一红一绿”两张名片,建成土陶文化、土坝农耕文化、纸房造纸文化为一体的农旅文综合体示范带,2020年接待游客102万人次,当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万元左右。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到访过的花茂村“红色之家”农家乐,游人络绎不绝,成为旅行必到打卡地。“接待游客最多的一天摆了80多桌,营业额超过2万元。”该农家乐店主王治强告诉记者,苟坝会议召开的时候,他家的院子里住满红军,墙上还贴有红军标语。为传承红色基因,农家乐取名为红色之家。

英雄河吃上生态饭

赤水河是一条英雄河。毛泽东等指挥中央红军四渡赤水,不断赢得战略上的主动,“真是运动战的典范”。同时,赤水河也是一条美酒河,沿岸酒企数千家,更是聚集了茅台等国内外知名品牌。

赤水河流域的仁怀市茅台镇因茅台酒而闻名天下,也是红军三渡赤水的主要渡口。苟坝会议之后,红军自遵义西进,占领仁怀,1935年3月16日至17日从茅台三渡赤水。

仁怀市红色历史文化专家穆升凡表示,“红军三渡赤水的目的就是为了迷惑、调动敌人,为四渡赤水作准备”。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遵义会议陈列馆观看了“四渡赤水”多媒体演示片后,称赞“毛主席用兵如神!真是运动战的典范”。

站在茅台渡口的石碑前眺望,江水奔腾不息,两岸楼宇整齐有序,车水马龙;浓浓的粮食发酵味道弥漫在空气中,随风飘散。

如何保护好这条生态“大动脉”,让这条“英雄河”碧水长流?赤水河沿岸地区执行了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政策,实现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

仁怀市对市域内酒企排污进行了严格的管控,一方面筹集资金建成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另一方面对辖区的企业按最大排污量征收污水处理费用,并派出专人加强日常监管。“因为污水处理的费用已经缴纳了,同时偷排还要接受严厉处罚,这样就确保了企业不会偷排,从而实现了生产废水的有效收集处置。”遵义市生态环境局仁怀分局副局长王耀表示。

同时,遵义市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不断实现“变废为宝”。在位于贵州省和平经济开发区的茅台生态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开发区管委会工业经济处处长张绍飞告诉记者,“酒糟在这里变成复糟酒、生物天然气、有机肥,多级利用、吃干榨净,从土里来,再回到土里去”。

据了解,茅台生态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以“酒、气、肥、饲料”为主线打造循环产业,通过茅台酒糟一级利用生产复糟酒,二级利用生产天然气、有机肥,有机肥再反哺高粱等种植产业,实现了多层级循环利用。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遵义这片英雄血战过的红色土地,如今在红色精神的指引下,不断书写着新的传奇。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宝会 吴秉泽)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编辑:阿奎

46

近年来,贵州省大力弘扬红色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发展全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尤其是遵义这座转折之城近年来弘扬长征精神,统筹文旅、工业和生态等方面融合发展,取得了显著进步。

刺槐见证信念长青

遵义市红花岗区子尹路96号,一年到头,熙熙攘攘,游人如织。

这是遵义会议召开之地。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这座灰白相间、中西合璧的二层砖木小楼里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遵义会议会址和遵义会议陈列馆时强调,“我们要运用好遵义会议历史经验,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陈列馆,每一个地方都看得非常仔细,还不断了解情况。”遵义会议纪念馆副馆长王志力告诉记者。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赴贵州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时再次指出,“遵义会议的鲜明特点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确立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创造性地制定和实施符合中国革命特点的战略策略。这在今天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遵义会议会址旁,一棵刺槐树枝繁叶茂。历经86年风雨,曾经的小树已长成傲然挺立的大树。它不仅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更目睹着遵义日新月异的变迁。

党的十八大以来,遵义实现城乡巨变,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87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92.22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彻底撕掉了绝对贫困的标签。到2020年底,该市的高速公路、国省干线通车里程分别达1279公里和4500公里,100%的建制村通油路、通客运。

在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共产党员黄大发带领200多名村民,历时30余年,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硬生生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长9400米的“生命渠”,结束了当地长期缺水的历史。

在赤水市元厚镇,中央红军一渡赤水的主要渡口,七旬老人肖义伍从1985年开始义务宣讲红色故事,如今每年的听众达万余人。

“遵义人民以实际行动告慰了长眠于这片土地的英灵。”遵义市委书记魏树旺说,遵义会议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也始终是遵义人民战胜困难、走向胜利的精神力量。

马灯照亮光明路

车辆驶入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苟坝村时,巨型马灯雕塑映入眼帘。记者注意到,苟坝村道路两旁的路灯也是马灯形状,马灯已经深深融入了当地人的生活。殊不知,小小的马灯背后,竟藏着一个“步步惊心”的故事。

1935年3月中旬,中共中央负责人在苟坝新房子(今播州区枫香镇苟坝村四合村民组)召开会议,讨论是否进攻打鼓新场问题。在激烈争论了一天之后,毛泽东怀着对中国革命安危和红军前途命运的强烈责任感、使命感,深夜毅然提起马灯,走过一条田间小路,去说服周恩来,最终撤销了原计划第二天进攻打鼓新场的作战命令,使红军避免了一场劫难。马灯照亮的这条“小道”,不仅是光明之路,更是真理之路。

紧挨苟坝村的枫香镇花茂村,屋舍俨然,欣欣向荣,是远近闻名的小康村。花茂曾叫“荒茅田”。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到该村视察时,勉励干部群众“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贫困并不可怕,只要有信心、有决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近年来,花茂村将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融为一体,打造“一红一绿”两张名片,建成土陶文化、土坝农耕文化、纸房造纸文化为一体的农旅文综合体示范带,2020年接待游客102万人次,当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万元左右。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到访过的花茂村“红色之家”农家乐,游人络绎不绝,成为旅行必到打卡地。“接待游客最多的一天摆了80多桌,营业额超过2万元。”该农家乐店主王治强告诉记者,苟坝会议召开的时候,他家的院子里住满红军,墙上还贴有红军标语。为传承红色基因,农家乐取名为红色之家。

英雄河吃上生态饭

赤水河是一条英雄河。毛泽东等指挥中央红军四渡赤水,不断赢得战略上的主动,“真是运动战的典范”。同时,赤水河也是一条美酒河,沿岸酒企数千家,更是聚集了茅台等国内外知名品牌。

赤水河流域的仁怀市茅台镇因茅台酒而闻名天下,也是红军三渡赤水的主要渡口。苟坝会议之后,红军自遵义西进,占领仁怀,1935年3月16日至17日从茅台三渡赤水。

仁怀市红色历史文化专家穆升凡表示,“红军三渡赤水的目的就是为了迷惑、调动敌人,为四渡赤水作准备”。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遵义会议陈列馆观看了“四渡赤水”多媒体演示片后,称赞“毛主席用兵如神!真是运动战的典范”。

站在茅台渡口的石碑前眺望,江水奔腾不息,两岸楼宇整齐有序,车水马龙;浓浓的粮食发酵味道弥漫在空气中,随风飘散。

如何保护好这条生态“大动脉”,让这条“英雄河”碧水长流?赤水河沿岸地区执行了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政策,实现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

仁怀市对市域内酒企排污进行了严格的管控,一方面筹集资金建成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另一方面对辖区的企业按最大排污量征收污水处理费用,并派出专人加强日常监管。“因为污水处理的费用已经缴纳了,同时偷排还要接受严厉处罚,这样就确保了企业不会偷排,从而实现了生产废水的有效收集处置。”遵义市生态环境局仁怀分局副局长王耀表示。

同时,遵义市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不断实现“变废为宝”。在位于贵州省和平经济开发区的茅台生态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开发区管委会工业经济处处长张绍飞告诉记者,“酒糟在这里变成复糟酒、生物天然气、有机肥,多级利用、吃干榨净,从土里来,再回到土里去”。

据了解,茅台生态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以“酒、气、肥、饲料”为主线打造循环产业,通过茅台酒糟一级利用生产复糟酒,二级利用生产天然气、有机肥,有机肥再反哺高粱等种植产业,实现了多层级循环利用。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遵义这片英雄血战过的红色土地,如今在红色精神的指引下,不断书写着新的传奇。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宝会 吴秉泽)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编辑:阿奎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