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相约二〇三五 展望社会主义现代化壮美图景

2021-03-07 14:21

2021年,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今年是目标提出后的第一个整年。

时代推动着蓝图徐徐展开,未来的轮廓线越发清晰,吸引着人们投身到这美好愿景里。时代的邀约已经发出——共赴2035,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祖国更加壮美。

卷首语

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15年是历史长河中的须臾片刻;从个体成长的角度看,15年的阅历可以塑造一个人的心智与品格。对于国家而言,15年后我们将看到怎样的中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为我们描绘出了清晰图景。一幅着眼于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蓝图,展现在人们面前。

翻开这张宏伟蓝图,中国未来15年将实现怎样的发展,建设怎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又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系列重大问题,都可以在此寻找到明确答案。

这张蓝图里,既包括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也包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包括增强经济、科技实力与综合国力,也包括建设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强国等目标;既有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又有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视……短期与长远、个体与家国,相互交织、饱满立体、有机衔接、协调统一,共同编织成明确的路线图、时间表,为党带领人民群众朝着新征程奋力迈步明确方向。

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今天,我们一起欣赏这张由人民共同绘就的蓝图,它饱含着我们对国家未来的期许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回首过去,关山飞渡;展望未来,水阔山长。让我们一起跨越重重峰峦,向着美好未来乘势而上。

1、打造硬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

展望2035,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

“初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我们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目标和方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研究员吕薇说。

今天,在通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上,中国奔跑的速度正震惊着世界。

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愿景,离不开科技实力的支撑。

按“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以下简称“草案”),15年后,中国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

今天的中国,走到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我们对自主科技创新的需求尤为迫切。

大国之崛起,如同巨木之成长,一棵大树枝叶有多繁茂,根系就要有多发达。“中国的发展目标指向需要长期沉淀的核心竞争力。”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余淼杰说。

天津港码头,集装箱货轮在港口内停泊。新华社发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中国科学院院士方复全代表对近些年党和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感受颇深:“很多政策向基础研究倾斜,对于鼓舞学者潜心研究、进行原始创新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重大战略部署,让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孙明月备受鼓舞:“草案为我国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科研人员研究选题提供了根本遵循。科学家的天地更开阔了!”

孙明月及其团队在过去10年里潜心研究大锻件构筑成型技术,对于保障重大装备核心材料的自主可控发挥了重要作用。去年孙明月因此项工作获得了陈嘉庚青年科学奖。“中国科学家当心系国家事,肩抗国家责。瞄准国家重大需求,突破核心技术。”孙明月言语里,是青年科学家投身祖国科技事业的热情。

高度发达的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以及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一个现代化国家的硬核实力。

今天的中国,各行业中,无数的力量汇聚起来,将推动国家工业化的巨型齿轮飞速旋转。

2、提升软实力:社会文明程度将有新提高

文化是一个国家更为持久、更为根本的力量。草案提出,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完美世界首席执行官萧泓认为,“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这一目标令人印象深刻,它的实现,离不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相信整个业界都将从中得到鼓舞,努力增加文化产品供给。

扫描二维码 了解更多内容

今年春节期间,我国电影票房突破78亿元。其中,国产电影涌现出高品质的现象级作品和热度持续多年的系列作品。从追逐国外大片到中国电影市场火热,中国朝着文化强国迈进的足音清晰可辨。

展望未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包含着对美丽中国的期盼。草案中指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管理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董战峰认为,“美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公众等各个治理主体的共同努力,美丽中国一定能够建成。

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代表持续关注生态环保领域,今年1月,腾讯正式宣布启动碳中和规划。马化腾代表说:“推动这项工作,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鼓励科技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创新,以碳中和为契机,倒逼我国低碳技术转型。”

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草案对中国的软实力作出了完整的规划。现代化的梦想,在今天的中国大地上逐渐变为现实。

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吕红兵委员看来:“规划与远景,就是未来的样子,就是蓝图和方向。科学制定五年规划与远景目标并切实施行,这正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治理经验,充分显示了我们的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

3、保障民生: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一家外国媒体感言:在中国,党的计划也是人民的计划,因为这些计划致力于改善民众的生活。

江苏连云港有个永联村,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5.8万元。几十年来,这里一直探索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当地人常拍着胸脯说,“我们早就过上了跟城里人差不多的生活”。

永联村以外,还有成千上万个奔向富裕之路的农村人。据近日发布的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3.8%,快于城镇2.6个百分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高培勇委员认为,城乡区域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显著缩小是衡量公平正义的一个重要维度,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需要在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安全环境三个方面持续发力。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赵忠作了细致的分析与提炼,即少有所学、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壮有所为。

劳动者是我国的重要财富,应该充分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力资源在区域之间、行业之间、单位之间得到合理配置,使劳动力和人才得到合理流动。

采访中,代表委员和专家们谈到最多的是,2035年,收入更多、教育更好、民生保障更有力、人的全面发展更趋近实现……一幅中国未来发展的壮美图景正在人们眼前逐渐显现。

《光明日报》( 2021年03月07日 08版)

编辑:何冰

57

2021年,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今年是目标提出后的第一个整年。

时代推动着蓝图徐徐展开,未来的轮廓线越发清晰,吸引着人们投身到这美好愿景里。时代的邀约已经发出——共赴2035,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祖国更加壮美。

卷首语

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15年是历史长河中的须臾片刻;从个体成长的角度看,15年的阅历可以塑造一个人的心智与品格。对于国家而言,15年后我们将看到怎样的中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为我们描绘出了清晰图景。一幅着眼于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蓝图,展现在人们面前。

翻开这张宏伟蓝图,中国未来15年将实现怎样的发展,建设怎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又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系列重大问题,都可以在此寻找到明确答案。

这张蓝图里,既包括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也包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包括增强经济、科技实力与综合国力,也包括建设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强国等目标;既有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又有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视……短期与长远、个体与家国,相互交织、饱满立体、有机衔接、协调统一,共同编织成明确的路线图、时间表,为党带领人民群众朝着新征程奋力迈步明确方向。

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今天,我们一起欣赏这张由人民共同绘就的蓝图,它饱含着我们对国家未来的期许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回首过去,关山飞渡;展望未来,水阔山长。让我们一起跨越重重峰峦,向着美好未来乘势而上。

1、打造硬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

展望2035,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

“初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我们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目标和方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研究员吕薇说。

今天,在通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上,中国奔跑的速度正震惊着世界。

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愿景,离不开科技实力的支撑。

按“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以下简称“草案”),15年后,中国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

今天的中国,走到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我们对自主科技创新的需求尤为迫切。

大国之崛起,如同巨木之成长,一棵大树枝叶有多繁茂,根系就要有多发达。“中国的发展目标指向需要长期沉淀的核心竞争力。”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余淼杰说。

天津港码头,集装箱货轮在港口内停泊。新华社发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中国科学院院士方复全代表对近些年党和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感受颇深:“很多政策向基础研究倾斜,对于鼓舞学者潜心研究、进行原始创新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重大战略部署,让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孙明月备受鼓舞:“草案为我国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科研人员研究选题提供了根本遵循。科学家的天地更开阔了!”

孙明月及其团队在过去10年里潜心研究大锻件构筑成型技术,对于保障重大装备核心材料的自主可控发挥了重要作用。去年孙明月因此项工作获得了陈嘉庚青年科学奖。“中国科学家当心系国家事,肩抗国家责。瞄准国家重大需求,突破核心技术。”孙明月言语里,是青年科学家投身祖国科技事业的热情。

高度发达的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以及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一个现代化国家的硬核实力。

今天的中国,各行业中,无数的力量汇聚起来,将推动国家工业化的巨型齿轮飞速旋转。

2、提升软实力:社会文明程度将有新提高

文化是一个国家更为持久、更为根本的力量。草案提出,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完美世界首席执行官萧泓认为,“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这一目标令人印象深刻,它的实现,离不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相信整个业界都将从中得到鼓舞,努力增加文化产品供给。

扫描二维码 了解更多内容

今年春节期间,我国电影票房突破78亿元。其中,国产电影涌现出高品质的现象级作品和热度持续多年的系列作品。从追逐国外大片到中国电影市场火热,中国朝着文化强国迈进的足音清晰可辨。

展望未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包含着对美丽中国的期盼。草案中指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管理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董战峰认为,“美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公众等各个治理主体的共同努力,美丽中国一定能够建成。

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代表持续关注生态环保领域,今年1月,腾讯正式宣布启动碳中和规划。马化腾代表说:“推动这项工作,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鼓励科技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创新,以碳中和为契机,倒逼我国低碳技术转型。”

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草案对中国的软实力作出了完整的规划。现代化的梦想,在今天的中国大地上逐渐变为现实。

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吕红兵委员看来:“规划与远景,就是未来的样子,就是蓝图和方向。科学制定五年规划与远景目标并切实施行,这正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治理经验,充分显示了我们的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

3、保障民生: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一家外国媒体感言:在中国,党的计划也是人民的计划,因为这些计划致力于改善民众的生活。

江苏连云港有个永联村,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5.8万元。几十年来,这里一直探索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当地人常拍着胸脯说,“我们早就过上了跟城里人差不多的生活”。

永联村以外,还有成千上万个奔向富裕之路的农村人。据近日发布的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3.8%,快于城镇2.6个百分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高培勇委员认为,城乡区域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显著缩小是衡量公平正义的一个重要维度,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需要在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安全环境三个方面持续发力。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赵忠作了细致的分析与提炼,即少有所学、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壮有所为。

劳动者是我国的重要财富,应该充分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力资源在区域之间、行业之间、单位之间得到合理配置,使劳动力和人才得到合理流动。

采访中,代表委员和专家们谈到最多的是,2035年,收入更多、教育更好、民生保障更有力、人的全面发展更趋近实现……一幅中国未来发展的壮美图景正在人们眼前逐渐显现。

《光明日报》( 2021年03月07日 08版)

编辑:何冰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