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头雁风采|汪月霞:将热情“播撒”在家乡的茶园里

2021-05-10 10:44

(春茶全面开采)

今日镇江讯 一片叶子成就一个产业,一个产业造福一方群众。走进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高资镇西斛村茗缘茶叶专业合作社的茶园里,茶山绵延、环境自然、空气清新。茶树泛着新绿,芽尖翠绿又清亮,蝴蝶肆意地在茶园飞着。茶农们在汪月霞的带领下,忙碌着采摘春茶。这个春天,大家信心十足。

今年45岁的汪月霞,是镇江市水木年华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镇江市丹徒区茗缘茶叶专业合作社社长。在外经商多年的她,回到家乡看到父亲带领的茶叶生产,还停留在60年代的手工制作水平。对于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汪月霞深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方式的艰辛。凭着对家乡的热爱,她主动放弃如日中天的创业路,回到家乡开垦荒山,担当靠茶叶致富的“领头雁”。

2008年,汪月霞用自己积攒多年的创业金,购买了先进机械设备减轻制茶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加工效率,自此开始了她艰辛的种茶制茶路。风里来雨里去,吃了不少苦。渐渐地,汪月霞成了当地有名的“种茶达人”。

2010年,在社会各界地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汪月霞成立了镇江市丹徒区茗缘茶叶专业合作社。从最初的12人合作社,到抱团521名村民发展茶叶的生产,合作社实行统一收购、统一生产加工、统一销售举措。她始终秉承着以服务万家、带动万家、致富万家的服务目标。合作社也渐渐发展成为目前镇江市规模最大的茶叶种植基地,还曾获评“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种茶不能只追求产量,品质更重要,好茶才好卖。” 在与镇江市农委、丹徒区农委农业专家沟通请教后,汪月霞先后派人到浙江等地的大型茶场学习技术,了解市场行情。

(汪月霞指导茶农采摘优质茶叶技巧)

“我们茶园的茶叶都是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经营管理的,是真正的绿色茶叶。凭着优良的品质,茶叶根本不用担心销路。”聊起自家的茶园,汪月霞的脸上满是自豪。由于对制茶的每一道工序严苛把关,在她的带领下,种植的白茶和黄金芽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她申请注册的茶叶商标,先后被评为“江苏农产品品牌”和“镇江市知名品牌”。

(汪月霞给茶农培训茶叶技术)

“以前村民觉得茶叶不值钱,像茶园修剪都无人管护。但大家现在观念变了,看到种植茶叶带来增收实惠,都积极主动加入到合作社来。”群众思想观念的变化,得益于汪月霞的“名气”。她通过努力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不光自己种茶、卖茶,还带动了8个自然村112户茶农吃上了“茶叶饭”。茶农年户收入超万元以上,进入茶园务工的百姓,人均收入达2万元以上,在当地传为佳话。

“这几年靠着卖茶叶,年收入约7.5万元。我们也是跟着合作社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基本实现了‘因茶致富’。”跟着合作社一起致富的村民汤忠清说。

(部分荣誉证书)

合作社成立以来,规模从100多亩扩大到现在的1041亩,主要种植品种优质的茶,如:黄金芽、白茶1号 、白芽奇兰 、紫鹃、奶白茶等,由于管理有方,茶叶长得特别好,口感也很纯正。其中,“水月雨白茶”连续三年在全国名特优绿茶产品比赛中获特金奖。

为了让村民们不仅春天有活干,夏天、秋天也有收入。汪月霞引进南昌大学付桂明教授的技术,成功的用夏秋茶制作出口感细腻香浓的抹茶。产品批量生产后,按年产夏秋抹茶100吨的生产能力,年销售收入可达2000万元,年利润达775万元,有望在5年内产能翻倍,销售额达到5000万元,净利润1500万元。该产品的成功推广解决了厂里一年歇三季的状况,更是解决了周边村民的就业问题,带动当地茶农走上富裕的道路。

十多年来,汪月霞用实际行动获得了社会的认可。她个人先后获得了全国先进个体工商户、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能手、第四届江苏省“诚信之星”、镇江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这份沉甸甸的奖牌里包含了她艰辛奋斗收获幸福的汗水,更展现了她自强不息创造美好生活的精气神。

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汪月霞的茶厂规模也越做越大,进入茶厂的路也越拓越宽,进村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周边村民的生活生产也更加便利。“把茶产业做好做强,让更多农户享受到产业发展红利。目前我们已着手打造‘七彩茶园’,综合发展多种特色增收产业,提升茶农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全媒体记者 朱浩 通讯员 沙冬梅)

编辑:阿奎

49

(春茶全面开采)

今日镇江讯 一片叶子成就一个产业,一个产业造福一方群众。走进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高资镇西斛村茗缘茶叶专业合作社的茶园里,茶山绵延、环境自然、空气清新。茶树泛着新绿,芽尖翠绿又清亮,蝴蝶肆意地在茶园飞着。茶农们在汪月霞的带领下,忙碌着采摘春茶。这个春天,大家信心十足。

今年45岁的汪月霞,是镇江市水木年华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镇江市丹徒区茗缘茶叶专业合作社社长。在外经商多年的她,回到家乡看到父亲带领的茶叶生产,还停留在60年代的手工制作水平。对于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汪月霞深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方式的艰辛。凭着对家乡的热爱,她主动放弃如日中天的创业路,回到家乡开垦荒山,担当靠茶叶致富的“领头雁”。

2008年,汪月霞用自己积攒多年的创业金,购买了先进机械设备减轻制茶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加工效率,自此开始了她艰辛的种茶制茶路。风里来雨里去,吃了不少苦。渐渐地,汪月霞成了当地有名的“种茶达人”。

2010年,在社会各界地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汪月霞成立了镇江市丹徒区茗缘茶叶专业合作社。从最初的12人合作社,到抱团521名村民发展茶叶的生产,合作社实行统一收购、统一生产加工、统一销售举措。她始终秉承着以服务万家、带动万家、致富万家的服务目标。合作社也渐渐发展成为目前镇江市规模最大的茶叶种植基地,还曾获评“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种茶不能只追求产量,品质更重要,好茶才好卖。” 在与镇江市农委、丹徒区农委农业专家沟通请教后,汪月霞先后派人到浙江等地的大型茶场学习技术,了解市场行情。

(汪月霞指导茶农采摘优质茶叶技巧)

“我们茶园的茶叶都是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经营管理的,是真正的绿色茶叶。凭着优良的品质,茶叶根本不用担心销路。”聊起自家的茶园,汪月霞的脸上满是自豪。由于对制茶的每一道工序严苛把关,在她的带领下,种植的白茶和黄金芽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她申请注册的茶叶商标,先后被评为“江苏农产品品牌”和“镇江市知名品牌”。

(汪月霞给茶农培训茶叶技术)

“以前村民觉得茶叶不值钱,像茶园修剪都无人管护。但大家现在观念变了,看到种植茶叶带来增收实惠,都积极主动加入到合作社来。”群众思想观念的变化,得益于汪月霞的“名气”。她通过努力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不光自己种茶、卖茶,还带动了8个自然村112户茶农吃上了“茶叶饭”。茶农年户收入超万元以上,进入茶园务工的百姓,人均收入达2万元以上,在当地传为佳话。

“这几年靠着卖茶叶,年收入约7.5万元。我们也是跟着合作社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基本实现了‘因茶致富’。”跟着合作社一起致富的村民汤忠清说。

(部分荣誉证书)

合作社成立以来,规模从100多亩扩大到现在的1041亩,主要种植品种优质的茶,如:黄金芽、白茶1号 、白芽奇兰 、紫鹃、奶白茶等,由于管理有方,茶叶长得特别好,口感也很纯正。其中,“水月雨白茶”连续三年在全国名特优绿茶产品比赛中获特金奖。

为了让村民们不仅春天有活干,夏天、秋天也有收入。汪月霞引进南昌大学付桂明教授的技术,成功的用夏秋茶制作出口感细腻香浓的抹茶。产品批量生产后,按年产夏秋抹茶100吨的生产能力,年销售收入可达2000万元,年利润达775万元,有望在5年内产能翻倍,销售额达到5000万元,净利润1500万元。该产品的成功推广解决了厂里一年歇三季的状况,更是解决了周边村民的就业问题,带动当地茶农走上富裕的道路。

十多年来,汪月霞用实际行动获得了社会的认可。她个人先后获得了全国先进个体工商户、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能手、第四届江苏省“诚信之星”、镇江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这份沉甸甸的奖牌里包含了她艰辛奋斗收获幸福的汗水,更展现了她自强不息创造美好生活的精气神。

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汪月霞的茶厂规模也越做越大,进入茶厂的路也越拓越宽,进村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周边村民的生活生产也更加便利。“把茶产业做好做强,让更多农户享受到产业发展红利。目前我们已着手打造‘七彩茶园’,综合发展多种特色增收产业,提升茶农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全媒体记者 朱浩 通讯员 沙冬梅)

编辑:阿奎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